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學診改」的文化意義

「教學診改」的文化意義

職業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通過試點探索、培訓推動,正逐步從點到面、從上到下在全國全面推開,「診改」理論也不斷完善,實踐成效正逐步彰顯。雖然「診改」工作和辦學水平評估、示範項目建設等工作一樣,都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實施對職業教育管理、推動職業教育水平提升的一種手段,但是從「診改」工作的立意、形式、邏輯、方法、結果來看,其文化意義非同一般。

凸顯教學的中心地位

「診改」工作界定為「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鮮明地提出了其價值導向——以教學為中心。

在方案設計中,從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5個層面,以及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等5個管理環節進行「診改」,以「診改」政策推動和強化學校各種教育因素向教學集中、向育人聚力,立體化支持和保障教學工作,增強了管理、服務等非教學主體的教學意識,充分體現了教學中心地位。在生源減少、職業教育地位尚待提高的大環境下,凸顯教學中心地位、教育質量意識,對於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體現政校目標一致性

通過一定方法對學校整體或者局部工作進行評價,是政府實施對教育管理的一種方式。

辦學水平評估是在職業教育發展初期,政府為提高職業院校水平進行的合格、選優評價,目的是促進職業院校達到辦學的基本要求,確保職業教育質量,同時通過樹立標杆引領職業教育整體水平提高。示範項目建設則是抓住專業這個學校工作的核心,調動國家、地方、院校、行業企業等方面的積極性,以行政性手段擇優扶強、選樹目標,以部分專業為樣板、少數優質學校為示範,促進和帶動整個職業教育水平的提升。評估、示範建設都要得出「水平」的結論,這種結論具有鮮明的「檔次」標籤,自然價值不菲。在這一指揮棒下,利益的驅動使得所有職業院校一定會全力以赴努力爭取。

「診改」工作雖然也由政府主導,但其目的聚焦「質量」、方法注重「診斷」,各校不必橫向比較,無須優材料、補材料、耍筆桿,要的就是真實狀態、專家智慧、目標標準、改進提高,這樣的機制設計使得政府和學校目標完全一致。對職業院校來說,參與「診改」與迎接評估的心理和思維是顛覆性的,「診改」過程是理性的、平和的。

激發質保主體內生力

外因是變化條件,內因是變化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診改」就是通過診斷職業院校內部不同層面的質量保證體系並不斷改進,而逐漸達成不同層面的高質量和最終實現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高質量。推動「診改」工作是政府行為,這是外因;但每所學校所處的區域環境、服務的行業背景、自身的歷史文化、已有的發展基礎、存在的現實短板、職工的價值取向等都不一樣,學校目標、專業目標、課程目標、教師目標、學生目標雖有共性,但各校個性、內在需求千差萬別,這就決定了「診改」的重點、標準、方案必須符合各校實際,內部的「診改」需求、質量目標、「診改」動力才是「診改」質量保證的內因。

教育行政部門推動「診改」的目的,是促進職業院校自我反省、自我改進、自我提高,並在專家指導下進一步優化提高,可見這個過程最核心的是激發質量保證主體——職業院校的內生動力,這一機制從管理文化上講,相對於過去的評估、示範建設則是革命性的。

促進管理手段現代化

從「診改」的初衷看,就是建立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5個層面的目標、目標關係和評價標準,建立決策指揮、質量生成、資源建設、支持服務、監督控制等5個方面質量支持系統的目標、目標關係和評價標準,以及5個層面和5個方面的質量依存關係。

診斷這些目標、標準、關係,還需要設計事前、事中、事後等多個環節,把這些關係、環節連接起來是一個十分龐大的體系,會有大量的觀測和評價數據,如果沒有大數據處理能力是無法想像的。很顯然,僅靠個人經驗、個人智慧、個人魄力遠遠不夠,不提高信息化水平,「診改」工作難以開展,學校管理質量無法保證。

「診改」工作把「提升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作為重要任務之一,其意義非同凡響。所以,管理手段現代化不僅是「診改」自身工作的需要,更是學校管理質量和學校水平的重要標誌。在新時代,大數據是學校決策、管理的重要資源,對大數據的科學有效處理和正確使用,是智能校園、智慧校園形成的基礎,是「互聯網+」戰略在職業院校的現實化。「診改」對促進職業院校管理手段現代化必將立下汗馬功勞。(作者系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27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向校外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說「不」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