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秋天裡奔走,鄉下淘來的青花瓷賣了36萬元

在秋天裡奔走,鄉下淘來的青花瓷賣了36萬元

《在秋天裡奔走》(26)李先鉞著 《華西都市報》連載

有一次我去鄉下收購瓷片,遇到一位老太太,我問她家裡有沒有瓷片和瓷器一類的東西。老人和藹可親,熱情地給我端出來一大簍瓷片。我挑選了幾塊瓷片後繼續問她還有沒有別的瓷器,老太太猶豫中從屋裡抱出來一件青花瓷。

青花瓷在我的眼前一亮。我接過老太太遞來的一條濕毛巾,擦去青花瓷上的塵灰,我在心裡暗暗叫絕。

這是一件乾隆青花《桃花源記》山水人物葡首方尊,高約一尺二寸,肩寬五寸有餘,口徑近四寸,底足直徑四寸五。器型端莊大方,畫面主題描寫的是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意境,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他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民生活古樸而富裕,男女老少熙熙為樂。配合瓶頸部的書卷博古紋,充分體現古代文人和藝術家嚮往田園之樂和隱逸之歡的閒情逸緻。我暗自驚喜,這尊方瓶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收藏價值。鈾面清亮潤澤,青花的色彩讓人賞心悅目,給人一種久遠的安靜之感。我在心裡說:「這次肯定撿漏了!」

我給老太太開了讓她滿意的價錢,把這件乾隆青花《桃花源記》山水人物葡首方尊拿回去後,沒讓畫家吳宗三知道。我想,這樣的寶貝少一個人知道,就多一份安全。

我很想將這件青花瓷留下來觀賞把玩,享受它的無盡之美,但又想到留下它會帶來不少的麻煩,就在一天夜裡的凌晨3點,把它在昏暗的燈光下交給了一個陌生的男性「淘寶人」,就這樣很快以36萬元的價格出手了。

我的心裡空蕩蕩的,像失去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並且失去的女兒還像是我親手交給人販子或劫賊的,我抹不去這件青花瓷在腦海中的清晰印記,一種負罪感久久地折磨著我。

為了消除我出手乾隆青花《桃花源記》山水人物葡首方尊后的痛苦折磨,我只有去四處繼續搜尋瓷片,在苦苦搜尋中填補我的失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多久又有了新的收穫。在鄉下一大堆瓷片中偶然發現了一件高溫藍釉瓷片。這件瓷片很奇特,瓷片長35毫米、寬25毫米、厚3毫米、肩厚5毫米,其胎質是一種非常細膩的黃土胎,胎中摻拌著一種非常均勻但又較粗的顆粒。在我看來應該是高古瓷的胎質中最早的多元配方所製作的瓷器。從瓷片的外表觀察,此器內素胎光滑細潤無釉,器體厚度較薄,胎體剖面的外壁線與內壁線,是兩條同心球面平行線。換句話說,就是這件瓷片不是胎壁上下厚中間薄的束腰形;也不是上下薄中間厚的腰鼓形。應該說這件瓷片的坯胎製作非常講究。從瓷片的表面弧度進行測算,原件應該是一件直徑在二十厘米左右的球形體或鼓形體器物。

這件奇特的瓷片製作還比較注重力學。具體表現在器物內壁的肩上部,有一道加工非常精緻的圓弧凸紋,很像球面器內的一道加強筋,可能是器物的上部要承受某種力,而且器物的肩部通向口緣的方向有所增厚,並且厚與薄過渡得非常均勻。這道圓弧的凸紋增設在器物內的中上部,既保證了器物整體受力耐用,又能保證器物表面勻整美觀。整塊瓷片內外壁見不到旋轉手工拉坯紋與修刀紋,只有非常細小旋轉有規律的竹絲紋。竹絲紋保持和圓弧凸紋在同一水平線上,竹絲紋也被胎內湧出的胎漿所覆蓋。由於器物的肩部到口緣增厚,又要保證胎體的厚度表裡整體均薄一致,不是手工拉坯製作工藝。這件瓷片的工藝應該是類似模製工藝,並且有專用的內外模控制才能保證器球面胎壁的厚薄一致。

我認為從這件瓷片的特徵推測,很有可能與文獻上所說的柴窯瓷有關呢,彌足珍貴。

我這次不會馬上就將這件高溫藍釉瓷片出手了,我要等到認識它的人賣個好價錢,估計應該超過乾隆青花《桃花源記》山水人物葡首方尊好幾倍的價錢吧。

從筆記中清楚地看到妹妹在前方的景德鎮。

早上,我直奔景德鎮而去。我知道那裡有個叫吳宗三的人與妹妹有關,如果能順利找到妹妹就是萬幸,如果還是找不到妹妹的話,我就直接去找吳宗三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天 的精彩文章:

那個秋天最調皮的童話——德國紐倫堡留給我的九大回憶
踏雪尋梅,靜待故人歸

TAG:秋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