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打造鋼鐵戰士:能背160斤重物 玩命跑也不累

中國打造鋼鐵戰士:能背160斤重物 玩命跑也不累

在很多人印象中,只有傳統的軍隊才需要強化士兵的身體體能,因為傳統步兵需要自己擔負著大部分的作戰生活用具,而現代化機械化軍隊卻不需要。這樣的思想是非常錯誤的,很多時候,越是摩托化機械化的軍隊越是需要強化士兵的體能,原因無他,士兵所需的負重變多了。

以二戰時期美軍與現代戰爭中的美軍為例。二戰時期美軍已經進入摩托化時代,其常規士兵的正常負重為22.7kg。而這個數字在全面摩托化半機械化的越戰時期美軍進化到了25kg左右,在1991年完全機械化半信息化的美軍進化為33kg,沉浸在治安戰泥沼之中的信息化美軍目前的負重為45.8kg(以上數據均為行軍負重,戰鬥負重應為60%左右)。由此可見,士兵的負重是非常可怕的。

士兵的負重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戰鬥部分(武器和彈藥等)、生活部分(水和乾糧等)、應急物資部分(醫療品和應急口糧)、戰鬥輔助部分(指北針PDA等)和裝具(防彈衣和攜行具)。

由於士兵的負重日益增加,而士兵畢竟是人。即使士兵再強化身體體能,再科學膳食,其身體體能依舊存在上限。於是,利用科技產品提高人體負重極限是目前世界上主流思想之一。在這種要求下,動力外骨骼作為一項較為可行的輔助機械成為了多個國家的科技發展重點之一。

動力外骨骼是指採用金屬框架使用外力輔助人體四肢進行動作的機械裝置。這種裝置一般採用機械助力增強人體的負重和持握能力。按照美國陸軍最早提出外骨骼的計劃中要求,單兵使用的外骨骼可以增加單兵負重一倍以上,並可以獨立運行超過2小時或行進20公里。

隨後,美國EHPA計劃成立,在設計中,單兵外骨骼是一款能夠感應人體動作並以較低延遲操控的輔助助力裝置。整套系統運作下來與工廠中常見的助力機械臂相似,只不過無論是工作系統還是功能系統均為獨立的一套系統。

但整套系統最大的缺點就是反應速度較慢,且最大速度較慢。雖然可以幫助工兵和後勤人員進行大重量的物體搬運,但是無法支持前線士兵的作戰且成本高昂。該計劃在2008年下馬,轉由多個民間軍民融合企業保持技術實驗。

西方不亮東方亮,中國在後起的軍民融合政策之下發展了自己可靠的單兵外骨骼系統。在2015年7月的軍民融合展上,中國首次展出了可靠的軍用外骨骼助力系統。該裝置主體部分採用鈦鋁合金構造,由背部的鋰電池持續進行供電,負重能力總重可達85公斤。其中手部持握的負重可達30公斤,完全可以端持任何一種現役的單兵武器裝備。

據悉,該外骨骼採用帶有智能系統的精密計算機輔助控制,可以完成以往外骨骼不能完成的諸如匍匐躍進之類的高難度戰術動作,為將來一線步兵使用提供基礎。而士兵在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和抖動也可以由外骨骼全面修正做到「遊戲開掛般的無后座力」。不過目前全世界外骨骼的通病有兩個,一個是其機械控制系統的靈活性和成本居高不下,另一個則是能源問題。

戰爭打的就是一個體系,是指多種高新武器在多個體系聯動下可以達到的最佳效果。既然戰略步槍需要外骨骼才能達到最高的作戰效率,那麼需要怎樣的作戰體系才能支持全新的信息化高科技步兵呢?中國新一代的步兵戰車將是重要的戰鬥平台。(利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美國電磁炮研發被一個難題絆住了!中國已經順利解決
俄飛行員寧死不降:拉響手雷自盡!普京或展開猛烈報復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