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你需要學點哲學?一段話送給紅塵中的你

為什麼你需要學點哲學?一段話送給紅塵中的你

有人迷戀哲學是出於個人嗜好,有人從事哲學則是迫於專業壓力,而我們大部分人,對於那些抽象晦澀的哲學概念既無興趣,也沒有義務來鑽研思想的迷宮。可即便如此,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學點哲學?

為什麼相比於娛樂八卦、電影、雜誌、文學、歷史、政治、宗教、物理學、人工智慧等內容,我們可能更需要哲學呢?對這個問題的圓滿回答恐怕要用一本十萬字的專著才行,但誰若真的動筆寫了十萬字的論文,恐怕許多普通讀者又被嚇跑了。

這年頭真正的哲學巨著是很難受大家歡迎的,我們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都習慣了碎片化的閱讀。但我們在社交網路追求的與其說是真正有益於靈魂的知識,不如說是為了滿足我們靈魂的嗜好。

你可能會問,難道為了獲得智慧我得成為哲學專家嗎?顯然,即使我們有志成為哲學博士,那還得現實條件的支持,而現實是,只有很少一撮人才會與專業哲學打交道。幸運的是,對於每天都得工作勞頓的普通人來說,根本不必成為哲學專家,我們只需要認真對待哲學常識,就能得到人生一切智慧的啟示。下面分享所羅門《哲學導論》里的一段話,與哲學療法的朋友們共勉!

你若嚴謹地考察你的生活,不僅觀察你自詡的觀念和原則,也考察你的慾望和野心,那你的生活到底是什麼狀態呢?你只是在打發時間,抱怨毫無意義的工作,厭煩無聊乏味的娛樂,關注學費和政府近來的蠢行、學校和社會無關緊要的比賽、家務分派的辯論、汽車問題和偶發的社會僵局,期間只夾雜著極少出現的轉瞬即逝的快樂和消遣?蘇格拉底告訴我們的就是如何從這一切中提升。

不是說我們要放棄美食、玩樂、性、體育和消遣等這些世俗快樂,每天思索那些抽象的哲學問題,而是說,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它們,要自己省察我們不假思索地從父母朋輩那裡接受過來的一大堆條件反射式的混亂觀念。關鍵不是要放棄我們學到的一切,或者對抗我們的文化。

確切地說,蘇格拉底留給我們的教益是,反思我們的生活,澄清我們的觀念,可讓人從一系列枯燥乏味的活計中擺脫出來,進入一場自覺的冒險,甚至為之死為之生。這是一種特殊的抽象的思考,它能提升瑣碎的關注,把我們的生存變成一次勇敢的生活實驗。這種特殊的思考就叫做哲學。

與其他任何領域相比,哲學與其說是一門科學,不如說是一種思考方式,人們只要加入進來就能對它有所理解。每個人都是哲學家,無論他或她是否念過哲學過程。不同的是,學習過哲學的人比起沒有接觸過哲學的人來有一個優勢,就是他見識過更強有力、更多樣化的論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療法 的精彩文章:

斯賓諾莎:精神的至善是認識上帝

TAG:哲學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