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先生:從「戊戌變法」到「西潮」

南懷瑾先生:從「戊戌變法」到「西潮」

提 示

圖為蔣夢麟先生墨跡

至於人文方面,由光緒時期的戊戌政變失敗,乃至康有為、梁啟超的流亡國外,接上清末民初的階段,大家想要建立新中國,首先最需要的,就是政治、司法和新教育的人才。因此,在民國初年最為吃香的學校和學生,並不是留學西洋或東洋的留學生,更不是由北洋京師大學堂改制的北京大學的學生。最時髦的,便是法政學校和各地師範學校的學生。畢業了,或即任職政府,或擔任新辦學校的校長。至於清華、燕京、南開等大學,還是後來的事。……講到這裡,接著便要很客觀地討論中國八九十年來的現代史,和現代中西文化的演變史。但我忽然覺得心裡上很悲感,真有「毀桀譽堯終未是,有身贏得卧深雲」之慨。而且這個問題很大,也很複雜,牽涉到我所認識交往的許多老少前輩、同輩以及後輩的功過是非,實在無法講下去。

——《原本大學微言》

為了使大家容易研究何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可以把結論先提到前面來講。我們這一百多年來,用的都是西方的學術,沒有真正用過自己的文化學術,這是很奇怪的事。……

你們看看這一百年來所有的民主黨派用的名號和精神,哪一個不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例如民主進步(簡稱民進)、民主社會(簡稱民社)、民主革命(簡稱民革),等等,有哪個用的不是西方文化呢?嘴裡還拚命說中國文化了不起,這不是使人笑掉了大牙嗎?……

其實到現在這一百年,為體又為用的都是西學啊!沒有中國文化,中學為體的東西好像沒有啊!包括政治體制、人文思想、教育、經濟等等一切,沒有一樣是中國的啊!……

我們看看這篇文章,這是清末政府指派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戴鴻慈寫的。他是廣東人,當時是戶部侍郎,後來還做過尚書。他出國考察整個歐美的文化,回來寫這個奏摺,非常有名。他八個月當中把當時歐美的政治、體制、一切文化等搞得清清楚楚。不像現在,雖然出去留學三五年或者七八年,還不如他弄得這麼清楚。他回來後,建議國家的體制非改不可,但是他不像康有為、梁啟超等搞戊戌政變,他不來這一套。他的建議非常有力,文章內容很好,就連慈禧太后也聽進去了。……

圖為戴鴻慈先生像

三平禪師後來有一個偈子,我認為這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有關了。他的偈子說:

即此見聞非見聞

無餘聲色可呈君

個中若了全無事

體用何妨分不分

「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這個眼睛能夠看見,耳朵能夠聽到,腦子能有思想,都靠不住,因為我們的思想是生滅法,每個念頭都把握不住的,思想學問隨時都會溜了過去,也靠不住,究竟是唯物唯心還是個大問題。「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這個裡頭的道理,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真的徹悟了,了解了,什麼事都沒有。我現在引用「體用何妨分不分」這句話,來答覆諸位所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

第二個結論,我們曉得中國原來都以北大為最高學府,推翻滿清以後有位校長蔡元培,後來因有蔡元培、胡適等人物,才引出五四新文化運動這些問題。後來蔡元培下去了,這個歷史經過就不談了。接下來的校長蔣夢麟也是浙江人。……蔣夢麟也已過世了,他曾著了一本《西潮》,西方文化思潮影響中國你們同學應該找來看看。他對中西文化當然很內行,現在我要講的還不是這個。我講的是《西潮》出版後,蔣夢麟在晚年說:我是三家學術用一輩子。哪三家?「以儒家的學問做人,道家的學問處世,鬼家的精神辦事。」我們當時聽了,不禁要問,蔣先生啊,你說的鬼家是鬼谷子嗎?他說不是的!我說的鬼家是學洋鬼子,以西方的邏輯來處理事情。所以,以儒家的學問做人,道家的學問處世,鬼家的辦事方法,這是講體用問題。那麼這是我們今天這個題目大概的結論,雖是笑話式的,也有很深的意思,大家可以體會。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圖為蔣夢麟先生墨跡

本微信號專事摘錄 南懷瑾先生著述。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微信號:nanshirushishuo

新浪微博:南師如是說

騰訊微博:南師如是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如是說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先生推薦的「中國文化經典書目」
南懷瑾先生詩:臘梅花欲蕊,相對兩無言

TAG:南師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