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南亞國家宰中國遊客成慣例,強索小費下的特殊待遇只針對中國人

東南亞國家宰中國遊客成慣例,強索小費下的特殊待遇只針對中國人

近年來,東南亞國家的旅遊業發展越來越好,數據顯示東南亞國家的遊客多以中國遊客居多,泰國的外來遊客近乎三成都是中國人,2016爆出中國遊客給泰國帶來了856億的經濟收入,雖然東南亞國家的風情國人早有耳聞,自從2012年電影《泰囧》將泰國的旅遊深入人心後,隨後至今泰國甚至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旅遊業都蒸蒸日上,這都是中國遊客巨大的消費力所產生的影響。

隨著中國遊客出境游的數量不斷增長,購買力的不斷提升,一些只針對中國人的區別對待現象慢慢顯露了出來,部分外國服務人員只針對中國人的「收小費」行為漸漸暴露出來,而且愈發明顯。

其實「小費制」文化在我國自古以來也是存在的,大家是否還記得諸多古裝影視作品中「打賞店小二」的情節,只是隨著我國文化價值觀的不斷更替和進步,「小費制」文化就被淘汰了,明碼標價成了一種習慣,如果需要享受更好的服務,也是加錢給酒店或者公司提升服務套餐,而並非直接給服務人員。但是「小費制」文化在許多國家依然盛行,旅遊業也是服務行業,東南亞國家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後,「給小費」也成為一種心照不宣的服務潛規則,只要提供了好的服務,無論是大巴車司機還是導遊,甚至酒店保潔,餐廳的服務員,「理應給小費」……

那麼「小費」到底能給遊客帶來什麼呢?其實說白了給小費可以獲得更好的服務,如果你給了自己領隊的導遊小費,他或許就不會強制讓你購物,畢竟你給的「小費」也就是購物店給的「提成」了,甚至在安排酒店時給你安排好的房間;如果你給酒店保潔人員小費,或許你的房間會更加乾淨整潔,你的床上出現玫瑰花瓣也說不定……

這本來是雙方你情我願的事情,卻摻雜了一些變了味的現象,比如服務人員為了索要小費而去刻意做某件事——強行奪走入住酒店的客人手中的行李,送上樓之後站在門口不走示意「給小費」;不給小費就不認真打掃,馬馬虎虎應付差事等等。

可能中國人並不習慣給小費,覺得自己應有的待遇已經事前付清,小費是沒必要的,這個根據各國的文化差異我們尊重自己,但也不排斥「小費制」文化國家的這種習慣,所以如果我們選擇出境游,那麼就應該入鄉隨俗,尊重和理解這種習慣。

這些也並非是令人不愉快的主要原因,畢竟東南亞經濟情況一般,一趟東南亞旅遊最多只需準備400元小費即可,也沒多少,而令人不爽的還是上文所說的「為了小費刻意去服務」,還有就是「針對中國人,要狠狠的宰一筆」,只針對中國人的某些行為。

如果說酒店、餐廳這些地方的 " 收小費 " 情況是國情風俗,那麼出入境海關工作人員公然向中國遊客索要費用則是不折不扣的 " 看人下菜碟 " 了。最明顯的便是越南,如果你去越南旅遊,旅行社領隊會事先告知,出入越南海關時每人準備 10 元人民幣小費,夾在各自的護照里,默認是給海關工作人員。如果不照做,就容易被關 " 小黑屋 "。你會發現其他國家並沒有在護照中夾錢的行為和意識。更過分的是,有些海關人員會直接表明要你行李中的某些物品,否則不予以通關。

中國人一向內斂而保守,覺得出門在外還是不要惹事,消財免災是合情合理的,只要不進「小黑屋」,別說10元了,如果領隊說50元,估計大家也是沒話說的,就是因為這種心態,許多東南亞國家都把中國人當作是一塊「肥肉」,必須狠狠的宰一筆!

最後在此表明,我們不鄙視「小費制」文化,只要真的服務好,服務員為了生計強行索要也在入鄉隨俗的中國人可接受範圍內,但是像某些國家的針對性「小費」我們持反對態度,本來服務員收入多少是老闆和服務員之間的矛盾,小費制度將其轉嫁到顧客和服務員之間,顧客不給錢是小氣,服務員要不到錢就不好好服務,「借刀殺人」。如果服務的價格應該由顧客來定,那麼同理,也應該由顧客吃完後再根據滿意程度決定付給餐廳多少飯錢,按照小費支持者的邏輯,這樣可以提高餐廳的飯菜水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赤觸潛客 的精彩文章:

平昌冬奧會裁判不公平判決,加拿大和中國取消成績,引發外網熱議
這七個國家的貨幣實在太漂亮了,加拿大最現代,南非最自然

TAG:赤觸潛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