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乙型肝炎是什麼?以及它的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是什麼?以及它的傳播途徑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顧名思義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後,引起的肝臟急性或慢性發炎之疾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期,可從30天至180天不等,平均約75天。大多數人初次感染時沒有明顯癥狀,而少數人會有急性癥狀如噁心嘔吐、黃疸、疲倦、茶色尿以及腹痛等。

初次感染造成的急性癥狀,通常持續數周之後即會消退,極少數會造成死亡或嚴重併發症。嬰兒經由母親垂直感染乙型肝炎後,有90%的機率成為慢性乙型肝炎帶原者;而5歲後才感染乙型肝炎者,長大後只有不到10%會成為慢性帶原者。雖然大部分慢性肝炎患者沒有癥狀,但卻有機會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亦為慢性肝炎患者死因的15%至25%。

乙肝病毒傳染途經為接觸到受感染的血液或體液,特別由血液感染占最大宗。在乙型肝炎盛行區,母嬰垂直傳染以及兒童時期接觸傳染為感染族群的大宗。相較之下非乙肝盛行區,此疾病的傳染途經則主要為共用靜脈藥物注射針頭。其它乙肝感染風險因子包括:醫護人員、輸血、腎臟透析治療,以及照護機構常住者。刺青和針灸曾經在1980年代造成許多乙型肝炎感染的案例,而隨著消毒技術的進步此情況已經少見。

乙型肝炎病毒幾乎完全不會藉由握手、共用餐具、接吻、擁抱、咳嗽、噴嚏或哺乳等方式傳染,暴露感染風險後約30至60天可確診,包括檢驗血液中乙肝病毒抗原以及人體產生乙肝病毒的抗體。乙型肝炎病毒是目前已知五種肝炎病毒的一種:甲型、乙型、丙型、丁型以及戊型肝炎病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炎 的精彩文章:

狗狗傳染性肝炎
在加拿大美甲竟然患上肝炎?甚至還可能患艾滋!大家要注意安全

TAG: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