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讀《史記》:高祖本紀第八

每天讀《史記》:高祖本紀第八

每一天,安靜地讀一頁史書 這是第237

史記原典

漢元年十月,【集解】:如淳曰:「張蒼傳雲以高祖十月至霸上,故因秦以十月為歲首。」【正義】:沛公乙未年十月至霸上。項羽封十八諸侯,沛公封漢王,後劉項五年戰鬥,漢遂滅楚,天下歸漢,故卻書初至霸上之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正義】:故霸陵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裏。漢霸陵,文帝之陵邑也,東南去霸陵十裏。地理誌雲:「霸陵故芝陽,文帝更名。」三秦記雲:「霸城,秦穆公築為宮,因名霸城。漢於此置霸陵。」廟記雲:「霸城,漢文帝築。沛公入關,遂至霸上,即此也。」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索隱】:韋昭雲:「天子印稱璽,又獨以玉。符,發兵符也。節,使者所擁也。」說文雲:「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釋名雲:「節為號令賞罰之節也。又節毛上下相重,取象竹節。」又漢官儀雲:「子嬰上始皇璽,因服禦之,代代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也。」【正義】:按:天子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皇帝信璽凡事皆用之,璽令施行;天子信璽以遷拜封王侯;天子之璽以發兵。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囊白素裏,兩端無縫。三秦記雲紫泥水在今成州。輿地誌雲漢封詔璽用紫泥,則此水之泥也。降軹道旁。【索隱】:織音只。漢宮殿疏雲織道亭東去霸城觀四裏,觀東去霸水百步。蘇林雲在長安東十三裏也。【正義】:軹音紙。括地誌雲:「軹道在雍州萬年縣東北十六裏苑中。」諸將或言誅秦王。【索隱】:楚漢春秋曰:「樊噲請殺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正義】:屬,之欲反。屬,付也。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正義】:休,息也。言欲居止宮殿中而息也。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索隱】:劉伯莊、樂彥同音方未反。者族,偶語者棄市。【集解】:應劭曰:「秦禁民聚語。偶,對也。」瓚曰:「始皇本紀曰『偶語經書者棄市』。」【索隱】:按:禮雲「刑人於市,與眾棄之」,故今律謂絞刑為「棄市」是也。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索隱】:殺人,傷人及盜。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集解】:應劭曰:「抵,至也,又當也。除秦酷政,但至於罪也。」李斐曰:「傷人有曲直,盜臧有多少,罪名不可豫定,故凡言抵罪,未知抵何罪也。」張晏曰:「秦法,壹人犯罪,舉家及鄰伍坐之,今但當其身坐,合於康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也。」【索隱】:韋昭雲:「抵,當也。謂使各當其罪。」今按:秦法有三族之刑,漢但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使之抵罪,餘並不論其辜,以言省刑也。則抵訓為至,殺人以外,唯傷人及盜使至罪名耳。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集解】:應劭曰:「案,案次第;堵,墻堵也。」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白話譯文

漢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霸上。秦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在枳(zhǐ,紙)道旁投降。將領們有的說應該殺掉秦王。沛公說:「當初懷王派我攻關中,就是認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麼做不吉利。」於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入城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後退回來駐紮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們說:「父老們苦於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要滅族 ,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入關中就在這裡做王,所以我應噹噹關中王。現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餘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樣,安居樂業。總之,我到這裡來,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約。」隨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鄉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並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人們更加高興,唯恐沛公不在關中做秦王。

[ 未完待續 ,明天更精彩 ]

每一天,安靜地讀一頁史書 這是第23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記精讀 的精彩文章:

每天讀《史記》:高祖本紀第八(02)

TAG:史記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