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設計構圖的基礎知識!你會了嗎?

設計構圖的基礎知識!你會了嗎?

文/凌雲 投稿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今天,各種媒體信息充斥人們視野,平面設計必須把視覺傳達效果放在第一位,從視覺信息傳達的立場出發,研究構圖與視覺心理的關係,構圖要訴諸視覺,必須遵循視覺認識的規律,視覺注意在沒有心理需求的情況下是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的,視覺注意一般有兩種形式:主動注意和被動注意。

被動注意是人們尚無主觀意識,沒有內在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外界刺激下產生的,平面設計大多情況下屬於被動注意,所以在這樣的刺激中,需要注意以下即各方面:

足夠的面積 同一構圖中,主要信息的面積要大於次要信息的面積。

適度的對比 把握對比的度,也要避免過激。

簡練的形式易被感知,切忌畫蛇添足。

適應與視覺特點,新穎的構圖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切忌墨守成規。

不同的受眾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如青少年喜歡生動活潑的形式,女性喜歡優雅的形式,而老年人喜歡穩重平和的形式。因此平面設計要對不同的特定受眾和信息內容,尋求最佳的表達方式,易引起受眾的感情共鳴。

設計構圖要素

平面設計是將各種信息通過適當的形式轉化為視覺語言,進行傳播:

文字:文字一般可分為標題、內容、落款三部分,構圖時處理好主次,引導視覺有序閱讀。

插圖: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不受文化背景影響,有利於提高興趣和注意力。

標誌:商標,如企業的形象標誌、註冊碼、會議標誌、防偽標誌等。

內容要素的形態轉化

內容要素必須轉化為點線面等形態要素,才能按照平面構成的原理構成畫面。在形態化的過程中,以準確傳達信息為第一要素,切忌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的美感。

點線面的字母的形象組合狀態表現,重要的信息文字,如商品的品名牌名等,為了增強其視覺衝擊力,可以設計成不同的形形態。標誌一般呈現固定的組合,表達特定的含義,但是可以根據傳達的需要,改變標誌的大小、組合形態等使其呈現多樣化的形態。平面設計的插圖包括具象圖像、裝飾圖形、抽象圖形、攝影圖形、電腦圖形等。

構圖的關係要素

平面設計中,文字插圖標誌地子和邊框等設計要素分別呈現出相對獨立的形態。將這些不同的形態組織在一起,首先要解決好形態與形態之間的關係,突出和強化主要的形態,構成主次形態的視覺秩序服務與視覺傳達的效果。在構圖的形式中,一般存在形狀、位置、面積方向、層次等關係要素。

形狀關係:設計要素的形態差異,如大小長短寬窄方圓曲直簡單與複雜等,要控制好形態差異的對比。

位置關係:位置的變化影響人們的注意力,還會形成相離相接相疊等關係,造成密集和疏散的對比,畫面中心一般是視覺的關注點。

面積關係:面積大小的視覺衝擊力也不同,而設計要素的形態被稱為正形,襯托正形的地子是負形,正形和負形的和是整個畫幅,正負形的超常變化會造成正負的轉換。

方向關係:形態之間橫豎、正斜、平行、成角等方向差異,營造注意力力。一般的,方向對比強的注意值高,方向對比弱的,秩序感強。

層次關係:層次之間的相疊會造成前後變化,在二維空間營造三維的效果,第一層突出,有前進感,適合安排主要形態,第二第三層則有後退感,安排次要形態或元素。

構圖的形式規律

秩序:形態按規律組織起來,在視覺和心理上產生美感的有條理的狀態,改變形態或組織規律,會形成千變萬化的秩序形態。同一形態可分為同一秩序和漸變秩序。同一秩序即重複或反覆,同一或不同形態有規律的排列組合。漸變秩序:同一形態按一定的規律變化自身的形象或組織規律,漸變秩序的形成,是靠優美的數比形成的,如等差等比數列等,變化秩序又稱律動。

對比與調和:是形式美中兩個對立而又統一的方面,它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對比是指有效地運用設計元素的形態、色彩、性質等方面的差異,這種差異組合在一起,能更加鮮明地突出各自的特點。調和是它們的共同之處。當對比過於強烈時, 就會失去調和,美也就不復存在。同樣,過分的調和作品又會顯得呆板而無生氣。

構圖的基本形式

1. 橫向分割型,等分或非等分,一分為二或更多。

2. 豎向分割,依照視覺規律,重要的內容放於左邊或中間。

3. 橫豎分割,適合信息量大的傳遞。

4. 斜置型,生動活潑。

5. 軸線型,畫面規整,視覺中心明顯。

6. 交叉型,層次感強。

7. 指示型,或者說是導向型,方向感強,有向內或向外的張力。

8. 幾何型,充滿理性之美,乾淨、利落。

9. 散點型,靈活,避免散亂無章,畫面豐富多彩,衝擊力較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智造 的精彩文章:

漢字圖形化設計!形意相融

TAG:設計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