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受鍍金時代的底色

感受鍍金時代的底色

周鋼

美國,是一個為財富而生的國度,靠著世界上6%的人口,創造了全世界30%的財富。美國聲稱「所有人都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在這裡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直流電與交流電的競爭,是這個傳奇的起點,是美國鍍金時代皇冠上的明珠。

《最初的光明,最後的黑暗》這本小說,講的就是這段發生在鍍金時代的故事。社交舞會、誣陷、陰謀、夢想、愛情……所有偉大故事必備的元素,你都可以看到。在我看來,這個故事,比《了不起的蓋茨比》更好看。

在這個故事裡,愛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J.P.摩根悉數登場,共同演繹一段歷史的巔峰對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拉扯讀者的神經:

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小律師,為史上最貴的專利訴訟案,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在天才與大亨的縫隙處尋找立身之處;

一個發明天才,在用盡了各種詭計以後,最終被趕出自己所創立的公司,卻留下了影響後世的通用電氣;

一個科學怪才,可以在雪茄與華爾茲舞曲之中宣告他跨時代的傑作,也可以在自己的實驗室被燒以後,依然開展自己的研究工作。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晚餐內容的總體積必須能夠能被三整除,他才會吃;

一個資本大亨,不需要過多著墨,卻擁有左右歷史進程的神奇力量。

這就是鍍金時代的底色。「斯坦福·懷特是在利用特斯拉找樂子。埃德溫·布思利用斯坦福來恢複名譽。我利用埃德溫來得到一個離開我媽媽的夜晚。你利用我走進這個大門。這就是世界藉以運轉下去的交易鏈。」我們,依然生活在這個時代底色之上。這樣的歷史故事,離我們並不遙遠。每一天,在科技和商業的戰場上,巨頭們都在上演著相似的巔峰對決。

然而,作者並不滿足於陳述一個野心、權謀與爭鬥的故事,而願意去探討一些更為深刻的命題,為我們呈現一幅更為宏大的歷史畫面。正是這些因素,奠定了美國的大國崛起。

毫無疑問,創新是美國這個國家的生命線。自從來到新大陸的第一天開始,移民們需要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建設自己的家園,建設他們心中的天國。他們,靠著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了美國。這其中,不乏舉世矚目的發明天才,比如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剛到紐約的時候,身上只有4美分,但他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他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協會展示交流電輸配電系統的電路圖,在威斯汀豪斯的工廠里設計免受愛迪生專利限制的燈泡,在新實驗室倒騰無線電話、使用電磁風暴、發射陰極射線……一間小小的實驗室就可以成為一個發明家的王國。

然而,創新並不僅僅只是發明天才的事情。在創新的生態系統里,類似威斯汀豪斯這樣的工業企業家要承擔起將技術產品化的重任,行業協會需要引導技術方向的制定,媒體需要引導輿論的方向、確保大眾對新鮮事物的包容,像保羅這樣的律師要負責專利權益的保護,像J.P摩根這樣的資本家提供足夠的資本。每一個物種都不可或缺,相輔相成。

19世紀下半葉,是工業帝國時代。范德比爾特建造了船舶帝國和鐵路網,詹姆斯·杜克建立了煙草帝國,安德魯·卡內基建立了鋼鐵王國,托馬斯·愛迪生建立的是一個發明的帝國。而保羅,也把律師從一種技能變成了一項產業、一個帝國。仿效工廠模式,保羅在處理燈泡專利案時,構建了他的「克拉瓦斯體系」。該體系的方法是,每一個案件都由公司的一位合伙人監督,在他手下會有一群助理去處理每天繁複瑣碎的法律事務。這些助理從低到高都有明確的職級劃分,其級別根據他們加入事務所的年資長短而定。從華盛頓到舊金山的律師們都學到了他的體系,也開始採用他的方法。

保羅的這套做法極富智慧。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如何有效地協作呢?美國人將其在工業組織中學習到的管理經驗,成功應用於各種類型的組織,包括專業服務組織、非營利組織、政府組織等等。在相同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洋務運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但是,我們對工業化的認識,還停留在造幾個工廠、生產一些工具上。當時的美國,已經深刻認識到工業化是一種理念,是最大規模地調動資源、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有效工具。

這就是美國人向世界講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有最後的黑暗,更有最初的光明。這最初的光明,不僅僅來自於電燈泡與交流電,更來自於創新生態、商業組織、社會價值觀的共振。

《最初的光明,最後的黑暗》

[美]格雷厄姆·穆爾 著

尚曉蕾 譯

中信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老人尋子半個世紀終團聚:他不回家 我不敢死
為報救命之恩也成為了一名警察,然而20年後卻陰陽兩隔!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