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閬中影像:一場穿越之旅

閬中影像:一場穿越之旅

每一個文藝而理性的人

都會愛上梔子的「一掬花香」

閬中影像

文/梔子

電影《白日夢想家》雲遊四海的冒險攝影師肖恩有一句台詞:「有時候,我不拍,如果我喜歡那個時刻,我不喜歡為了拍照而被干涉,所以,我留在那一刻,沉浸在那一刻,就像現在。"這句話令我很感動。我知道人世間有許多美的事物都會轉瞬即逝,一如靈感的不期而遇,難以觸碰,對於同樣喜歡攝影的我來說,有時候我也是不拍的,我更願意融入在那個時刻,把那些美好的影像和珍貴的時記憶留在心裡,感受並珍視當下,如同2018年這個春節,我在閬中古城度過的那些天。

1

確切地說,我們來到閬中的時間是大年三十的傍晚時分,城中將暮未暮,稀薄的陽光投射在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建築群上,散發出溫暖的光,古城安詳而靜謐,大紅燈籠已掛滿兩側的屋檐,整裝待亮,一副喜氣洋洋的面貌。走過青石板鋪成的街道,我們來到一個月前就預定好的「凝香居」客棧,這座客棧位於古城核心區南街63號,是一座迄今為止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清代建築,也是古城內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之一。這座呈串珠式的三重四合院,屬木質結構,兩邊廂房以中軸為對稱布局,兩天井,一花園,亭台樓閣,渾然一體,古院典雅別緻,環境優雅,店老闆娘非常熱情,見我們來了,就指著天井下的一大盆蘭花對我說:「瞧,見你們要來了,這盆蘭花開得多漂亮啊!」聽這話我很開心,雖說客棧居古城中心位置,不曾想卻是幽蘭之室,非常之靜雅。

我被安排住在小院二樓閣樓的玫瑰房,當我踩著木梯跨步上二樓的一剎那,四合院的屋檐下突然竄出一大群燕子,「嗖」的一聲向淡藍的天空飛去,我被這一幕驚呆了,放下行李,像個小孩子,跑到樓閣屋檐一角的書牆旁抬頭仰望天空,追尋燕子的去向,但終究是尋不著蹤影,可等我一轉身,又有一群燕子向高空飛去,移動在庭院四角的天空,等我拿出相機想拍攝時,它們又飛走了,我什麼也沒有拍到,這時我想起唐代馮延巳的《採桑子》「櫻桃謝了梨花發,紅白相催。燕子歸來,幾度香風綠戶開」,一種早春的愜意頓時盈滿心懷!

整座古城類似凝香居客棧的建築比比皆是, 閬中古城是全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被命名為四大古城之一,其建築融北方四合院和嶺南庭院建築為一體,獨具特色和規模,具有明代疏朗淡雅風韻,又兼有清代精美繁複的特色,展現出古雅幽精的韻味,古城內老街交錯,古巷縱橫,有90多條,其中有20多條仍保持有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是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觀。大年初一初二,我們基本是在古城裡閑逛,因我方向感極差,又喜歡到處拍照,竟然脫離隊伍走丟了兩次,有一次我站在中天樓下等人來「接應」,一個人站立於古城的正中央的城樓下發獃,只見人潮洶湧,東南西北四條街道向時空無限延伸,頓時頭暈目眩,浮想聯翩,感覺自己好像是誤入大唐聖地,又像在演古裝戲......閬中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唐代風水理論建造的城市,設計者為唐代風水大師李淳風,古城位於嘉陵江畔,三面環水,嘉陵江繞城而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從嘉陵橋頭對望古城那一彎灰白的建築群,有一種磅礴大氣的穿越之感!

2

說到「穿越」一詞,我們首先要穿越到詩聖之前的一千年,那時的閬中是蜀國的重鎮,巴山夜雨,華光溢彩,鐵甲的鏗鏘曾在這裡大地回蕩,節氣的密藏曾隱現於這裡的星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曾在閬中做過七年的郡守,虎臣良牧,得萬世敬仰。明代朱元璋也在此居住多年,據說宰相劉伯溫死後想埋在閬中,但朱元璋不肯,只因閬中風水太好,朱元璋擔心劉伯溫後代太過發達興旺會危及江山社稷。閬中故事舉不勝舉,杜甫的《閬水歌》有詩云:「閬中勝事可腸斷,閬州城南天下稀」。難怪詩聖感嘆:閬中盛事,天下城池,世間又有多少能與之比肩呢?初三的下午我們遊玩古城對岸的錦屏山,回城時,暮色從嘉陵江橋頭撒過來,左邊是錦屏山,右邊是閬中古城,稀薄的陽光照著碧綠的江水,涼風吹過屋頂,小雨將下未下,我們越過廊橋,看霧氣漸漸淹沒整個城池,江河靜默,幾千年的歲月揮手即去……

回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在每一個日暮。居閬中四日,我們經常踩著暮色在城裡閑逛,古城街道幽深寂靜,水繞城廓,燈火相應,大紅燈籠高高掛,其韻味令人遐想,雖是冬日卻沒有絲毫寒意,反倒倍感溫暖,放佛此時就是人間四月天,而我們走過的這條街道就是徐志摩和林徽因曾經走過的,一夕穿越明清。這次出行和我們結伴的是同學一家,兩家人是通家之好,非常難得!同學的愛人是一位江蘇美女,這些天她穿著藍色的大衣,剪了明國的齊耳學生頭,披著紅色的圍巾,斯文舒雅,端莊秀麗,站在古街的街頭回眸一笑百媚生,彷彿就是當年的林徽因,那一幕美得不可方物,非常應景!

夜晚時分,我們一行來到古城旁的嘉陵江畔燃放煙火,許多旅友在江邊放蓮花燈為家人祈福。在燦爛的煙火中,我們看到對岸的南津關古鎮的廟會閃爍出聖潔的光,鰲山白塔投影江中,在夜幕里江水裡搖晃著,若影若現,江邊的已經枯萎的蘆葦隨風飄蕩,我忍不住拿起手機,想以蘆葦為近景襯托拍下這美麗的一幕,可奇怪的是,照片拍出來,灰白的蘆葦居然泛著紫色的光,如同身後的這座古城,如此祥和,又是如此神秘。

3

春節期間,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來這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裡是中國春節文化的發源地。閬中歷史文化悠久,春秋時期為古巴國的國都,迄今有2300多年的歷史。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創立了中國太初曆曆法,其在家鄉閬中蟠龍山建立了我國最早的民間觀星台。落下閎故居,又稱星座苑,位於閬中古城核心保護區內,就是為紀念世界傑出的古天文歷算學家、中國「春節老人」落下閎。這裡的節日氣氛非常濃,大年初一到初六,年邁的長者10人左右組成的「春節老人」隊伍,穿著華美的衣服,撐著拐杖,走街串巷遊街為百姓祈福平安健康;「張飛遊街」最是牽引眾人眼球的一個亮點,站在古城裡,老遠就聽到鑼鼓喧天,幾個小卒在前面開路,張飛坐在馬車裡,面目威嚴親善,一路向群眾揮手致敬,以示安定與太平;演繹古代婚慶的廣場舞大媽們和踩著高蹺的藝術表演者,她們都是盛裝出場,成為遊行隊伍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閬中古城民俗文化多彩紛呈,動人心魄的打錢棍、風情萬種的剪紙、川北皮影、深情優美的山歌調、耐人尋味的川劇座唱,抑揚頓挫的茶館評書等等,構成了民俗文化的瑰麗長廊,這一系列的活動都令人非常難忘,感覺不虛此行!

4

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最終還是回歸到人。這裡的民風淳樸,居民溫良謙恭,居閬中數日,閬中的人情和民風最令我感觸。整座古城並沒有太多的商業化,且管理有方,尤以燃放煙花炮竹時特警旁守維持秩序,有禮有節為范。在大街上你聽不到嘈雜的廣場舞和喧囂的流行音樂,偶有一些民族樂器如「塤」「陶笛」「撥浪鼓」等間或的樂聲帶著遠古的回聲從遠處傳來。人與人之間交往真誠友善,有一次,我們在南門公共停車場丟失包裹,看守的大爺撿到後幫我們保管好,第二天意外送到我們手上,這個舉動令我們很感動;在這裡吃飯買東西都很實惠,商家並不強勸購買,在比較旺的店排隊吃飯不會被宰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城郊的春怡火鍋,人均消費不足50元都可以吃到很好的菜品,並且吃得很撐。

2018年春節我們跨5個省市,從祖國大陸的最南端湛江自駕數千公里來到四川閬中,度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春節。我想每一個中國人一輩子都應該有一次機會,去相逢這座風水古城,去感受下這個中國春節文化發源地的魅力,這一場穿越之旅留給大家太多美好的回憶,我把那些記憶中的美好數據儲存在照片里,保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記錄在我的文字里,如同凝香居四合院飛出的那一群燕子,定格成一個美好的春天!

離開之時是在大年初五的早上,晨曦初現,街燈通明,我一直回望這座城,如同回望那個在江邊燃放煙火的晚上,我拍下的嘉陵江畔的那簇蘆葦,影像中它依然在泛著淡淡的,紫紫的光!我知道總有一些生活是我們不能抵達的,我們經過,然後離開……

2018年2月25日

閬中小吃琳琅滿目,物美價廉

鹵豆腐

狗年,吃狗屎糖,行狗屎運!

油茶散子,吃起來嘎吱嘎吱脆,我的最愛!

早餐一碗牛肉酸菜粉,味道好極了

川北涼粉

鍋盔,其實就是烙餅,品種不止一種。

張飛牛肉和手磨豆乾,帶了一箱回來給朋友們做手信

春雨之晨

梔子

春雨灑向遠山

歲末的跋涉不需要讚美

它的榮耀屬於落葉

屬於深層的陽光。時間尚早

就這樣走下去吧

就這樣生活

萬物已漸蘇醒,新葉吐芳

松針散發更綠的深意

層林盡染春潮

我們穿行在汽車交響的樂章里

穿越重慶森林

我目睹過一場郊外的雨

我見過夢境

霧裡緩緩徐行。我偶然說起

這一路走來的紋理

2018年2月14

作者簡介:

高琳,筆名梔子,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祖籍湖北黃岡,現為湛江某學校英語教師。自小喜歡文學,音樂、書法,有作品散見於《詩選刊》、《延河》、《南方日報》、《散文詩》等各級報刊雜誌及網路。2016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詩集《微光花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掬花香 的精彩文章:

重返曠野,無問西東

TAG:一掬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