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年十五:「元宵節」十五大民俗與十五大禁忌

大年十五:「元宵節」十五大民俗與十五大禁忌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年一度第一個月圓之夜,我們一般會選擇出門賞月、燃放煙花、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正月十五相關習俗與禁忌與流傳千年,無一不反應著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下面就有小編為大家一一介紹!

正月十五鬧花燈

2017央視元宵晚會

華語群星

00:00/03:43


十五大民俗

十正月十五民俗一:猜燈謎。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正月十五民俗二:吃元宵。對於正月十五吃的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北方湯圓的製作既奇特又簡單,餡不是藏進粉里,而是蘸進粉中,其工藝可概括為一蘸、二搖、三篩。南方的湯圓是甜咸兼備,菜肉各全。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咸、甜、葷、素之分;按製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這些你們都造嗎?和穎小編一起就是漲姿勢哈!在我國也由來已久,最初稱為"湯圓",後因多在元宵佳節食用,所以也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正月十五民俗三:中國版的「情人節」。中國的情人節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正月十五民俗四:看花燈。 正月十五夜晚的主要活動是看花燈,到了元宵節之夜的夜晚,人們舉燭掌燈,結伴而戲。特別是明清時期,花燈的樣式最為繁多,蓮花燈、八寶燈、八角燈、高角燈、龍燈等。在今天的燈市口、鼓樓、大柵欄一帶,更是花燈薈萃,放花燈、賞花燈,燈火通明,「燈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來。

正月十五民俗五:送孩兒燈 。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正月十五民俗六:舞獅子 。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正月十五民俗七: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正月十五民俗八: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這也是人們用來消災祈健康的一種活動。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在元宵節之夜,很多婦女就會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就樣就能祛病延年。元宵節這天單身的朋友利於多走動,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運勢。

正月十五民俗九:天官賜福 。正月十五是道教三官大帝中「天官聖誕」這一日天官降駕賜福。 天官是道教信奉的天神。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聖誕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所以正月十五一定要到道教廟宇拜天官、做道場、消災障、求賜福。祈求一年順利、平安、健康、陞官、發財、幸福。

正月十五民俗十:補財庫 。 另外,上元節天官賜福,也是補財庫的重要時機。年頭補財庫,一年好運足!補財庫就是增加自己的財源,就是為自己財富圓滿,希望自己能夠財源滾滾,財庫充盈,並不再錢財流失。催旺全年財源滾滾。

正月十五民俗十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正月十五民俗十二: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後來就形成了風俗。

正月十五民俗十三:踩高蹺 。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正月十五民俗十四:攆毛狗 。正月十五攆毛狗的風俗比較普遍。民間傳說,毛狗就是狐狸,原來和人類是朋友,卻常常偷吃家養的雞子,人們知道了,就一起動手,放火燒了它的老窩。從此就有了正月十五燃燒篝火、攆毛狗子的習俗。久而久之,「攆毛狗」在秭歸當地逐步形成攆背時佬的一種古老儀式,意在除害驅邪,祈求平安。熊熊燃燒的篝火也象徵著新年六畜興旺、五穀豐登,家庭紅紅火火。

正月十五民俗十五:摸門釘 。 民間普遍認為,在「走百病」時,還要「摸門釘」,方能求吉除疾。「摸門釘」,又稱「摸釘」。因「釘」與「丁」諧音,而「丁」又象徵男子。因此,正月十五這天的夜晚,婦女們出遊,到各城門去「摸門釘」,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得有照明設備,一次便摸中者視為生子的吉兆。不去城門摸釘的,要到寺觀燒香,用手觸摸廟中大門上的門釘,以此來祈盼家庭人丁興旺。

而所忌的則均是大多是晦氣之事,因此盡量躲避。今日就統計一番,多多了解、為自己一年的運氣積福。

禁忌一:孩子的哭哭啼啼會給家庭帶來霉氣,縱使發生什麼事情,父母也盡量別讓孩子哭鬧。因傳言是天宮大帝的誕辰祭日、以喜慶為主。

禁忌二:工具或者其它設備的破損,則意味著來年財富的消失,因此大多商人都會在此日避免大的機械動工運作、以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

禁忌三:少去陰氣、晦氣比較重的地方,如上墳、荒涼的地方、醫院等地,此地多為陽氣不旺,尤其是身子不太好的人士、能少沾惹一些晦氣。

禁忌四:少帶金錢在身上,因小年之時若丟失財物、那麼則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口袋,一年則抓不住機遇。

禁忌五:此日、不要借給別人錢,據說這樣做的話、會把你的運氣借走。

禁忌六:米缸也不要見底,因為舊有斷炊堪虞之說。

禁忌七:此日注意衣服不要弄破、據說傳言會一年霉運纏身。

禁忌八:此日不要殺生,這是一個見血的不詳惡兆,所出現的問題則是破財及病災。

禁忌九:盡量避免白色和黑色的衣服,這兩種顏色與死亡緊緊聯繫,大慶的日子見到這兩種顏色、會讓穿戴者事事不能如願。

禁忌十:避免髒話、據說這樣去做,今年會禍從口出、不經意說錯話而帶來大的禍事。

禁忌十一:不能洗頭,因為「發」如同發財的發,而在此日洗髮、會將財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積蓄。

禁忌十二: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可是有些風俗說,為了躲十五的燈籠,不能帶著孩子出門。

禁忌十三:這個大概是流傳最廣而且最奇葩的禁忌了,因為如果違反禁忌,會「死舅舅」,這可是太嚴重了。所以過年之前,理髮店的生意總是最好的時候。當然,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但是小編我至今還在遵循著這個規矩,因為怕被舅舅揍。

禁忌十四:討債並不是件好事,和正月歡樂的氣氛格格不入,自然也就被不喜,人們認為,過年期間不管是被人要債還是向人要債的人,這一整年都會倒霉,所以向人討債要在過年(正月十五)之後了。

禁忌十五:因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是親朋好友相聚,酒水自然免不了,切忌貪吃貪喝,因為正月十六是要上班的。

以上信息均採集於民間習俗,因我們歷代均以祖先為榮、以代代相傳下來的事迹為參考,來求得更多的福氣及發展進步。多多瞭解、能躲則躲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禁忌 的精彩文章:

今日小年祭灶王 百無禁忌迎吉日
蜂蜜的真正用法,蜂蜜怎麼用最好?喝蜂蜜的禁忌

TAG: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