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唯論文、重資歷、「一刀切」……今後人才評價不這樣做了!

唯論文、重資歷、「一刀切」……今後人才評價不這樣做了!

2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公布,《意見》以「分類」作為關鍵詞,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工作性質的人才細分評價標準,唯論文、重資歷、「一把尺子量到底」等人才評價方式將改變。

以分類評價為關鍵 打破「一刀切」

《意見》實行分類評價,以職業屬性和崗位要求為基礎,分類建立健全涵蓋品德、知識、能力、業績和貢獻等要素,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 俞家棟:

過去人才評價存在著「一刀切」的現象,比如說像我們老說的四重四輕,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重數量、輕質量。在評價的方式上也還有些問題,對基層一線人才,正向的激勵不夠,傾斜不夠。

同時,《意見》提出注重憑能力、業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合理設置和使用論文等評價指標,解決評價標準「一刀切」問題,對不同人才實行差別化評價。

此外,加強對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和從業操守等品德評價考核,也將變成人才評價的重要標準。

誰來評?同行評 社會評

針對當前人才評價存在主體單一、評價專業性不強、評價手段趨同等問題,改革後《意見》究竟對人才「誰來評?評價周期是什麼?」作出了說明。

《意見》首先明確了以同行評價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同時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的作用。結合不同人才特點,採用不同評價辦法。打破戶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關係等限制,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新興職業等領域人才申報評價渠道。完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外籍人才等申報參加評價辦法。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 俞家棟:

同行評同行,內行評內行,能夠綜合社會化的,市場化的手段,而不再是單一的行政手段。打破地域、行業、人事關係,所有制的界限,讓不同領域的不同所有制,不同身份的人都能夠暢通評價的渠道。

同時,《意見》還明確科學設置評價考核周期,探索實施聘期評價制度,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青年人才評價考核周期。

怎麼評?幹什麼、評什麼

科、教、文、衛,每個人工作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領域,此次出台的《意見》與人人相關,並且實現 「幹什麼、評什麼」。

針對科技人才,《意見》強調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注重個人評價與團隊評價相結合。

針對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人才,《意見》根據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文化藝術等不同學科領域和不同類型,進行分類評價。

針對教育人才,《意見》把教書育人作為評價的核心內容,根據不同類型高校、不同崗位教師的職責特點,科學設置評價內容。突出教育教學業績評價,加強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紀律考核。

人才招聘會(資料圖)

針對醫療衛生人才,《意見》強化醫療衛生人才臨床實踐能力評價,完善涵蓋醫德醫風、臨床實踐、科研帶教、公共衛生服務等要素的評價指標體系,合理確定不同醫療衛生機構、不同專業崗位人才評價重點。

針對技術技能人才,《意見》分專業領域建立健全工程技術人才評價標準,著力解決評價標準過於追求學術化問題。對技能人才,加快構建多層次職業標準,完善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等多元評價方式。

針對企業、基層一線和青年人才,《意見》加大傾斜激勵力度,拓展職業發展空間。

怎麼管?用人單位主導 將推配套改革

對於改革如何實行?《意見》明確尊重用人單位主導作用,未來將推出多項改革配套方案。

《意見》明確對於人才評價工作將尊重用人單位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評價許可權,推動具備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自主開展評價工作,促進人才評價與培養、使用、激勵等有機銜接,最大限度發揮評價效能。此外,《意見》明確要健全市場化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積極培育發展人才評價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有序承接政府人才評價職能等。

下一步,人社部將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意見》任務分工方案,並分類制定科技、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教育、醫療衛生、技術技能等領域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配套政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 俞家棟:

人才分類評價的改革意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配套改革。要和職稱制度改革意見的推行,和職業資格制度改革的意見的推行,結合起來。評價要和前期的人才培養開發,和後期的人才使用激勵,能夠統一配套起來。

來源:央視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基礎研究迎來黃金髮展期,與建設科技強國「三步走」吻合
多家科技大佬助力韓國平昌冬奧,還未開始,已經創下了多項新紀錄……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