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0年,一座城這樣牽掛一個人——烈士孟祥斌

10年,一座城這樣牽掛一個人——烈士孟祥斌

時光,回到2007年11月的最後一天。

原第二炮兵某部軍官孟祥斌帶著來隊探親的妻兒外出,享受著難得的相聚時光。11時20分許,他們途經金華市婺江城南橋時,一名女青年輕生跳入婺江。

人命關天。孟祥斌見狀,立即脫掉鞋子,縱身一躍,扎進冰冷的江水裡救人。在托舉起女青年後,他體力不支,獻出了寶貴生命。

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孟祥斌犧牲後,城南橋上,燈箱廣告全部換成了孟祥斌的巨幅遺照。

金華當地電視新聞節目反覆播放英雄救人的事迹,當地報紙也作了深入報道,市民絡繹不絕自發來到橋頭悼念。當年12月4日,舉行孟祥斌追悼會,3萬多市民自發前往殯儀館悼念。從金華城區開往殯儀館的公交車特辟專線,免費接送市民前往悼念;幾百輛計程車打著橫幅、貼著照片,免費接送參與悼念的市民。

英雄犧牲在網上引發了如潮的悼念。孟祥斌犧牲的當天晚上,有近千名網友到達現場,按照金華當地的習俗,放燈泛江,寄託哀思。

孟祥斌被中央軍委追授為「捨己救人模範軍官」榮譽稱號,當選「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英雄的壯舉感動了一座城市、感動了全中國,溫暖了那個冬天。

時間的長河奔流不息,烈士的事迹一直傳頌。跨越10年時光,一座城市為何如此惦記一位英雄?記者走進軍營,走進金華,去尋找答案。

10年前,他的救人壯舉感動了這座城市

10年來,這座城市一直將他銘記於心

2007年11月30日,一個3歲的小女孩在浙江金華婺江邊哭喊著。她看著爸爸為了救人沉入江中,再也沒醒來。她的爸爸就是烈士孟祥斌,救人犧牲時年僅28歲。

10年後的2017年11月30日,金華城市上空飄著綿綿冬雨。婺江橋頭,孟祥斌生前部隊的戰友來了,駐地領導來了,市民們也自發趕來。烈士雕像兩旁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擺上黃菊寄託綿綿思念……

就在這一天,軍地攜手舉辦了莊重簡樸的紀念儀式,英雄銅像前的這條路正式被命名為「祥斌路」,以此更好地紀念英雄、緬懷英雄。

「祥斌路」路牌立在城南橋邊醒目位置。 王光輝攝

被感動的城市今天依然感動——

跨越時空,總有人默默懷念你

浙中金華,一條婺江把城市分成兩半,城南橋把兩邊城連在一起,也把人心連在了一起。10年來,每逢清明、冬至和英雄孟祥斌犧牲紀念日,都會有人主動來到城南橋邊懷念英雄。

儘管10年過去了,但發生在城南橋上這個捨己救人的故事,依然在流傳,感動著這座城市的人們。「孟祥斌」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精神符號,深深刻在駐地軍民的心中。

英雄雖去,浩氣長存。每到孟祥斌犧牲紀念日,這座城市的人們總會以各種方式緬懷他。

「孟祥斌是我們金華自己的英雄,要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英雄故事,學習英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來祭奠英雄就是給孩子們上一次最好的教育課。」這一天,環城小學「孟祥斌中隊」的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城南橋祭奠英雄。

這是一座豐碑,讓人懷念、讓人敬仰。在孟祥斌犧牲6周年的祭日,為了更好地宣傳英雄事迹、傳播善行義舉,原第二炮兵黨委和駐地市委市政府在城南橋豎起一座孟祥斌塑像。金華市領導介紹說,他們要讓英雄形象永遠根植金華大地,照亮婺江兩岸。

這座銅像高4.5米——孟祥斌目光如炬,伸張雙臂,他勇救女青年時與江水奮力搏鬥的情景被刻畫得栩栩如生,令人肅然起敬。當地群眾告訴記者,有了英雄塑像,大家可以自發前來瞻仰,這既是對英雄的緬懷,更是滋養精神、凈化心靈。

關鍵時刻為人民挺身而出,人民永遠不會把他忘記。當年孟祥斌英勇救人犧牲後,數萬民眾自發送行,千餘人拜祭致哀,素不相識的人自發輪流點燭守靈。如今10年過去了,這座城市的人們依然以各種樸實的方式惦念著這位英雄。

今年49歲的楊根貴是金華磐安人,10年前那個下午,他在附近的工地幹活。「這10年,我一直都記著他,當時城南橋邊上擺滿了花圈。甚至有殘疾人拄著拐杖過來,非要給解放軍英雄磕頭……」楊根貴說,當時的情景讓他終生難忘。從那時起,每逢清明、冬至,他都要來城南橋邊看看這位素昧平生的英雄。

10年前,葛逸雲還是一名高一學生。得知孟祥斌英勇救人犧牲的事迹後,她發動全班同學給英雄疊千紙鶴寄託哀思,表達對英雄的敬意。

10年後,葛逸雲成為浙江交通廣播電台的一名記者。這次,她又專門從杭州趕過來報道孟祥斌的事迹:「英雄雖然離開10年了,但是我相信大家從來沒有忘記他,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英雄、學習英雄精神,這是對他最好的祭奠。」

「加入『孟祥斌中隊』,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只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才能成為其中的一員。」現在金華多所學校都成立了「孟祥斌中隊」,在孩子中間傳承孟祥斌精神。環城小學六年級學生錢程,是學校「孟祥斌中隊」的一名少先隊員。在「孟祥斌中隊」,他不僅學會了如何幫助別人,還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幫助老師收發作業、組織活動等等。

退伍老兵劉強,孟祥斌犧牲那年他也在金華當兵。2017年11月30日那天,他專程從徐州坐高鐵趕來悼念英雄。「10年前,我也在金華當兵,當時聽了孟祥斌的英雄事迹非常感動。10年來,我學習他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現在每年都會給貧困地區學生捐資助學。」寄託哀思後,他又乘高鐵趕回江蘇。

10年來,總有人默默懷念著你。2017年年底,金華有了一條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祥斌路」,當地政府和人民以這種特殊方式將英雄永遠銘記。

英雄的戰友今天爭當英雄——

傳承你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祭奠

英雄沒有遠行,犧牲亦是永生。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你用一次英勇的行為,挽回了另一個生命。

當年,這座城市送別英雄的場景令無數人感動。駐地群眾尊崇英雄的舉動,也讓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隊官兵感動。

「如果我們只在需要英雄的時候讚美英雄,在耗盡英雄正能量之後對他們置之不管,難免會在社會上形成消極的價值導向。」孟祥斌生前所在旅政委曹耀生告訴記者,「良序社會的建設,呼喚更多的英雄,需要有崇尚英雄、善待英烈的良好氛圍。」

這些年來,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隊的官兵們一直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著英雄精神。

他們成立「孟祥斌愛民服務隊」,定期前往駐地福利院、敬老院、烈屬及困難戶家中,開展「訪貧問苦、扶貧助困、結對幫扶」活動,送慰問品、義務巡診、維修家電,給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帶去溫暖,獻上愛心;設立「孟祥斌助學基金」參與地方精準扶貧,在駐地學校成立「孟祥斌中隊」,宣傳英雄事迹、弘揚孟祥斌精神;建立孟祥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組織數百場國防教育。

駐地遭遇洪水等突發災害時,部隊官兵把災情當命令、把使命當生命,成立「孟祥斌突擊隊」,不怕犧牲、不畏艱難、連續奮戰,與駐地百姓一起同甘共苦、抗災搶險,譜寫了軍民魚水情深的嶄新篇章。

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隊始終堅持發揮孟祥斌精神的感召激勵作用。新兵入伍組織參觀孟祥斌展廳,老兵復退舉行告別儀式,每年清明時節組織祭奠憑弔,「孟祥斌精神」已成了推動部隊建設發展的強勁動力。

他們在營區設立孟祥斌先進事迹展廳,成為駐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有黨政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員工、駐地高校師生。他們在開展黨日活動時,把參觀學習孟祥斌先進事迹作為必修課。

當年目睹英雄壯舉的呂二偉告訴記者,「祥斌路」命名的那天,在孟祥斌跳江救人的欄杆邊拉起了「學習英雄事迹,傳承祥斌精神」的橫幅,駐地不少市民自發來到城南橋祭奠英雄。就像當年送別孟祥斌一樣,人群中有頭髮花白的老人,有手挽手的情侶,有抱著小孩的家長,他們為英雄獻上鮮花並鞠躬致哀。

孟祥斌的浩然正氣,展示了當代革命軍人的英勇本色,他的英雄壯舉感動華夏大地。自從孟祥斌犧牲以後,軍地攜手學習英雄、宣傳英雄、傳承英雄精神的活動從未間斷。

他犧牲後不久,原第二炮兵政治部發出通知,號召廣大官兵積極開展向孟祥斌烈士學習活動。浙江省委專門發出通知,廣泛開展向孟祥斌同志學習活動。

他犧牲後,在金華市區,人們將商業廣告條幅換成學習英雄孟祥斌的寄語……

2007年,孟祥斌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2009年5月,中央軍委追授孟祥斌「捨己救人模範軍官」榮譽稱號;同年9月,孟祥斌當選為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2013年8月,孟祥斌當選為「德耀中華」之「當代中國二十四義人物」,永載中華民族道德建設史冊。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孟祥斌生前所在旅領導介紹說,部隊一直堅持用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滋養官兵的英雄情懷,號召大家以孟祥斌為榜樣,激勵官兵隨時準備為祖國和人民捨生忘死,讓隨時準備上戰場、堅決打勝仗的血性豪情成為自覺行動和戰鬥狀態。

溫暖的啟示今天更加溫暖——

一個高舉英雄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希望的民族

2007年,「感動中國」評選組委會給孟祥斌的頒獎詞中有這樣一句話:「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直到今天,這種溫暖依舊在延續。

關鍵時刻總有軍人逆行衝鋒,生死關頭總有軍人無畏無懼。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行動在軍隊並非個例,為什麼孟祥斌的事迹能產生如此大的反響?為什麼那麼多群眾自發悼念?為什麼10年過去,這座城市依然惦記牽掛這位英雄?

生活在美好新時代,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該怎樣對待英雄、尊崇英雄?透過軍地各級關愛孟祥斌烈士的一系列事例中,我們也許能夠從中找到答案。

孟祥斌犧牲至今,浙江金華和烈士家鄉山東齊河等地方政府在關愛烈士家庭、學習弘揚烈士事迹等方面,採取了不少優待措施,讓烈士家人後顧無憂。

「一個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有血性、有希望的民族!」金華市雙擁辦領導告訴記者,「面對英烈,我們唯有無限崇敬、深切緬懷,忘記英雄就等於背叛!」

前不久,記者來到金華市採訪,行走在這座城市,處處感受到一種對軍人的尊崇和敬仰。市民只要聽說是英雄孟祥斌部隊的,都會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那個小夥子了不起!」

行走在英雄的部隊,官兵也會自豪地介紹:「我來自英雄孟祥斌的部隊!」

記者了解到,浙江金華——自孟祥斌犧牲後的10年間,連續3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近年來,駐地政府始終把保障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完善優待安置政策,著力解決官兵實際困難。幫助部隊隨軍子女辦理入學入托,免費培訓解決隨軍家屬就業難題,妥善安置轉業幹部。在涉軍維權問題上,開闢「綠色通道」,依法對涉軍糾紛和案件優先立案、優先辦理、優先執行,切實為部隊解決實際困難,排解官兵後顧之憂。

在遠離戰火硝煙的和平年代,在GDP超過5萬億的浙江,社會對軍人的尊崇源自哪裡?透過地方各級關愛孟祥斌烈士的溫暖啟示,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源自於地方黨政機關主動作為、擁軍愛軍,推動形成熱愛軍隊、深愛軍人的社會生態;源自於人民群眾在物質文明更加富足的情況下,對崇高道德的敬仰、對文明風尚的期盼、對和諧社會的追求,這實質上是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源自於軍隊練兵備戰、搶險救災,不斷強大履行保家衛國神聖使命的能力,贏得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尊崇……

「英雄捨生忘死,捍衛了和平環境;英雄犧牲奉獻,讓我們盡享榮耀。」火箭軍軍史專家王緩平告訴記者,國家不能沒有英雄,社會不能忘記英雄。我國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9月30日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建有4000多個烈士紀念設施,98.9萬餘座烈士墓,2.9萬餘處烈士紀念堂館、碑亭、塔祠、塑像等,讓先烈有了歸屬,讓英雄得到了尊重,讓後人有了寄託哀思、表達情懷的平台,每年約有上億人次到烈士陵園等場所參觀瞻仰。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卻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崇尚英雄、關愛英烈,就是賡續英雄精神,就能凝聚復興的能量,激發前行的力量。

這是一座城為何如此惦記一個人的內在答案,這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對英雄尊崇的內心縮影。

( 蔡瑞金 宋開國 崔石磊)

英雄從不孤單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習主席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雖然時代、環境變了,但流淌在中華民族兒女身上的英雄血液一脈相承、奔流不息。

每一次莊嚴的紀念,都是一次觸動心底的感召。10年多來,英雄孟祥斌如屹立在海岸上的燈塔,指引著部隊官兵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回顧歷史,在波瀾壯闊的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鬥爭中,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生命,李大釗、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英雄的事迹不勝枚舉。在和平時期,楊業功、孟祥斌、張超……英雄以身許國、捨生忘死的壯志豪情,薪火相傳、熠熠生輝。

在一個民族的精神譜系中,英雄是醒目的標識;在一個國家的道德天空上,英雄是璀璨的星辰。英雄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坐標,更是一個社會的價值引領。

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不僅因為英雄引領了歷史車輪的前進,更因為英雄身上閃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過歲月、直抵人心。英雄,是時代交響曲中的最強音。捍衛我們的英雄,就是捍衛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人民軍隊的光輝形象,這將激勵更多後來人前赴後繼、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奮勇前行,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更大貢獻。

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不僅是正義所在,更是時代所需。面對有形和無形的槍林彈雨,我們唯有踏著英雄的足跡,用英勇無畏的精神去開山鋪路、衝鋒陷陣,創造新的業績和輝煌,才能無愧於偉大新時代,無愧於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樣子。

學習英雄才有可能成為英雄,崇尚英雄將造就更多英雄。隨著尊重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的氛圍越來越濃厚,華夏大地必將英雄輩出、群英璀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動力。

(曹耀生)

心靈獨白

只想和你說說悄悄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路風雨走來,我們母女相伴,有無奈與辛酸,更有關心與守護!

歲月如梭,往事歷歷在目。2007年11月30日在城南橋頭,你掙脫我的雙手,義無反顧地從10米高橋縱身躍入冰冷的婺江,用軍人的雙手托舉起一個年輕的生命,用軍人的擔當書寫了對祖國的忠誠與大愛。

你可知道,當時在橋上我看著你一點一點沉入江底,直到消失在水面,我真的崩潰了。孩子與我在橋上無助的哭喊,你可曾聽到——

在你犧牲後,善良的金華人給我和孩子捐款,為你燭光守夜,來表達對你的敬意。在你犧牲後,我經歷了從絕望到悲傷,再到平靜,這一心路歷程無不滲透著各級組織和領導以及戰友們的關懷。

2017年11月30日,再次踏上城南橋,走在以你名字命名的「祥斌路」上時,我不禁百感交集,淚水悄悄滑過臉龐——不是因為我脆弱,而是更加堅定。

站在你的雕像前,看著靜靜流淌的婺江水,只想靜靜地和你聊會兒天,說說悄悄話。祥斌,忘不了2011年春節前,基地首長冒著風雪驅車幾百公里來看我和女兒;忘不了部隊對我工作生活的悉心關懷;忘不了部隊為小孩入學積極協調……

祥斌,你離開10年了,但這座城市的人們、你的部隊從來沒有忘記過我們母女二人。

夜深人靜之時,我對你的思念就更加深沉。這種深沉的思念讓我對生活有著更加堅定的信念,把對你的思念悄悄融入到你未走完的路。在這10年里,你當年捐助、後來我接力助學的孩子,有的已考上大學,他們也在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

記得你曾說:「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我珍惜每本書的閱讀,若以後有機會,我一定要給這裡的孩子買些書……」祥斌,你放心,我替你完成了這個心愿。我用撫恤金在你曾就讀的學校,建了一個可以讓孩子們自由閱讀的書屋。祥斌,我知道這是對你最好的紀念。每次回老家看著書屋,我彷彿能感受到你讚許的目光。

祥斌,你犧牲後,我也成了一名軍人。穿上了這身軍裝,才更懂得你的選擇,你的一切。就像你的一位戰友說過的那樣,選擇了軍營,就應該牢記當初的莊嚴宣誓,我們的生命屬於國家、屬於人民。

每逢佳節倍思親。祥斌,你的犧牲不僅感動了金華人民,也讓我讀懂了軍人的使命。祥斌,我會把你對祖國和人民的愛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為愛守候、將愛傳承,寫好大寫的「人」字!

(孟祥斌烈士妻子 葉慶華)

刊於今日《解放軍報》5版

軍報記者微信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第79集團軍某旅組織新選取晉銜士官授銜儀式
今年的「春天」,早早來到西藏邊防官兵心裡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