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注釋】

1、宿:住宿,過夜。

2、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建德市)西部的一段江水。

3、移舟:划動小船。泊:停船靠岸,這裡是停船靠岸過夜。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渚:水中小塊陸地。《爾雅·釋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4、日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客:指作者自己,遊歷到此,所以叫客。愁:憂愁,應該是指去年(728年)科舉不中,又推薦無果。

5、野:原野。曠:空闊遠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比樹木還低。

【韻腳】

韻腳是詩詞句末押韻的字,即韻母相同。是詩詞讀起來更有節奏和韻律。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押韻,無論是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一般來說,五言詩首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詩首句入韻為常見。

本詩是平水韻上平十一真部,新,人押韻。新,《唐韻》息鄰切;人,《唐韻》如鄰切。雖然現在讀音韻母不一樣,在唐代是一樣的,都是「鄰」字的韻母。

【譯文】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籠罩的小洲,太陽落山時新愁又湧上了心頭。

原野空曠無邊天空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澈水中明月離人非常近。

【背景】

此詩應作於開元十七年秋冬(公元729年),作者時年41歲。作者進京參加科舉失敗(728年),留在長安期望獲得推薦進入仕途,卻沒有任何結果。無奈之下,寄情于山水,漫遊吳越。

【賞析】

首句寫遊歷,次句寫傍晚時的心情,後兩句寫景。首句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引出次句中的「愁」。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籠罩的小洲邊,這一方面是點題,另一方面也就為下文的抒情作了準備。

因為「日暮」,所以要停泊,因為日暮,所以霧氣籠罩。更是因為日暮,停下遊歷的心,轉向「愁」,詩人隱居鹿門山多年,得不到舉薦,遊歷結交名人高官,卻得不到出仕做官的機會。進京參加科舉而不中,留在長安獻賦以求賞識,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仍然沒有出仕,無奈之下,寄情于山水,漫遊吳越,來到建德江。到了傍晚時分,懷才不遇的憂愁又湧上了心頭。宋人劉辰翁說:「新」字妙。這個「愁」,不是此刻才產生,是漫遊中一直伴隨著詩人,遊覽山水後,憂愁再次湧現。

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曠」和「低」是相互映襯的,因為原野空曠,所以天顯得低,「低」字從「曠」宇生出。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麼近,「清」和「近」也是相互映襯的,因為江水清澈,所以水中月顯得近,「近」字從「清」字生出。野惟曠,故見天低於樹;江惟清,故覺月近於人。清曠極矣。煙際泊宿,恍置身海角天涯、寂寥無人之境,凄然四顧,懷才不遇,無人賞識,只有天,樹,江,月相伴。故云「客愁新」也。

「低」,「近」就是宋代人所說的詩眼。兩字既寫出了景色,又突出了詩人的心情。這首詩自然流露出情景相生,景色與心情俱為一體的境界。原野茫茫、江水悠悠、樹與天接,孤舟明月,展示的是一片孤寂的景色。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湧上心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比沒能力更可怕的,是沒有教養
緬懷先外祖父杜公諱修登老大人1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