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向倫友:探密齊岳山

向倫友:探密齊岳山

探密齊岳山

向倫友

齊岳山,大巴山的支脈,南北走向。海拔平均在1700米以上,是重慶與湖北的分界嶺,也是南中國最大的草原。中國最長的國道318橫穿此脈。同一座山卻有不同的山名,湖北境內叫齊岳山,重慶的雲陽、奉節等地叫齊曜山,而在萬州區則叫齊躍山。同一座山為何有著不同字元,卻有相同讀音呢?

帶著好奇我們一同走進這座山吧!解密這山的奧秘。

湖北利川用的名「齊岳山」,意謂與中原五嶽齊名,它所在的草原也叫嶽麓大草原;萬州境內的「齊躍山」源自於山民的勤勞拼搏,不幹落後的精神,敢與麒麟躍步比美,雲陽奉節等地的「齊曜山」來自於一個遠古的美麗傳說:遠古時代天上有八顆太陽照耀著巴楚大地,使巴楚大地的老百姓無法生存,特別是夏天驕陽似火,彷彿大地要燃燒,巴楚大地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帶著動植物紛紛逃往到齊曜山,由於山高路遠,許多老百姓還未到齊曜山就被太陽曬死了,後來有一唐家少年終於爬上了齊曜山頂,他用箭射掉了七顆太陽,留下一顆,那七顆太陽紛紛落入齊曜山間,變成了七座高聳的山峰,如今那七座高聳的山峰在利川的梅子鄉境內,這七座高聳的山峰一到夜晚就發出明亮的燈光照耀著山,而那少年還有兩支箭未用完,插在山上,自己也變成了一座山,永遠守著那七顆太陽不讓重返天庭作怪。那兩支箭就是奉節境內地縫中的擎天柱和雲陽清水鄉境內石筍河中的石筍,自己那座山,海拔1799米高,是齊曜山海拔最高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少年英雄喚這座山叫唐家大報。

無論在哪個區域境內,齊岳山也好,齊躍山也好,七曜山也好,它都是同一條山脈,一道渝東南與鄂西的天然屏障。它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一座死火山遺流下來的產物。

齊岳山有許多天坑,大大小小深深淺淺不計其數,最著名的要數奉節的天坑地縫,號稱天下第一坑,還有雲陽清水的龍缸龍洞,就那龍缸來說,簡直是一絕,四壁陡峭,萬丈深淵,而坑底卻是古木參天,獸禽飛舞。真正的原始森林,可以想像生活在那底下的動植物至少上億年的歷史,但沒有人去研究它,它是一片未發現的處女地。

而這些天坑的來歷卻富有美麗而凄慘的傳說:相傳上古時代,生活在齊岳山一帶的老百姓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簡直就是衣不敝體腹不裹飢。其中有一戶姓聶的人家家境更是一貧如洗,吃了上頓沒了下頓,他家有個兒子叫聶龍,剛出生就死了父親,由母親一個人拉扯長大,小聶龍從小就懂得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與鄰居和睦相處。而他為了生活五歲就給地主放牛,就在他五歲那年,母親患眼疾,由於沒有錢治療,一雙明亮的眼睛就這樣失明了。家境的貧寒,又加上母親的失明,真是屋漏又遇連陰雨——禍不單行。但小聶龍沒有被貧苦嚇到,為了養活母親,五歲的小聶龍每天天還未有亮就起床給地主割草喂牛,天黑了他拖著小小的疲憊身子還要擔水喂牛。母親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可自己有無法下地耕作。成天以淚洗面,只在自家的神佛面前默默地祈求兒子的平安,少受些地主的打罵。但事與願違,地主老爺嫌聶龍動作慢,每天割的草少經常打罵聶龍,小聶龍受盡了折磨,可有苦無處訴,只好默默的咬緊牙關忍受。

有一天他割草,忽然發現一壠非常茂盛的青草,他拿著鐮刀走過去很快就割滿了草,可一轉身那草又長出了,很奇怪。回到家裡他把這秘密告訴了媽媽,媽媽也無法說清。晚上他做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白鬍子老爺爺送給他一顆珠子,只要把珠子放在那裡,那裡就有用不完的東西,但千萬記住無論遇見任何情況都不能把珠子吞進肚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那珠子就叫夜明珠。就在那壠草的根部。

第二天,天還沒有亮,聶龍就悄悄的跑到昨天那草那裡,扒開草叢中果然發現有一顆閃閃發光的珠子,他高興地跑回家,把珠子放進米缸里,瞬間米缸就有滿滿的一缸米。放到桌子上,馬上就有滿滿的一桌子飯菜,有肉有魚,豐盛極了。他把珠子往母親眼前一晃,母親的眼睛馬上就看見了。母親非常高興,抱著兒子親吻,然後母子倆痛快的飽吃一頓。

自從有了夜明珠,聶龍也不到地主家去放牛了,他專給窮人們送所需要的東西。窮人們非常喜歡他。可惹惱了地主老爺,他聽說聶龍有一顆夜明珠,饞得直掉口水,恨不得馬上就拿到手,他派人把聶龍母子倆接到莊園,地主老爺用好茶好飯招待他們,並且把他母子倆安排在最好的房子居住,說借借夜明珠用用。說什麼聶龍也不給。地主老爺軟硬兼施不行,他火了,就把聶龍母親捆起來逼聶龍交出夜明珠,又派幾個人硬搶。小聶龍一時性急,夜明珠無法藏身,他只好含在嘴裡,地主老爺的狗腿子抓住聶龍搶,聶龍眼看無法藏住夜明珠了,一下就吞進了肚裡。

這下不得了,夜明珠一下肚,聶龍就感口渴,想喝水,他跑到水缸邊,一口就喝乾滿缸水,還是口渴,他又跑到小河邊,一口又喝乾了小河的水,還是渴,他又跑到大河邊喝,一口又喝乾了大河的水,隨著河水的增加,聶龍的身子也發生變化,變成了一條非常大的龍。當時四川還是內海,聶龍就跑到四川海喝,沒花多少時間,海水就要喝乾了。這件事驚動了天庭,玉皇大帝知道了,有一條孽龍在四川海作亂,就派天將二郎神下凡收拾聶龍。

二郎神跑到四川一看,一條偌大的龍正趴在海邊喝,他怒目圓瞪,用他的開山斧三尖兩刃刀往下一擊,聶龍感到尾巴疼痛,一掃捲起驚濤,然後抬頭朝二郎神猛噴水,一下就把二郎神衝到半空。二郎神與聶龍大戰,殃及了百姓,巴楚大地水滿為患。玉皇大帝知道了又增加了天兵天將捉拿聶龍,這時聶龍鑽進了齊岳山底下,二郎神帶著他的哮天犬趕到齊岳山用他的三尖兩刃刀往下一擊就成了一個天坑,聶龍眼看在山底躲不住了,就順著齊岳山脈往下跑,二郎神在後面緊追不放,一直跑到巫山,逃進了長江,二郎神也追到了巫山,瞬間巫山境內天昏地暗,洪水齊天,聶龍就順著長江向東海游去。

剛到巫山境內,聶龍知道這一出川就永遠也會不來了,他非常思念自己母親,他每過一個關隘就回望一下自己的母親,他望了二十四次,因此長江在三峽有二十四望娘潭。聶龍出了川就順著長江水來到東海,天神們用鐵鏈把它拴在東海龍宮的擎海柱上,聶龍拚命掙扎,每掙扎一次東海就會波濤洶湧。然而天神每年更新一次鐵鏈牢牢拴住。

聶龍思念自己的母親,每天都在掙扎,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帝就派十二仙女守在巫山境內防止聶龍萬一掙斷鐵鏈回川殃及百姓。時間一久,那十二仙女站成了山峰,就是仙女峰。

可憐的母親非常期盼自己的兒子,就在自己的家鄉高山上朝東方望著,希望自己的兒子回來,時間一天天過去了。母親終於站成了一座山,那就是萬州白土鎮境內的人頭寨。在人頭寨周圍還有許多小人頭,那是受過聶龍恩惠的鄉親們他們同樣希望聶龍回家,也站成了山。然而聶龍再也沒有回過家。他的聶字也變成了孽。不過在萬州普子鄉境內還有姓聶的人家,據說他們就與聶龍是一家人。

齊岳山底有一條偌大的陰河,據說一直到巫山出口,那條陰河曾經就是孽龍下海穿出的路洞。在陰河裡還有許多洞,據說是二郎神在追趕孽龍時,孽龍在山底下東竄西躲留下的路洞。最有名的如湖北利川境內的騰龍洞和玉龍洞,號稱天下一絕,至今也無法把它們鑽個夠。玉龍洞從利川境內出發,可以鑽到恩施,實在太長了。

這些世界絕妙奇景已被申請為世界自然遺產重點保護,然而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知名的溶洞,如奉節境內的大洞子,雲陽清水鄉的龍缸龍洞,萬州普子鄉的幺妹洞,利川南平的黑罈子等等,有些開發了,有些至今未開發。但還未發現的還有多少呢?

每一個溶洞都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就說未開發幺妹洞來說吧,相傳王母娘娘的一個小孫女下凡來到齊岳山,看到齊岳山的美麗,捨不得走就留下來了。她到碧波蕩漾的天池洗澡,然後就到離天池不遠的溶洞里納涼,由於溶洞太漂亮了她捨不得離去,就住在溶洞里幫助當地的貧苦老百姓,給他們送糧送東西。,當地老百姓哪家缺啥只要在溶洞前說一聲,他家就有了,仙女從不現身,一到夜深人靜時它就到天池盡情得沐浴,享受碧波的香醇。

當地有一個無賴,好吃懶做,遊手好閒慣了。三十多歲還沒有討上媳婦,他聽說齊岳山溶洞住著一個仙女,饞得直流口水。一天他趁仙女外出之機偷偷的摸進洞里,一看,他驚呆了。金碧輝煌,龍燈閃爍,簡直就是一座美麗的宮殿。裡面什麼都有,龍床龍椅樣樣精華。無賴東摸摸西瞅瞅真有些捨不得走。於是索性就睡在龍床上等待仙女回來做他的郎君。

洗完澡的仙女從天池飛回溶洞,走進自己的閨床正欲睡下。一隻大手把他抓住了,她才發現有一個男人睡在自己的床上,她非常害羞,努力掙脫,但這名無賴嬉皮笑臉調戲,眼看無賴陰謀得逞,仙女情急之中變成了一隻蝙蝠咬了無賴一口,才掙脫回了天庭。

從此以後百姓借不到東西了,當地老百姓非常懷戀那位仙女就把那洞叫著幺妹洞。仙女經常洗澡的天池因二郎神追趕孽龍誤擢了一個洞,漏了。如今的天池乾涸了,住了幾戶人家。天池變成了良田,可一旦下大雨,良田又變成一個湖。

誠然關於齊岳山的美麗傳說永遠講不完,其實這也是一種文化,一種原始的樸素的文化,沒有被現代文化所腐蝕的文化。這種文化俗稱為齊岳山文化。

光怪陸離的自然風光,純樸古雅的山風民俗,加之生活在齊岳山一帶的人對自然的神秘詮釋,這樣山就活了,水就靈了。生活在齊岳山的人就有了依託。在沒有公路,沒有電訊,沒有現代文化的年代,齊岳山人就靠著這些美妙傳說生兒育女,傳種接代。白天在山間勞作,放牧,種糧,夜間就圍著火塘驅寒取暖,一家人就聽著父輩的傳說後,美妙的進入夢鄉,在夢鄉中與仙女對話,找聶龍借夜明珠。

可隨時又擔心要是哪天聶龍真的回來看他媽,齊岳山變成海咋辦?山裡的孩子就在這種擔驚受怕中長大,一邊領略山裡的旖旎風光,一邊疑問山裡的神秘傳說。待他們長大成人走出山外一看,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整個地球都變小了,成了地球村。居住在村上的村民更加和諧,更加依賴,誰也離不開誰,成了一個難解難分的生命鏈。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是生命鏈上的法寶。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成為自然圈的共性。隨著公路的修通,信息的傳入,現代意識逐漸衝擊著齊岳山的美妙傳說。而現代人就把這些傳說變成掙錢的藉口。

當然齊岳山的裂變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傾勢,但齊岳山的山風民俗沒有變,齊岳山的山歌號子沒有變,這些獨特的充滿山土氣息的土家文化讓現代人驚嘆。

人生有三件大事值得慶賀,出生時的誕辰之禮,這非常重要。在齊岳山叫著——打三朝,長大成人結婚,以及死了辦喪事。這三件事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有的人一輩子也許辦一件事,有的人一輩子一件也辦不到,實在可憐。

齊岳山對於這三件事有他們獨特的風俗習慣。

打三朝,待孩子出生三日,女婿就到岳父家報喜,如果是男孩就捉一隻公雞,如果是女孩就捉一隻母雞,岳父岳母只要一看雞就明白自己女兒生了什麼。無論男孩女孩岳父都得返回一隻雞公,然後由岳父岳母選日子給外孫洗禮取名。

這裡講究的是「賺錢的三朝,折本的生」,打三朝岳父岳母要來一大推東西,什麼醪糟湯圓,什麼臘肉糯米,什麼穿帳雞鴨等等,到了三朝酒禮那天娘家講究挑數,挑數越多說明娘家越大方。

孩子從出生就不穿衣服,用小片裹著,也不洗身子,直到三朝酒那天外婆才給孩子洗澡穿衣。洗澡用陳艾水滿滿的倒在木盆里,木盆也是從娘家陪嫁來的。然後把小外孫放進水裡,用三尺三的紅布洗,邊洗邊說吉禮,「我手拿紅兒三尺三,今兒就給外孫洗三,洗三洗三再洗三,我孫長大去當官,洗醪洗醪再洗醪,我孫長大去上朝」,洗完嬰兒就全用外婆的衣服包裝外孫,在齊岳山拿衣服挺講究,用這裡的話說叫擺桌子。待洗三完畢就給嬰兒穿衣取名,這也是整個三朝酒的高潮,知客伺把女兒女婿請在堂屋的正中下方,把丈母娘請在堂屋的上方,嬰兒就放在堂屋的中間,媒人抱著,然後知客伺說一句丈母娘就接一句,如果那方接不上來就會丟臉,所以這時人山人海,里三層外三層的人圍著聽他們對吉禮。

知客伺說:「我擺桌子寬又寬,今兒就請外婆給衣穿」。

「衣穿衣穿沒問題,外婆馬上就給你配齊」,外婆接過話題說著,然後就把大大小小的衣服拿出來,擺在桌子上。頓時人群一下騷動起來,都想看看娘家是否大方。待衣服擺齊之後知客伺又說:「衣服衣服堆成山,外孫這輩子就穿不完」。

「穿不完穿不完,外孫長大考狀元,狀元騎馬高又高,外孫長大做朝中」外婆接過說。

「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堂屋多輝煌,感謝各位鄉親來吃醪」

………..

知客伺在進入高潮就話鋒一轉,讓女兒女婿給丈母娘行答謝禮,然後由丈母娘親手穿戴嬰兒,並給嬰兒取名。而這些衣物由女婿的姑姑收拾,也要說吉禮給紅包。

這三朝酒要做三天,並且娘家把雞,蛋,臘肉,醪糟,湯圓,大米之類的禮品送上一二十挑。第一天吃女婿的,第二天就吃娘家帶來的食品,開始殺雞,開始吃湯圓。在三朝酒很少有男子參合,那是婦女們的事。有道是:「男不趕三朝,女不趕道場」。

三天過後,娘家的人回家,女兒會給娘家每一位來客送上一個紅包,一個紅雞蛋,一張小手絹。意為來回腳步錢,娘家多孵雞,多攢錢。女兒也開始吃娘家的食品。

這種土家風俗只有山裡才有,如果兒媳從坐月就吃婆家的,就會坐吃山空,不能發家致富,只有吃娘家的才會發家發財。

三朝酒一切都是娘家的。而結婚卻是相反,一切都是婆家的。這裡結婚也別有一番講究。大部分依然還是媒妁之約的婚姻時代。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山外文化的侵入,傳統文化逐漸減弱。但大部分依然沿襲著傳統。結婚是父母給兒子操辦的,挺隆重,也是三天。

第一天叫籌鋪,就是籌集第二天的食物禮品。以及幫忙借東接西準備迎接新媳婦。這天男方要把女方索要的東西全部送過去,這叫過禮。這禮品包括肉酒煙,還有麵條,白糖等等,這是食品,還有新娘的衣服首飾,鋪籠罩蓋一一送過去。而女方則把嫁妝寫成紅單交給過禮的人。在這裡男子結婚挺花錢的,從訂婚到結婚要花幾萬元。女方基本不花錢,這叫「養女不要本,燒起鍋兒等」,待男方把規定的肉酒煙糖之類禮品送過來,女方才開始備廚。

新娘在男方送禮來時要躲在閨房裡哭嫁,開始是母女倆哭,然後整個院子的女人都來哭,一時哭聲凄慘,旁人一看就知是在嫁女,才那麼傷心。況且新娘在這天就開始斷糧,只吃一兩個雞蛋之類的東西,到了第二天新娘就一點也不吃娘家的飯,一是怕在迎親的路途解手不雅觀,二是要餓的翩翩裝斯文,那才像新娘。

過完禮後,男方的人吃過午飯就回到男方,男方按照嫁妝紅單找人幫忙,女方為了顯擺一般要七八十人上路迎親。晚上各方親戚都要送「彩」,就是用各式各樣的布六尺長或一丈二尺長,在布的上方寫上祝語如「之子于歸」,「百年好合」,「喜結良緣」之類。然後用一根竹竿串著掛在主人的院子里,要掛三天三夜,那家「彩」多表示那家富有。有了「彩」辦事才顯得莊重喜慶。不過現在不送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錢,看那家接多少錢。

男方迎親的人不得與新娘同姓,如果有同姓的去了女方就把他關在豬圈裡,意思說連豬狗不如,同姓嫁人你還迎親。娶親的大部分是男方的同姓。到了第二天男方的迎親隊伍十分龐大,一路鼓樂齊鳴,嗩吶喧天,好不熱鬧。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到達女方,女方就把嗩吶對安排在堂屋外的階陰處喝茶,然後就由廚房出一桌菜讓嗩吶隊飲酒,嗩吶當地叫吹鼓手,他們恪守師傅傳下來的藝規「坐只能屋檐,睡只能睡豬圈」,因為這是叫花子藝,沒人看得起。但結婚非得要有吹鼓手,沒有這吹鼓手的哩哩啦啦姑娘是不算嫁人的,只有這一吹也就證明姑娘出嫁了,就像現在那結婚證一樣,在齊岳山即使拿了結婚證,不經過吹鼓手吹不算結婚。

吃飯時吹鼓手還得到廚房吹菜,這曲子歡快,「多謝了多謝了,多謝你的女呀」把新郎菜吹來了,廚子把一碗蹄髈肉端來向新郎要喜錢,然後才把肉切開。午飯吃過後,就開始發親,女方的哥哥和叔伯把嫁妝搬到堂屋門口,然後迎親的人就接住,發親時不準迎親的人進屋,先發笨重的,再發輕巧的。待嫁妝發完,新娘才由送親的兩個娘們挽撫著雙手退出閨房,這時新郎也走進堂屋向岳父岳母行禮改口叫爸媽。新娘穿著舊鞋退堂屋後換上新鞋,把舊鞋留在堂屋,這一退一留意味著新娘與爹媽難分難捨,看著女兒出嫁,媽媽要哭,驚天動地的哭,女方的親戚要哭。待新娘退出門後迎親的兩個娘們攙扶著新娘走,新郎後出門,岳父拉著新郎的手說:「我女兒就交給你了,你要一輩子對她好。」之類的話。新郎信誓旦旦後就拚命往家跑。而迎親的也拚命跑,看誰第一個跑進男方屋,第一個進屋有一塊二角錢的紅包。

這叫新郎要快,新娘要慢。

抬嫁妝的人們邊跑邊喊著迎親號子,在路灣處,路窄處,以及路的上坡下坡在前面的人都要提醒後面的人。如遇到彎路,前面的人就喊「前面一道彎」,後面的人接道「跟到彎彎轉」,如遇到有坎的路,前面的人就喊「前面一道坎」,後面的人接道「兩步拿上坎」。遇到坡路,「前面一道坡」,「跟到坡坡梭」,遇到窄路,「前面一根線」,「跟到線上轉」,「線上好走馬」,「馬上就好看」。還有什麼「彎彎的」「圓圓的」,輕快的喊著號子馬不停息的奔跑,再艱難的路在迎親隊伍腳下不算路。

當然迎親隊伍也在路途中歇息,一般選擇路窄的地方,新娘無法過去,這時他們就向新娘要喜糖吃,要喜煙抽。但一般路總管就會招呼迎親的人,將瓜子香煙喜糖分給各位,迎親的人吃了喜糖瓜子然後又一路凱歌。只等那四角錢的草鞋錢。

結婚這天可累壞了新郎,從女方最後一個走,而到家第一個先到,要一路奔跑。意味著以後的生活新郎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一切都走在前面。待新娘到家時要行大禮,面對家神,面對祖宗,而新娘在進門的瞬間一下把鞋子的後跟壓扁,這是母親交代的說是用這種方法壓過婆婆媽的嘴。在男方知客伺的主持下行三個大禮後就搶座位,放在堂屋的只有一把座椅,看新郎新娘誰先搶到以後誰就掌握家庭的主動權。搶座之後就暫時把送親的以及新娘請在堂屋吃茶,而男方的嬢嬢就把新娘的新鋪蓋鋪在新床上,並且口中念念有詞「我手扯被蓋四角翹,來年就把外侄抱,」「我鋪被蓋全,兒子考狀元」。鋪好床被就迎新娘入洞房。當然免不了鬧洞房。

這裡鬧洞房主要是對對子,送親的娘們或媒人出上聯,鬧洞房的人對下聯,對上了就獎一把那個瓜子和糖。很文明。譬如說「我手拿瓜子和喜糖」下面對的「我偏偏就來鬧洞房」,「洞房裡迎來嫦娥女,今夜下凡成新娘」,「新娘新娘你莫怕,明年就有人叫你媽」等等。

不過這一套陳規陋俗逐漸丟失,取而代之的是未婚先育,把結婚打三朝一下子安排在一起,一切從簡。

但人生誰也無法推掉的就是最後一場事,這是人的終點,也是活著的人為死去的人操辦的一場事。在齊岳山叫坐夜,一個晚上都不睡覺,守著亡人渡過最後一個晚上。人死了在家得停放至少三天,或者六天九天等。然後進行土葬。這些習俗與土家人的麥葬有一定的相同之處,都是採取土葬,都要守孝三天三夜。在這守孝的晚上,可以請道士做道場,唱孝歌,歌頌亡者一生的功勞。孝歌唱得非常凄慘,聽者彷彿又見亡者的音容。坐夜的晚上不講究吃。由於是白事,有啥吃啥,並且不借鋪蓋,陪著亡者坐一晚上,因此叫「坐夜」。燒著幾堆大火,親戚

朋友請了鑼鼓匠整個晚上都敲鑼打鼓——按一定的歌引,一個接一個的打。

當然少不了玩獅子,逗羅漢。既好笑又悲傷。邊玩獅子邊說「吉利」。如:「獅子腦殼一點黃,來到孝家拜孝堂,自從孝堂拜過後,兒子兒孫坐高堂」。也有——我獅子玩了這半天,孝家忙著拿錢又拿煙,我勸孝家莫悲傷,自從孝堂拜過後,子子孫孫考狀元。

而孝子們卻在坐夜的晚上守著亡者盡情傾訴亡者一世好處,痛哭不堪,難捨難分。

出喪也是非常莊重而感人的。天還未亮,陰陽先生拿著一隻公雞在停放亡者的堂屋門口,口中念念有詞,然後在門坎上一刀剁下雞頭一腳踢向門外,把帶血的刀在門坎上猛砍三下就喊:「起欞!」。於是抬喪的八個人趕忙把欞柩抬出門外。陰陽先生撿起那雞身沿屋走三圈,就迅速將門關上,退出堂屋,把雞身捲入懷中。在五六十年代,生活極度貧困,吃點雞鴨魚肉非常難,陰陽先生就是利用死人之機改善生活。所以陰陽先生多麼盼死人,死人就意味著有雞肉吃。

然後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把亡者送上山,一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哭聲悲悲戚戚,甚是悲壯甚是凄慘。這是齊岳人一生的三件事,也是整個地球村人的三件大事。只是山裡人有山裡人的特色,山裡人的神秘。

神奇的自然景觀,神秘的人文色彩給齊岳山布上了離奇的面紗,讓世人去猜測去探索。

然而齊岳山是冰川時代唯一沒有被破壞的地方,與恐龍時代同生存的植物在齊岳山能找到,號稱「活化石」的謀道水杉,以及山間的一些蕨類都生活在這裡。

水杉這種被十九世紀科學家認為滅絕的植物,居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德國自然科學家在古老的東方齊岳山的謀道鎮發現,這一消息在歐洲傳的沸沸揚揚,然而生養它的中國卻無動於衷,因為中國正在戰爭,為了和平,為了民主為了自由而戰。誰知西方的科學家得到這消息,不辭辛苦,漂洋過海,爬山涉水來到齊岳山一飽活化石的尊容。順便盜一些種子帶回歐洲,據說當時在歐洲氺杉種子買到比黃金還貴。

這些瀕危植物確實讓歐洲的冒險家發了不少財,然而中國卻全然不知。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才專門成立管理水杉的委員會負責管理謀道水杉。在湖北的利川成立了研究所專門負責氺杉採收出賣。在五六十年代氺杉種子依然有黃金貴。然而氺杉在世界各地都生根發芽了。就在齊岳山漫山遍野都是氺杉了。一陣山風吹來所有的氺杉都唱著動人的歌。

除了水杉還有號稱國樹的銀杏。以前,銀杏在齊岳山一帶只有兩棵。這兩棵生長在離謀道不遠的下磁,又稱白果樹,是銀杏的另一名叫白果樹,而生長白果樹的地方也叫白果樹。這兩棵參天大樹據當地居民推測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

大樹長得盤龍虯枝。鬱鬱蔥蔥。到秋天,滿樹都掛滿了白果,如鈴鐺,甚是惹人喜愛。這白果是少有的珍貴藥材。每到秋天,收葯的藥販就絡繹不絕的來到下磁,打白果樹的主意。因此,白果樹成了當地農民增收的一項經濟林木。

齊岳山下的普子鄉成了銀杏基地。幾十萬株銀杏苗子在普子的山山嶺嶺茁壯成長。一些有頭腦的經營者把銀杏當著發財致富奔小康的捷徑。銀杏葉可以入茶。這種銀杏茶長期飲用可降低血糖血脂,防止高血壓。還能使人精力充沛延年益壽,是人們理想的茶飲原料。

水杉,銀杏是被發現並視為珍稀的物種。可沒有發現依然是珍稀的物種齊岳山還有多少?

稂厥、蒓菜,這兩種出口東南亞、日本的山野植物,被喻為齊岳山兩絕。到齊岳山來遊玩不吃上這倆種菜,就等於別來。

吃蒓菜,如銀耳般滑膩、口感好。喰吸那蒓菜就像吮吸母親的乳頭一樣滋潤、一樣甘甜。這兩種菜給湖北的利川市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潤。

齊岳山是中藥材生長的寶地。由於氣溫寒冷,土地豐厚,在這裡生長的野生中藥材不少於千多種。如常用的一些藥材黃連、吉梗、党參、玄參、沙參、當歸、天麻、杜仲、大力子、大黃、銀花、丹皮、貝母、六汗等等。

齊岳丹皮很受市場歡迎,遠銷歐洲,價額不菲。由於齊岳山土壤肥潤,氣候適宜,生產出的丹皮色澤光潤,藥性十足,成了市場暢銷產品,而它的花雍容富貴,花中驕子,一到春天漫山遍野都是牡丹,紅的似火綠的碧眼,成了齊岳山的一道獨特風景,屋前屋後,村裡村外,房在花中,花在葉中。一陣春風吹來,那花那葉那屋那山都在飄搖。勤勞的齊岳山人民就在那飄搖中快樂的勞作,無憂無慮,與世無爭。

而這牡丹一到秋天就給齊岳人帶來豐厚的收入,每年的牡丹就可以買上幾萬元,手裡捧著花花綠綠的票子,齊岳人有著說不出的滋味。牡丹成了規模,然而其他藥材還未成規模。不過黃連、吉梗、大黃、等藥材逐漸有了基地。

湖北利川謀道鎮的黃連基地,又是一個洞天,由於黃連是喜陰植物,對陽光不太感興趣,人們也特別鍾愛它,給它搭上草棚,把陽光分散漏給它們。對於主人的厚愛,黃連們躲在草棚下快樂的成長,每年分發一個櫱,直到四五年後它才面世,履行它的職責,清熱解毒。

齊岳山可以說是葯的寶庫,應有盡有,入根的入塊的、入花的入皮的、入葉的入莖的、……敢為人先的一些冒險家對於開發齊岳山躍躍欲試,來吧!齊岳山會給你一個驚喜,讓你成為山之驕子。

藥材的豐富,奇花異草的蔥蘢,各種植物競相瘋長,留給野生動物一個理想的園國。

各種野生動物出沒在遼闊的齊岳山,如狼、野豬、刺蝟、狐狸、獾豬、獐鹿野羊、金雞、等等常常嬉戲于山間溝壑。最值得一提的是野人,當神農架野人秘密還未解密,這神農架的支脈齊岳山,更是把野人傳的沸沸揚揚。在五六十年代也曾傳聞有個野人蹤跡。那是森林還未被破壞,到處都是野獸出沒,到處都是陰森可怕。那時沒有電燈,連煤油燈用的煤油也是憑票供應。所以居住在齊躍山一帶的居民大都用山中的松香發亮。每到天黑,山裡就格外恐懼,一家人就緊閉家門,圍著火塘聽父母講一些關於野人的故事。

父母講野人非常高大,手如鉗,嘴大如山洞,眼睛像燈籠,全身長著紅毛,行走如飛。遇見人以後他就抓住不放,然後就放聲大笑,直到笑暈過去。等他笑醒之侯就把人吃掉。小時候聽了這故事,非常害怕。白天不敢進山,晚上不敢出家門拿東西,隨時害怕被野人逮住。但父母講,對待野人也有辦法----將竹筒戴在自己的雙手上碰上了野人,就把雙手遞過去讓野人抓住兩個竹筒,等他笑暈過去之後就把手從竹筒里掙開跑掉。

因此,那時住在齊躍山一帶的人,家家戶戶都準備了許多竹筒。晚上走夜路每人都帶上竹筒,白天上山砍柴也忘不了帶竹筒,生怕遇見野人。

直到後來,森林被砍光也沒遇發現一個野人。

大約這也是一個謎,永遠無法破解的謎有沒有野人,世界各國都在研究,都在尋找,都在製造離奇,製造新鮮。

但齊躍山在森林沒被破壞時確有這樣的傳說,每一個齊岳山人都記憶猶新。

不過現在森林禿了,枯草沒了,齊岳山人也就遠離了傳說。森林被破壞最凶的時候是改革開放前的年代,大鍊鋼鐵,伐薪燒炭,取暖燒飯。每到農閑季節,山上有千多人拿著斧頭和厲鋸在瘋狂的砍伐。三十年代過去了,大樹沒了,山林禿了,就連小樹也寥寥無幾,森林的破壞不僅沒發現野人,反而遭到自然地懲罰,八二年,九八年的洪澇災害給人們帶來了多少痛苦,直到現在人們才明白破壞生態平衡直接威脅的不是動物植物,而是活生生的人們。所以退耕還林勢在必行,還給自然一個公道,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於是禿了的齊岳山開始蔥蘢了,無論是人工培植還是自然生長的樹都比著長。然而齊岳人卻走了。百分之八十的人因洪澇災害遷到湖北的荊門地區,遠離齊岳山這個是非之地。走時攜老撫幼,滿懷蒼傷,一家人一家人悄悄地遷到荊門去了。

人走了齊岳山也沉寂多了,流下的人開始思索如何過上好日子,再也不願過那種「齊岳山霧層層,包穀面面哽死人,跑到低山米湯就喝幾十盆」的嘲笑生活。

終於,終於齊岳山等到了這一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部大開發的啟動,年輕的重慶直轄市與接壤的湖北都在思考,開發齊岳山時不待我,於是迎來了齊岳山的春天。

最先走進齊岳山的是湖北利川市林業局,那是八十年代,西德的一些科學家在南中國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這是南中國最好的畜牧養殖基地,最大的草場,國外的專家與國內的專家進行長達二三兩年的考察,寫出了《齊岳山畜牧場發展規劃》可行報告。得到湖北省的認可。於是轟轟烈烈的開發序幕在湖北利川市的齊岳山來開了。圈地畜牧,改良草種,修公路,架電線,按通訊,修水池等等項目一起上馬。並且鼓勵當地老百姓發展養殖,改良牲畜的品種,進行科學飼養。並對牛羊進行人工配種來改變自然配種的不足。人工配種還鬧過許多笑話,據說有位畜牧專家在齊岳山一帶講述要改變畜牧的種類,就得改變畜牧的自然交配。頭天晚上就召開村組幹部會,在會上講要進行人工配種,並且要在第二天把所有村民的牛集中在一個山窪進行集體人工配種,消息被村組幹部挨家挨戶傳到,可村民都在疑慮,人怎麼給動物交配?不亂了套了嗎?今後那牛下的崽不就是半牛半人了嗎?人們都很納悶,可村長說的挺凶的,如果明天哪家不出一個男勞動,不牽一頭母牛就的罰款五百元,當時伍佰元還算個數字,迫於無奈,第二天一大早,人們都惶惶不安的牽著母牛到規定的地方,看看專家倒底怎樣給母牛交配。有的人私下詢問,這麼多牛,專家一個人支撐得了嗎?

有一個光棍,聽說人工配種,早早的來到規定的地方,可左等右等不見專家來,於是自己爬在牛身上幹了,完事之後,仍不見專家來,就牽著牛兒優哉游哉往家走。走到半路又遇見了專家一行人,專家詢問他為什麼把牛牽走?還未進行人工配種呢?那光棍說:「我給牛配了!我看那麼多母牛,您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我這頭母牛就不麻煩您了!」專家等人聽了頓時眼就傻了…….於是專家在規定的地方做了示範,耐心講解,村民們終於才明白了什麼叫人工配種。

關於人工配種還有一則笑話,就是居住在齊岳山頂有一家人,孩子們都出門打工去了,留下的只有一位老娘,七八十歲了,老娘養了一頭母豬,以前凡遇上母豬發情時就到山下畜牧站租公豬到她家給母豬交配,可現在推廣人工交配,恰好她家的母豬發情,,老娘託人讓畜牧站的公豬到她家交配,畜牧站的人回答,行明天我派人上山進行人工交配。傳話的人給老娘講了,老娘大吃一驚,我人長六七十歲還沒有聽說人可以給牲畜配種。果然第二天畜牧站的同志來了,老娘很熱情,給他煮了一碗荷包蛋,吃了之後,畜牧站的同志就問母豬在哪?可以帶他去人工配種。老娘一聽,臉一下紅到耳根,說:「同志,等一下,我去把豬圈收拾一下,多鋪些草,那豬圈板板太硬了,鋪了草我再找一床被蓋給你…..」聽了這話畜牧站的同志無言以對,忙解釋說:「人工配種不是人去配種,而是用公豬的精子,人拿去配。」

說了半天,老娘還是不懂,直到畜牧站的同志現身說法老娘才明白。兩則笑話說明當時推廣科學養殖太難了。因為齊岳山太落後了,科技文化太落後了。

湖北的畜牧場建立了,投資三千萬。一個不小的數目,可落在項目上的僅有一千多萬,據知情人士講,還有一千多萬被林業局的頭頭們拿到深圳去搞房地產去了。當時齊岳山沒有多少牛羊,每次上級來檢查,負責開發的林業局就偷梁換柱,在齊岳山一帶有牛羊的全部租來湊數,把牛羊趕到畜牧場規定的地方,並且給每位村民發生活費和工資,等檢查的人一走,村民又各自趕著牛羊回家,對上級矇混過關。而自己卻到深圳發財去了,後來這事鬧翻了,那些人也繩之以法。

罪有應得,然而古老的齊岳山經不起貪官的折騰。

到了九十年代,原利川市的市長蘭勝利連市長都不當了,到齊岳山來開發荒土荒山,當時還轟動全國,連半月談都評價,成了新聞焦點人物。他修通了齊岳山頂的公路,投資一千多萬元種植烤煙。當時規模宏大,熱火朝天,每天都有幾百人在山上勞動。開墾荒地一萬多畝,興修烤房百多處,還成立種植公司,公司領導專門負責管理,按當時的煙價,蘭老闆肯定是賺了,然而兩年過後,蘭老闆灰溜溜的從齊岳山逃走了,並且還欠下一屁股的帳,為什麼他的開發失敗了呢?

後來曾給他打過工的農民才導出真言。是當地農民把他毀了。當時蘭老闆的烤煙基地分了十個中隊,每個中隊的中隊長是老闆從利川城帶來的,中隊長以下的小隊長小組長都是當地請的負責生產管理。種煙、施肥、烤煙等這些活城裡來的管理人員不懂,他們全仰仗這些小隊長小組長,可這些小隊長小組長們待中隊長走後,唆使當地打工的農民在給煙施肥時把肥料一包一包往煙地邊的草叢甩,待下班後,假裝割草就把肥料背回家。煤炭拉來時他們同樣用這方法把煤炭偷回家。結果是烤鴨施肥不夠,該烤時煤炭也不夠,導致煙的質量差,賣不出好價錢,這還不說,在把煙考好之後,當地農民還悄悄的把煙偷走一些。就這樣,當地農民把蘭老闆的夢給撕破了。

如今蘭老闆種過的土地又是荒草一片,而那些烤房在荒草叢中低吟,成了野獸們遮風擋雨的好去處。

蘭老闆的夢破了,可當地的農民富了,據說他們三五年不缺肥料使。

這就是齊岳山,養殖、種植相繼破產,但開發齊岳山的夢依然沒有破,敢吃蟹的人層窮不出。

時鐘撥進了二十一世紀,萬州普子鄉招商引資租憑荒山荒土,從萬州城裡引來幾位老闆開發齊岳山,發展經濟林木,種植花椒、梨,附帶種植蔬菜,投資將近五百萬,修通了上山的公路。第一年老闆們熱情高漲,種的蔬菜惹人喜愛,養的黃山羊肥美無比,可好景不長,到了第二年,留下的老闆所剩無幾了,種植的花椒、鴨梨長在荒草叢中,無人問津。知情的齊岳山人說,他們哪是開發齊岳山,只不過是把國家還草還林的扶持項目款騙到手,然後拍屁股走人

可好的是重慶三牧集團落戶齊岳山,發展草場,森林,藥材,雲陽畜牧局也在發展,畜牧業,旅遊業,萬州的索特集團在齊岳山建立賓館,發展旅遊業,利川的龍舟集團也在齊岳山建起了賓館,一時間,齊岳山的跑馬場,賓館,山莊,度假村如雨後春筍。為城裡人消夏避暑,休閑觀光,賞雪閱景提供方便。

齊岳山迎來了發展的全盛時期,公路四通八達,雲萬利三邊境縣互相往來,融會貫通,打造齊岳山的畜牧業,旅遊業,經濟林業,種植無公害蔬菜,天然的中草藥基地等等項目。

如今每到周末或寒暑假,五一、國慶等長假,齊岳山人頭攢動,小車如雲,來自雲萬利的城裡人,上山度假,休閑觀光,放鬆自己,美哉樂哉。

向倫友,湖北利川人,土家族。重慶作協會員,何其芳研究會會員。90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在國內各級各類刊物發表作品150餘萬字,並多次獲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都市作家 的精彩文章:

一條玉龍卧雪山,寒威千里望,萬古勢龍從
柴友蘭:南靖土樓印象

TAG:都市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