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光攝影的一道大餐:色彩

風光攝影的一道大餐:色彩

在風光攝影中,我們該拍什麼?毫無疑問的回答是:「色彩」。無論在山中,也或是在廣袤的原野,春天、秋天的色彩比其他季節的色彩尤其迷人。山尖上,山坳里,到處都有那麼一抹迷人的色彩讓你震撼、讓你發痴、讓你牽腸掛肚,不能自抑。它讓我們感受到:色彩的美麗在給人們帶來精神、心理方面的享受的同時,還表達著一些人們的信念、期望和對未來生活的暢想。

攝影人都是很「好色」的,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但如何拍好這份色彩,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這裡涉及到作者的主觀意識,即對色彩的理解,對構圖的協調,以及對畫麵線條、色塊、明暗深度及各種要素的對比、位置的平衡與協調,以及整體畫面語言的統籌安排,也就是說作者該如何表現自己對眼前風景的理解和想法。雖說是千人千面,很難統一,但人的思維能決定一切,因為我們最終會考慮自己想要什麼。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色彩作為攝影構思的第一個要素。按照黃金分割點的布局,那份鮮艷的色彩必定要放在畫面中最應該引人入目的地方。但是事與願違,很多人看景和拍攝是有較大的誤差的。「目標唯一性」在不知不覺地控制著攝影者的思維,這就使他們太專註眼前的「寵物」,而忽略了雜亂的背景,致使拍出的畫面雜亂無章,讓應該突出出來的色彩趨於平淡。解決的辦法是:我們越是喜歡的東西,越不能把它們放在畫面的中間。

雖然我們說「畫家的調色板」五彩繽紛,可如果您看久了,那些色彩也就成為一堆讓人摸不清道不明的雜訊。我們在電腦上說是「碎片」,但是我們的目的顯然不是要這些雜訊和碎片的。這樣,我們在選擇畫面色彩時,就要求自己不要管眼前有多少色彩進入你的眼睛,都需要刻意地選取比較有特色的興奮點,並使畫面的色彩、線條、明暗對比、前景與背景的配合運用合理有序,並儘可能的做到讓畫面看起來簡潔、明了。

通過我們的畫面語言,這種色彩的聚散、重疊、虛實、轉換、反襯所形成的那種有節奏的韻律,才可能讓你拍成的照片顯得好看起來。同時,一幅成功的作品,既要表現它的含蓄,也要表現它的率真。畫面既要做到虛實相映,又要做到簡約明了。畫面語言或喜悅、或傷感,但總有那麼一些情緒彌散著,方能既感動自己,又感動別人。

《紅樓夢》中賈寶玉有句話:「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陳道明有一句廣告語叫「簡約而不簡單」,放在這裡用於對色彩的選擇和運用,都很合適。它提醒我們在我們在攝取秋色時,千萬不要有「撿到籃子里就是菜」的想法。記住,你要做色彩的「主人」來表現你的思想,而不是被色彩控制,做它的「奴隸」!同時,我們要明白:簡單的複製,永遠都不是製造作品的主要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塵緣旅情 的精彩文章:

鄄城農民街頭賣乾貨,基本工具是一把鍘刀
重霾之下訪定陶東北部的一個旅遊鄉村,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遺憾

TAG:塵緣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