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泉村:轉出新天地 調出新氣象

水泉村:轉出新天地 調出新氣象

馬上就過大年了,開魯縣麥新鎮水泉村李雲路家的加工廠里,一派繁忙景象。

這邊,電動石磨正在加工黑小麥麵粉;那邊,有機色選機正在給小米去雜。

李雲路驕傲地帶記者參觀他的「鎮廠之寶」——有機色選機。「只要在系統里輸入小米或大米,機器便會根據系統默認的小米或大米顏色,選出優質的米,同時篩選出草籽等雜質。」他說,有了這樣好用的機器,發展有機糧食的信心更足了。

李雲路是水泉村的村主任,頭腦活絡的他這幾年帶著村民調整結構,發展中藥材、水稻等經濟作物。去年,他牽頭成立了福宇香谷農業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帶著社員發展有機水稻、小麥、黑小麥等特色農作物。「過去窮,人們只求吃飽。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追求的是吃好、吃出健康。那我們就順應這樣的市場需求,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走有機路線,確實是成本高,但收益也好。」他一面動員村民,一面帶頭試種。到去年年底,合作社社員已經有51戶了。

合作社從種到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還監督社員嚴格按「有機」要求進行田間管理。違約者,合作社將拒絕回收、銷售該社員糧食。為幫助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確保社員的糧食賣得好、收入高,李雲路又張羅著建了個加工廠,把黑小麥、穀子、水稻直接加工成麵粉和小米、大米銷售。

加工廠投產僅僅一個半月時間,生產的綠色農家系列產品便已供不應求。3噸多黑小麥石磨笨面被上海、瀋陽、吉林等地經銷商「瓜分」。春節臨近,銷量更是一路向好。

種糧大戶孫貴山就嘗足了甜頭。去年,他種了20畝地有機水稻,按合作社的要求,他不上農藥不施肥。收穫時節,老孫家的稻米被「搶」了,「不到半個月時間,兩萬斤大米賣了個精光,自家的口糧差點都沒留住。」「一畝地產水稻1400斤,凈產稻米1000斤,稻米兩塊五一斤,一畝地出2500塊錢。除去600塊錢支出,還凈剩1900塊錢呢,1畝地水稻頂3畝地玉米的收成。」這樣的收成,老孫很滿意。他今年打算把水稻面積增加到100畝,搞個魚蟹混養。

「今年,合作社將栽植有機水稻400畝、小麥400米、富硒黑小麥200畝......」李雲路說,全村15000畝耕地,將有6000多畝地轉型種植穀子、水稻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ET奧運大腦」推動奧運邁入雲時代
隨地便溺頑疾需要「猛葯」治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