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潑先生10年:除了做書,2018還有什麼值得大幹一場

潑先生10年:除了做書,2018還有什麼值得大幹一場

2017是潑先生的第10年,古人常有豹變之喻,這第10年應該是豹變之年。過去的10年,走得並不順利,所幸樂在其中。每一年都設想著改變更多,卻更多地被改變。也許是一點不舍微末的貪吝之心始終咬著時間,才有了這倏然而過的10年。2018,繼續「嚴肅地玩」,繼續「潑賴(play)」下去。

10

1、文章搜索

潑先生的微信後台,每天都會收到許多關鍵詞。在最近的100條關鍵詞里,出現最多的是「阿甘本」,然後依次是「巴塔耶」、「繪畫」、「消費」、「現代」、「加速」和「寫作」。有一段時間「自殺」、「抑鬱症」較多,又一段時間「區塊鏈」、「比特幣」較多,不過都沒有「阿甘本」多。

2、方誌小說

我們去年發起名為「方誌小說」的聯合駐村寫作計劃,邀請了18位作者分別前往雲南普洱的翁基、貴州黎平的地捫、浙江麗水的石倉、福建廈門的後田和廣東東莞的新基等5個村落進行駐地寫作。這個計劃得到左靖老師及其團隊的大力支持,並在今年2月份得以於安徽的碧山村進行了第一站的展覽。

碧山工銷社展廳局部,攝影:三金

展覽的同時,我們申請了單獨的微信訂閱號,試圖把「方誌小說」作為一個長期的項目固定下來,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這個計劃。

2017年駐村的文字部分,將作為專題編入第11期《碧山》雜誌書中,預計今年上半年出版發行。「方誌小說」將在今年6月或7月開啟第二回聯合駐村寫作計劃,而且預計在夏季的上海舉行第二站的展覽。

3、超級工作室

潑先生+拜德雅,聯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書名號網站,推出義大利建築團體Superstudio作品集的中文版。截至目前,眾籌已超額完成120%,我們爭取到500多人的支持,非常意外,與大家一起做書也非常美好。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和今天的年輕人,聯合著完成了一次觀念的青春盛宴,這讓人特別期待中文版的面市。圍繞「超級工作室」的理念,我們也在籌備一次和建築有關的有趣活動,預計在今年10月啟動。

《超級工作室》中文版,設計師:陳靖山

然而由於翻譯與校對的艱辛(已完成90%)、義大利版權方溝通的磨合,再加上國內年假,中間還是耽擱了一些時間。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按照預先設置的時間結束(2月22日),在剩下的30個工作日,將無法完成書籍的順利出版。在與出版社溝通後,我們不得不延期眾籌時間,在此也請參與的朋友多多諒解。書籍眾籌的時間將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展期同步,截止時間是3月11日(書籍將在4月出版發行)。在此期間,眾籌等於預售,依然可以購書。

因為眾籌已超額完成,所以大家不必擔心這本書的出版問題,延期只是為了確保書籍的質量,相信這會是一本妙趣橫生的書籍。另外,展覽贈票也將在近日送出,我們會簡訊通知,請留意信息。再次感謝所有參與進來的朋友,感謝與我們同行。

4、做書:翻譯與寫作

潑先生從發起至今,始終關注寫作以及圍繞寫作實踐所展開的哲學思考、文學試驗以及藝術行動。我們企圖將寫作激發進入一種總體情境之中,類似居伊·德波的「詩歌革命」,因此在翻譯方面,儘管推薦了許多哲學家的短文,但從未有隻言片字宣稱哲學是我們的陣地。不,跟某一種學問無關,我們的陣地是寫作,是無條件、無界限的寫。而在所有展現寫作的形式中,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做書。

出版,做紙質書,也許在一些人看來是不太靠譜的工作:成本高、利潤低、回款慢、發行弱,再加上網購熱、讀者少……紙書的前景似乎只會越來越暗淡。但是出版從來不只是賣書。做書的關鍵是做內容,而做內容的關鍵是表達、交流、建立關係,可以說每一本優秀的書籍都是對人與人、人與事的再次連接。書籍是一扇門,我們不能只做賣門的事情,更多要做進門之後搭建空間的事情:可能是一個院子,一個房間,一個遊樂場,一個花園,也可能是一個時空隧道。

2018年,潑先生的重點是做書:為了一個新的世界,讓我們先從這扇具備新鮮能量的門開始。去年夏天,潑先生與國內新銳出版品牌「拜德雅」聯手,在重慶成立了獨立的圖書工作室,致力於人文社科領域(大文科)精品書籍的出版。目前已出版圖書40多種,包括人文叢書、思想家和思想家導讀系列、卡戎文叢以及視覺文化叢書。今年,我們與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深度合作,將譯介和推出新的一批人文藝術類書籍。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嘗試搭建一個青年學術共通體的網路,保持與諸位師友的協作與溝通,生成一種針對當代思想地圖的實踐行動,這也是一次針對當代思想礦床的實地勘察。

5、前沿理論文輯

經毛繼鴻藝術基金會友情推薦,我們特邀奧地利哲學家阿爾曼·阿瓦尼斯安(Armen Avanessian)擔任主編,從2018年開始,編輯一系列圍繞AI強化、數字技術、人類紀、加速主義等前沿話題展開的文輯和理論專著。目前該系列書籍已進入緊張編輯工作當中,第一輯預計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正式出版發行。

阿爾曼·阿瓦尼斯安(Armen Avanessian),奧地利的哲學家、文學理論家和政治理論家。他師從法國哲學家雅克·朗西埃,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的比較文學學院。他創立了雙語研究與出版平台「思辨詩學」(Speculative Poetics),致力於集結全球各地的哲學家、藝術家和寫作者共同對話,策劃一系列講座、出版和翻譯項目,形成新的理論陣地。

阿瓦尼斯安是法國哲學家朗西埃的學生,目前擔任歐洲一家出版社的主編。通過這次前沿理論文輯的合作,潑先生希望與歐洲人文社科領域作者建立直接的聯繫與合作,並著意探索國內外年輕學人的交流,讓出版逐漸形成一種國內外作者基於當下社會及時溝通的有效機制。應該說,這是潑先生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即將翻譯和寫作建立在內外互動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單方面、代理層面的主動或被動——現在因為阿瓦尼斯安的熱情參與,我們離這一目標更近了一步。

6、原創學術寫作

7、藝術書籍

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合作《超級工作室》,是潑先生的第一本藝術書籍。由此起步,接下來希望陸續推出更多值得珍藏的藝術書籍。從建築到繪畫,從聲音到戲劇,在印數有限的情況下,每一本藝術書籍都值得好好對待。就像製作「超級工作室」一樣,對於我們熱愛的內容,其實並不需要大多數,只要極少數的支持就足夠了。這些個極少數構成了超級讀者,他們的任務從一開始就不只是閱讀,而是積極地參與圖書製作,甚至他們就是出版人:我們將嘗試讓每一個讀者直接參与圖書選題、製作、發行等環節,讓做書更加開放。

董冰峰,策展人,現為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研究員。曾為廣東美術館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伊比利亞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栗憲庭電影基金藝術總監和OCAT研究中心學術總監。獲CCAA中國當代藝術評論獎、YISHU中國當代藝術評論家和何鴻毅家族基金研究獎。主編「蜜蜂文庫當代藝術書系」獲第8屆AC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類出版物最終提名獎。

我們特邀著名策展人董冰峰主編「藝術-星叢」書系,推出一系列精彩的藝術理論書籍。董冰峰主編的「當代藝術書系」獲第8屆「ACC藝術中國年度藝術類出版物最終提名獎」。今年年內,第一輯「藝術-星叢」書系會陸續面市,其中有電影評論、影像研究、藝術理論等,話題涉及「生命政治與策展機器」、「視覺檔案」、「雙年展研究」等。

8、潑先生獎

今年夏天正好迎來第五屆潑先生獎。每兩年一屆,每屆獎金一萬元,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8年的時間,即將完成五屆(嚴重拖延的第四屆最終評選也將在3月份完成)。從今年開始,我們打算把之前幾屆的作品(不一定是獲獎作品或提名作品),在徵得作者允許之後,陸續在訂閱號里發布出來。文本較長的,由作者進行適當的節選。與此同時,我們還會邀請部分作者展開對話,這個對話將貫穿2018年,並成為之後每屆潑先生獎的基本工作。

9、影像計劃

潑先生的影像計劃,起步於2014年與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的合作,在高士明、管懷賓等老師打造「無牆學院」、「協同創新」倡議的支持下,我們與跨媒體學院的師生一起相繼發起「影像新寫作」工作坊、「記述電影」討論版、「居伊·德波電影周」、「超感劇場」VR敘事工作坊」等,主要針對影像與文學的關係、當代影像實踐以及影像語言的敘述等展開討論、思考和製作。

在這一系列工作中以及更大範圍的交流中,我們發現許多優秀的影像寫作者和文本。2018年,潑先生影像計劃主要在於推介這些寫作者和影像文本,並希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啟「錄映聯合」計劃,試圖聯動空間、作者與作品,實現更為開放和多樣的交流。

10、十年之約

再多的時間,經不住回頭,一回頭,所有的時間不過是一眨眼,快得嚇人。想要做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新的想法、新的計劃一如春草剪除不盡,而所能做到的事情又總是那麼屈指可數。潑先生這10年,興許就是在如此斤斤計較的貪吝之中度過的吧。貪吝時間,貪吝精力,但從不貪吝想像,從不貪吝嘗試。潑先生不是什麼特殊的人,應該就是那些永遠樂意再試一次的人。

圍繞寫作及其多樣實踐的進路不會停止,而站在10年的一端回望,似有必要進行一次自我發問和開放討論,我們已經開始計劃這個事情,應該就在今年的春夏之交,在北京或在上海,與友人相聚,與每一個潑先生相聚,聊一聊10年的變化,談一談「寫作諸歷史」。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潑先生成立於2007年,是虛擬的非正式團體,致力於歧異情境之中的寫作實踐、學術思考和藝術行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潑先生PULSASIR 的精彩文章:

利奧塔:太陽很快就要爆炸,而我對生存毫無興趣……
利奧塔談家與熵:我的家就是一種他性,它喚起的只有麻煩

TAG:潑先生PULSASI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