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短評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短評

先誇一誇琅琊榜二:製作精良,編劇靠譜,人物飽滿,台詞不垮人設,主演個個演技在線。山影真算是近幾年少有的良心劇組。

一刷完畢,劇里最讓我印象深刻、久久回味的形象,既不是幾度跟著流淚的長林王一家五口,也不是miss了娶淺雪,miss了抓段同舟,miss了護送舅舅,又終於令人欣慰地miss了自己的盒飯的大統領,而是:狄明和荀白水。

狄明:榜一精神的真正傳承者,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場

榜一的精神高度,在於當君權(梁帝)和正義發生了衝突的時候,梅長蘇選擇了站在正義這一邊,用他的智慧和謀略,在保證朝局穩定百姓安居的情況下,推翻了代表邪惡的舊的君權掌權者。那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是梅長蘇完成復仇大願的精神支柱,也是他能夠一路走來獲得各派人支持的根本原因:他不僅僅是在為自己和自己的親人復仇,而是在為天下人爭取一個更好的主君

榜二中最能和這句話呼應的,應該是狄明最後對小皇帝說的這番話吧:

「我狄某願意追隨萊陽王起事,並不只是為了給家人討一個公道。為君者身擔社稷之重,若無仁德之心,遍不配做天下之主。我起兵叛你,不為發泄胸中私怨憤,不為將來富貴權威,因為我大梁的江山子民,值得一個更好的主君。

但全劇通過小皇帝的不知情和知情後的誠心悔改,替長林王府免去了正義和君權兩難抉擇這一道終極考題。從這個角度講,榜二沒有達到榜一的深度。但是榜二又沒有完全迴避這一主題,相反,它通過狄明這一角色,展現了更為悲劇的一面:一個為了正義不惜和皇權、正統、天道大倫去鬥爭的人,卻被更為邪惡和狡猾的勢力所利用;他已經準備好為了天下人的正義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卻在最後發現,自己只是邪惡勢力的帶路黨和他人私慾的炮灰

最後狄明扔掉手中的劍,撲向長矛的畫面,也是我看劇心情最沉重的時刻:梅長蘇不為名利一心輔佐靖王的精神被長林王府繼承去了,他為了正義冒著天下大不諱反抗梁王的精神,狄明之後,誰還敢繼承呢?

荀白水:當代中國,誰來做人民的好舅舅?

一開始我是對荀白水很沒有好感的。尤其是第7集裡面他對長林王府的誅心論。「如果不加以制衡,未雨綢繆,難保日後不會血雨腥風啊。」在荀飛盞回答說長林王不會這麼做之後,他立刻反駁:「你的這種想法太可笑,太稚嫩了。難道我們大梁江山,都要仰賴長林王府的品行不成?他們若為人正,江山則安穩,他們一旦有一念之差,就會風雨飄搖。換了是你,你能心安么?」

但是,看完了全劇再去回想,我突然對這句話有了一個新的角度:如果把皇權換做人民,荀白水的話難道不是字字璣珠么?不管一個人,一個家族長久以來的品行有多高貴,對人民有多忠誠,都不能夠放任其權力的增長啊:「難道我們世代人民,都要仰賴他們以及他們後代的品行,看他們的臉色不成?

但悲劇的是,荀白水的制衡策略還是把大梁政局一步步推向了不穩定的邊緣。要限制忠軍愛民的臣子的權力,就糊塗地把這些權力分到了不愛君不愛民、為了自己的私慾不擇手段的人手裡,最終釀成大禍。

荀白水沒有足夠的識人之明,但是說到底,即使在通信發達的當代,很多決策都是在情報不足的情況下做出來的。如果你面對的選擇就是:一個已知的忠於人民的官員的權力在不斷壯大,另一群未知是否忠於人民的官員試圖去稀釋他的權力,你會支持哪一邊呢?

狄明和蕭平旌,梅長蘇的抗君和忠君這兩面精神的繼承者,最終都被迫選擇了自我放逐;這麼看來,榜二實在是講了一個不能再悲的悲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心形培根吐司烤蛋
別被綜藝忽悠了,偶像練習生早就內定了這幾個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