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哈利波特的成長史

哈利波特的成長史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所著的魔幻文學系列小說,共7部。其中前六部是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為重要舞台,描寫的是主人公----年輕的巫師學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後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本描寫的是哈利在第二次巫師大戰中在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

我是從小學五年級開始看哈利波特的,算算當時的年紀也就比第一部的哈利小一點。整部哈利波特追下來,哈利在成長,我也隨著哈利的成長而成長。第一部的第一章,我記得很清楚,這章的標題叫做「大難不死的男孩」,在第七部中,哈利波特已被稱為「救世主」。我們就來討論討論哈利是如何一步步從大難不死的男孩進化為整個巫師界的救世主的。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我們初見的哈利還是被姨夫姨媽嫌棄,被表哥達利欺負的瘦弱的小男孩。雖然從小哈利就被欺壓,但他並沒有形成什麼偏激的性格,也沒有唯唯諾諾膽小怕事,哈利的本性還是被很好地保存了下來。在姨夫的訓斥之下他依然會保持己見,而且哈利天生善良,在小時候並不會用自己的魔法超能力來教訓欺負他的人,這點就和從小生活在孤兒院的伏地魔有著很大的不同。伏地魔在發現自己有著別人沒有的能力之後,就使用這種能力來讓別人臣服,或著掠奪一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點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有提到,年輕的鄧布利多去孤兒院看湯姆里德爾的時候,用魔法燒了湯姆用來藏戰利品的衣櫃,並囑咐了他需要把東西物歸原主。

在第一部中就能看出哈利的堅貞勇敢。在分院帽分析哈利在斯萊特林學院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時候,果斷拒絕進入斯萊特林,在開學第一天面對德拉科馬爾福的拉攏時毅然拒絕並肯定了自己的新夥伴羅恩。第一部的哈利懵懵懂懂,對這個魔法世界充滿了好奇。總的來說第一部的故事就像童話故事一般,好人好得乾淨,壞人也壞得純粹,哈利總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面對危險並不會躲避,為了朋友什麼都不怕。第一節飛行課為了拿回納威的記憶球不顧老師的叮囑,執意騎上飛天掃帚去和馬爾福搶記憶球,最後也算因禍得福,被麥格教授撞到,因出眾的技術被破格錄取為年紀最小的魁地奇找球手。一場比賽驚險萬分,哈利為學院球隊關鍵性取勝後,在全場的歡呼聲中,也許是他第一次開始對自己有信心,變得更堅強勇敢,真正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我能行」。在萬聖節那天,哈利和羅恩也是為了救赫敏,兩人衝上去和山怪搏鬥。想想當時的我,敢像哈利一樣義無反顧的衝上去嗎?答案也許是肯定的,因為我當時還很小,根本不懂什麼是危險,以及遇到危險後會引起怎樣一系列的麻煩,但如果讓我現在做這個冒險的選擇,我一定是拒絕的。當時的哈利是以哪種心態作出要救赫敏的決定的呢?在哈利長大以後,他還能這樣不畏生死地救人嗎?這問題後面再討論。在第一部的最後,哈利終於要和影響他的一生的伏地魔見面了,在最後的關頭,赫敏和羅恩都不能跟他一起去面對。就像羅恩在棋局裡倒下前對哈利說的「要往前走的,不是我,不是赫敏,只有你」,讓哈利正視自己的命運,獨自一人帶著點英雄的孤寂踏入決戰的舞台。

總的來說,哈利在第一部的成長主要是接觸了魔法世界,也算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在霍格沃茨,他收穫了未曾感受過的友情、親情,也歷練了勇氣,給了自己自信,以後他再也不是孤單單的一個人了,霍格沃茨就是他的家。

第二部和第三部在哈利的成長史上的作用差不多,都是好人勝利,壞人最後得到了懲罰。第三部哈利又收穫了教父一枚,多了一個真正的親人,可想而知哈利當時的內心是有多麼的溫暖。經歷了密室斗蛇怪,尖叫棚屋遇小天狼星,斗蟲尾巴和變身狼人的盧平教授,哈利的能力和勇氣都有所增加。

從第四部開始,哈利波特的故事就慢慢的沒有那麼歡快了,哈利的成長也越來越快。《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伏地魔復活,哈利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與他對戰,最終哈利逃脫伏地魔的魔掌,但他的好友塞德里克卻永遠離開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在哈利面前死去,對哈利的觸動不可謂不大。伏地魔的歸來,讓整個魔法界都蒙上了一層陰霾。第五部中,魔法部的人還不承認伏地魔的歸來,反而給哈利套上了騙子的頭銜。這時候哈利的內心開始成熟,他沒有氣餒,在學校都被魔法部控制的時候,自己創建了個自學自衛魔法的小團隊,在魔法部眼皮底下鬥智斗勇。哈利已經沒有了小時候的青澀,經過多年的鍛煉,他已具備組織者的威嚴和能力,教同學們各種應對危險時的咒語,也收穫了自己的第一份戀情。這時候再對比想想我自己,已經沒了小時候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已經做不到哈利的那種勇敢和機智。哈利越干越勇,已經開始為了抵抗伏地魔做著準備工作,我深感慚愧。

在第五部的最後,哈利和鳳凰社的成員在魔法部中與食死徒周旋鬥爭,第一次,哈利不再被當成一個孩子,可以和所謂的大人們一起並肩作戰。第五部這場鬥爭,電影拍的和書有點差別,我更喜歡電影的這點改動,電影中小天狼星在和哈利並肩作戰的時候習慣性地喊了哈利一句「詹姆」。詹姆是哈利爸爸的名字,這時哈利已經成長到跟他的父親一樣。小天狼星在這場戰役中犧牲了,這是多年後和「詹姆」又一次的並肩作戰,也是最後一場戰役,哈利的表現很優秀,想必小天狼星走得也是無憾。哈利又一次痛失親人,但他不能倒下,他已經被定義為對抗伏地魔最有力的武器,他必須堅持走下去這條看不到結果的路。羅恩對哈利說的話,放在這裡也是合適的,這條路沒有誰能陪著哈利走到最後,最後的最後,只能由哈利自己去面對。他不勇敢沒有人替他堅強。

接下來的第六部第七部,哈利一直在失去,失去了宛如人生明燈鄧布利多教授,失去了表面對他不好實際一直在暗中保護他的斯內普教授,失去了霍格沃茨,但哈利也得到了很多,夥伴以及對抗伏地魔所必須的魂器。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中,我們已經看不出來哈利還是個十幾歲本應該在上學的學生,他身上擔負著太多太多,在大家都稱他為救世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他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呢?回想他剛剛進入霍格沃茨的時候,他的能力還被許多人質疑,當年的他能夠在伏地魔手下逃脫完全靠的是運氣和母親對他的愛,可是看看現在,他已經宛如一個蓋世英雄,承載著所有人的希望,他也有能力去承受這些。最後他不負所望,為魔法世界帶來了光明與和平。

大戰十九年後,哈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他的兒子上火車。看著哈利已為人父溫和沉穩的面龐,恍如隔世,看著哈利的小兒子,就像又一個輪迴一般。相信哈利的兒子也一定繼承了爸爸的善良勇敢,在以後的魔法世界也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業。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尋著哈利的勇敢機智和擔當,勇敢前行,不畏風雨。

書法:管池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市影視文化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TAG:青島市影視文化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