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跑遍中國畫古建築40年,他玩吉他,組樂隊,還有一雙「透視眼」

跑遍中國畫古建築40年,他玩吉他,組樂隊,還有一雙「透視眼」





誰說中國城市沒有審美

只是被我們遺忘了




李乾朗



主播/真心






還記得小時候住過的屋子嗎?


白牆黑瓦的皖南民居,


一入春季,籠罩著氤氳水汽,


就成了中國水墨畫上的風景;





皖南民居




穿行在北京衚衕里,

推開東南角的大門,


就邁進了四合院的雜居生活,


小夥伴們吵吵鬧鬧的聲音,


猶在耳畔;




北京四合院




黃土高原上的居民因地制宜,


鑿洞而居,


窯洞圓拱形的外觀看似普通,


其實暗藏大智慧,


冬暖夏涼。





下沉式窯洞




「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

又似蘑菇拔地飛騰而上」的土樓,


造型大,氣勢大,


一座土樓的歷史,


就是整個家族的歷史


......




福建華安二宜樓




如今很多兒時居住的屋子,


隨著城市的改建,


漸漸消失,


回不去的不止是童年時光,


還有印在時光里的影像。



陝西榆林米脂姜氏莊園





閩東民居




與我們一樣為此感到可惜的,


還有來自台灣的

李乾朗


13歲那年,


跟著同伴一起去看了台北板橋的林家花園後,


他就決定,


長大後要學建築設計。







如今年近70的他,


已經有40年的古建築繪畫經驗,


但說他拿起畫筆的時間,


還要追溯得更遠。





廣東廣州陳家祠




因為父親是一名建築師,


李乾朗打小,


就跟著父親畫畫,


那時條件不好,


他只好拿著粉筆,


跑到家門前的空地上畫。


地板廣闊,可任自由塗畫,


火車,大型機器等等大物件,


成了李乾朗最愛畫的對象。







在當時台灣,


畫家被認為是收入少、生活苦的職業,


好在家庭的支持,


讓李乾朗少了很多壓力,


母親看出了他的興趣 ,


二話不說,


帶著他到淡水中學跟名家學畫。







多少孩子的藝術夢,


都因家長的一句「沒用,不能賺錢」而凋殘。


李乾朗很幸運有一位好的母親,


還有一位好的老師。


在淡水中學的老師說過,


「小孩學畫圖,


不一定要當畫家,


畫圖可以培養觀察力,


科學家,工程師也要畫圖。」


從那以後,


李乾朗開始了正式的畫畫學習生涯。







青海省湟中縣塔爾寺密宗學院




別看李乾朗現在一頭白髮,


整日走訪各大高校做演講,


像個古板的學院派老學究,


錯了,


他玩得一手好電吉他,


跟朋友組個樂團上台演唱得過獎。


喜歡西方搖滾音樂的精神,


偶爾還寫樂評投稿賺外快。





北京八達嶺長城敵台






北京頤和園



都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有了多層面的接觸,


反而讓李乾朗的建築繪圖不拘泥,


角度也更新穎。





北承德普寧寺大乘閣






蘇州盤門





畫建築圖時,


他可以倒著畫,


看得學生一臉驚愕;


做田野調查時,


他跟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都接觸得來,


懂得跟當地居民聊天,


還因此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信息。







鳳山東門



台灣監察院




70年代,


李乾朗趁著服役的閑暇時期,


走訪了金門的大片民居,


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金門民居建築》,


後來又出版了《台灣建築史》,


那時的他,


尚未30歲。





台灣鐵道部社廳




李乾朗是個性情溫和的人,


連講課也是細聲慢語。


到處走訪古建築,


應該遇到不少困難,


但他的演講里,


甚少提到困難和挫折,


書里更沒有了,


對他來說,


親自尋找古迹,


就是一件快樂的事。








過程很漫長,


可是當找到古迹的那一刻,


那些因搭長途火車,再轉計程車,


再步行的疲憊,


馬上被幸福感淹沒。


唯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苦與樂,


才會糅合到一起,


結出豐碩的人生果實來。







畫古建築,


很多人都能畫,


要怎樣才能畫出與眾不同?


李乾朗的眼睛就是一雙「透視眼」,


他把建築看成一個塊狀組合,


從中拿出一小塊或幾塊,


這樣,


讀者可以一眼看出層次,


「哦,原來一棟古建築是這麼建造成的。」





山西省五台縣豆村鎮佛光寺東大殿






喀什阿帕克和卓麻札





北京北海白塔




剖面,掀頂,透視,鳥瞰......


多樣化的角度是新穎,


到底要求更複雜。


凳梯子,爬樑柱,


為了精準呈現細節,隨身都要帶著量尺......


每每觀察,就要花上好些時間,


然後再把他們細細畫下,


一天唰的一下也就過去了。







北京國子監辟雍





延慶寺大殿





畫完素描,


李乾朗還在旁邊註上筆記,感言,


一張素描稿下來,


再沒有地方寫別的。









自上世紀80年代起,


李乾朗的腳步踏上了大陸,


沿著梁思成的足跡,


跑遍大江南北,


就像一個闖入遊樂園的孩子,


一刻都捨不得停下來。






敦煌莫高窟96窟



速寫本和相機都不離手,


一座小小的三開間殿堂,


他要拍100多張照片,


畫好幾張圖。





平遙市樓






福建寧德樓下村民居





每天坐在建築物前,


就那麼從早畫到晚。


有人問他,


現在科技發達了,


找個助手幫忙拍好圖,


拿到辦公室自己畫一畫不就得了。







隆興寺摩尼殿





福建泉州開元寺




李乾朗立馬否定,


畫建築,


現場的第一手資料才是最好的。


而對古建築有興趣的人,


必須堅持手繪。





北海小西天



碧雲寺金剛寶座塔




他把這樣的方法稱作「老辦法」,


儘管相機發達,


但要拍很多張才能把建築拍清楚,


手繪,


則能把觀察到的全部,


用一張畫表現出來。





山西省太原市晉祠聖母殿




人要是老想著找機器幫忙,


那麼總有一天,


會被機器完全替代。


懂得用老辦法、笨辦法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


是真正聰明的人。





長城嘉峪關



南京城聚寶門




研究久了,


李乾朗有了自己的一套心得,


他喜歡從儒釋道角度去看古建築。







雲南大理崇聖寺千尋塔





儒家講究禮節,


建築,是用來安身立命的場所,


因此要對稱,


要根據禮制建造,


誰住在哪裡,


一點兒都不得逾越。


天壇,紫禁城等等,


就是體現儒家思想的建築。





紫禁城角樓





北京紫禁城三大殿





道家有「奇正相生」「氣韻生動」之說,


要求建築要符合光影變化,


四季變化,


在這種思想上,


代表道家的像拙政園,武當山南岩宮等建築,


沒有嚴格的對稱要求,


可也亂中有序。





武當山南岩宮





蘇州拙政園




佛家講求修鍊,


所以在像法門寺等建築里,


通常有四方階梯的「壇域」,


象徵修行的步伐。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陝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但中國的古建築,


往往很少只體現一種思想,


一般都是相合相生,


甚至融合了樸素的天人合一哲學。







山東曲阜孔廟奎文閣









北京天壇祈年殿





人有圓頭方趾,


建築也有。


人有腦袋,有肩膀,有胳膊,有手指,


建築也同樣有。



福建永定福裕樓




先人們搭建的建築,


從來就不止用來遮風擋雨,


裡面有風水學,有哲學,


還有審美,


就算是簡簡單單的一座民居,


都是智慧的結晶。





河南登封觀星台





可惜,


經濟發展的速度,


超過了古建築保護的速度,


隨著一幢幢古建築倒下,


一幢幢新建築又搭起,


奇奇怪怪的「大褲衩」「馬桶墊」,


成了城市的象徵,


也成了外媒眼裡「毫無審美的中國城市化」象徵。





湖北鍾祥顯陵




李乾朗跑遍大半個中國,


畫下了各種各樣的古建築,


就是為了證明,


中國的審美,


不是沒有,


只是被遺忘了。






福建省連城縣雲龍橋




「如果某天我們買房子,



建築師設計房子,


不單考慮坪數和房間數,


還會想起生活的藝術,


那麼我們的社會,


肯定會比現在好得多。」





- END -




(

圖片源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須知


微信公號轉載本文,

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二字獲得授權,

無授權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轉發到朋友圈不需要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匠之美 的精彩文章:

林語堂火燒婚書:此物最是相思物
中年喪夫,51歲入獄,女兒被打死,歷經磨難,她卻有比古瓷更美更硬的靈魂

TAG:尋匠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