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到這一點的父母,最容易過得幸福

做到這一點的父母,最容易過得幸福

01

周末宅在床上,我被綜藝《今夜現場秀》中馬麗和張海宇合作表演《共享兒子》這個節目吸引了,節目不僅有創意,更折射出當今社會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處現狀

張海宇飾演的業務員,做的是共享兒子的生意,就是給老年人提供服務,讓獨居老人足不出戶就能當上爹媽,感受子女帶來的孝順。

他接了馬麗扮演的媽媽一單生意,拎著蛋糕上門,進來就開始各種孝敬,許願吹蠟燭切蛋糕,因為節目表演的需要,張海宇的動作和台詞很搞笑。

但是他做的事情都是順著媽媽的心意,可是媽媽卻並不開心,就問張海宇:「你跟你媽在家也是這樣的嗎?」悟性很高的張海宇轉身出門。

旋即再次進門,張海宇大大咧咧地甩鞋,一點不客氣地讓媽媽幫他洗衣服,一邊大口吃飯一邊跟媽媽要水喝。

此時的馬麗一掃剛才的不開心,嘴裡嫌棄兒子的襪子臭還幫他收拾鞋,忙裡忙外給兒子夾菜,自己一口不吃就看著兒子吃。

甚至看張海宇喝水漏出來了,還忙不迭地拿面巾紙給他擦嘴,嘴裡說著:「你多大在媽這兒都是個孩子。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可以說中國的很多父母都是這樣,他們心甘情願地為子女付出,只要是為了孩子,掏心掏肺都願意。

當子女們對父母提出各種要求的時候,父母卻甘之若飴地為子女服務,只要子女吃得好穿得暖,他們做什麼都覺得開心。

夏七夕在《後來我們都哭了》中說,每個做子女的,不管成長到幾歲,都覺得自己依舊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面對風暴時,習慣躲在父母身後;面對挫折時,習慣找父母傾訴;面對傷害時,習慣找父母哭泣。

我們毫無節制地索取,父母毫無怨言地給予,成年後的我們被寵溺得依舊像個小孩子。

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甚至是00後一代年輕人,人看著是長大了,但是他們的心智卻還是小孩子的模樣,跟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係。

02

父母們都覺得應該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竭盡所能也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未來,可是他們這樣做,卻並沒有養出有責任、有擔當的子女。

我爸爸今年六十多歲了,在他不到五十歲的時候,就經常跟我們說,等他到了六十歲,肯定一分錢都不掙了,就指望我們姐弟幾個養著了。

然而現在呢,爸爸每天起早貪黑地去掙錢,他要是不掙錢,一大家子的人就有可能連飯都吃不上,更別提有質量的生活了。

為什麼會弄成現在這樣呢?原因都在我弟弟身上,這幾年的時間裡,我弟弟在網路借貸平台上借了二十多萬的債務。

為什麼弟弟會變得這麼不成器呢?根源還在我爸爸身上,即使是弟弟捅下這麼大的簍子,我爸爸還是心甘情願地為他還債。

從小,我爸爸就特別寵弟弟,弟弟提出來的要求,他一定會滿足,哪怕這個要求是無理取鬧,我爸爸也會想方設法滿足。

原本善良淳厚的弟弟,在爸爸面前雖然表現得很順和,但是他越長大卻越不靠譜,弟弟在外地讀書的時候,每個學期都要欠小賣部很多錢。

爸爸雖然咬著牙指著弟弟的腦袋罵,但是罵過之後還是給他還了債,弟弟看爸爸也拿他沒有辦法,越發肆無忌憚。

我早就勸說爸爸,弟弟已經是成年人了,他自己的事情由他自己承擔,你不要再為他這麼操心了,可是爸爸回答我的是一個白眼。

我真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爸爸就願意被兒子索取,即使兒子這麼不成器,他還是願意被兒子壓榨,只要兒子開心,他就樂意

三毛說,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將孩子當作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

我爸爸就屬於這種父母,孩子就是他的全部,根本捨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越是被孩子索取,他們越是覺得人生有價值,而根本不管孩子成不成器。

03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的「上海男子殺妻藏屍百天」的新聞嗎?2016年10月18日,29歲的朱曉東掐死妻子楊儷萍,並將其屍體藏在冰櫃105天。

直到楊儷萍的爸爸過生日,家人一再催促兩人回家參加生日宴,這起殺人案才被公布出來,要知道這對夫妻結婚才5個多月。

有記者採訪朱曉東的媽媽,一個獨自撫養兒子的單親媽媽,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他還是個孩子啊!

一個已經成家立業的成年男人,在他的媽媽眼中,他依然是個「乖寶寶,膽子很小,話也少」,可是他做出來的事情卻震驚世人。

朱曉東的媽媽心甘情願地為兒子付出,甚至兒子結了婚,還要時不時去新房打掃衛生,為兒子的生活可以說是操碎了心。

但是她卻忽略了最關鍵的一點,她沒有教會兒子如何為人如何處事,更沒有教會兒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富有愛心的父母,善於審視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

他們也可能在面臨痛苦抉擇時,與孩子一道經受痛苦和折磨。 孩子也當然會逐漸意識到,父母甘心陪著忍受苦楚的一片苦心。

做父母的不能一味地順從孩子,為孩子付出過多,而是應該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才是真的為了孩子好。

龍應台在《目送》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很多父母之所以越是被孩子索取越是開心,就是覺得自己還是被子女需要的,這樣他們才會覺得更有存在的價值,畢竟他們的人生就是為了孩子而活。

懂得適時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會成長,遠比父母累死累活,卻依然被子女埋怨無能要明智得多。

04

我有一個兒子,今年8歲了,在養育兒子的這些年裡,我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說句心裡話,兒子是我親生的,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我願意為他付出所有,哪怕是要我的命,我也在所不惜。

但是,理智告訴我,情感上的意願並不能當成養孩子的信條,把孩子教育成有責任有擔當,並且懂得感恩的人才最重要。

前幾日,我買回來一大袋兒子喜歡吃的蜜桔,兒子非常開心地說:「媽媽,我最喜歡吃蜜桔了,這下我可以好好享用了!」

我一邊說:「喜歡吃就吃唄,吃完了媽媽再去買。」一邊也拿了一個蜜桔準備剝了吃。兒子立馬說:「媽媽,這是我要吃的!」

聽了兒子的話,我當時就不高興了,我願意給你買你喜歡吃的東西,並不代表我就不能吃吧?有這麼自私的孩子嗎?

我很嚴肅地跟兒子說:「家裡任何東西,都是我們三個人的,每個人都可以吃,你沒有一個人吃的道理,而且這些東西都是爸爸媽媽辛苦掙來的錢買的,你有感謝爸爸媽媽嗎?」

兒子沉默了一會兒,說:「媽媽,我剛才錯了,對不起。」我安慰他:「你能知道錯了就行,以後不能這樣理所當然地覺得爸爸媽媽就應該這樣讓著你,知道嗎?」

雖然我的話有點兒殘酷,但是我要讓他明白,即使是父母,也並不能為他鋪好所有的路,也不能成為他人生的避風港。

在孩子成年之前,父母有養育他的責任,更有教育他的責任,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更要學會感恩。

盧思浩在《願有人陪你顛沛流離》中說,永遠要記得,不管你是怎樣的德行,你都是你父母的安全感。

成年子女更應該懂得,當父母老去的時候,是為人子女應該贍養父母的時候,而不是還跟小時候一樣,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

05

有人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直到有一天,你看到父母的第一根白髮,父母掉落的第一顆牙齒,父母越來越渾濁的雙眼,才會真正明白,我們真的長大了,父母,真的老了。

父母和子女之間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每個人都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也是我們最應該感恩的人。

趁著父母還健在,多回家看看他們,陪陪他們說說話,給他們多做點家務活,讓父母感受到養了一個好孩子,這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不要再做那種只知道索取的沒良心的子女了,你所看到的父母的開心,或許只是他們的強顏歡笑。

畢竟,哪個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更有出息呢?你的恬不知恥的索取,正在榨乾他們老年生活僅有的幸福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樊登讀書 的精彩文章:

婚姻一定要兩個人努力,才能變好嗎?
世界頂級特種部隊如何打造超級團隊?

TAG:樊登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