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龐大的59式坦克在二線如何繼續使用?

龐大的59式坦克在二線如何繼續使用?

目前,國內大概還有四、五千輛59式坦克,是陸軍服役數量最多的主戰裝備,可謂成群結隊,遍布大江南北。

脫胎於前蘇聯T-54A為基礎仿製出的59式坦克,是國內第一代主戰坦克,重約36噸,基本型裝有1門100毫米線膛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2挺7.62毫米並列機槍,最大時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

59式坦克具有較強的火力,一定的裝甲防護,越野性能較好,重量較輕,體積較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維護都比較方便,這應該國內大量生產並裝備的主要原因。

經軍工多年來的改制,已發展成了59-1、59-2、59-2A、59D、59-125等衍生型號,火炮從基本型100毫米開始,有了105毫米、120毫米和125毫米等口徑,從最初的線鏜炮,發展到後來的滑膛炮,火炮射程、彈丸威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坦克,只是一個機動平台,唯有高性能武器,才能在戰時有效保護自己殲滅敵人,所以軍工對59坦克的改型,可謂孜孜不倦,到後來整出的59-125等型號,儘管外觀還是那付59皮囊,其實內部的火控系統、坦克炮口徑都已大變樣了,戰鬥力早已不輸國外的主戰坦克。

儘管59坦克較之96式、99式主戰坦克已落後許多,全都退出現役是個大趨勢,但畢竟還沒有那麼快到來,可以將其退居二線使用,裝備乙類集團軍,邊防部隊和預備役部隊使用,用來應對周邊國家,改型59坦克的火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59改型坦克要比許多甲類集團軍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的打擊能力、突擊能力、防護能力等都要強,所以戰時完全可以充當野戰主力,現在,多餘的59坦克可以先封存一部分,留待戰時緊急啟用。

此外,還可以將部分59坦克的底盤當作步戰車或各類自行火炮的底盤,而不必再花大把銀兩用於新底盤的研發和製造,節省寶貴的軍費,讓多出的59坦克繼續發揮餘熱。

還可學習以色列人,將59坦克改造成重型步兵戰車,此舉,既可提高重型步戰車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又能提高衝鋒陷陣能力,特別適應複雜的城市巷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民視野 的精彩文章:

常規潛艇為什麼噸位小?
從052D型驅逐艦的批量服役,看海軍防空反導能力大幅提升A

TAG:平民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