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早教?托班?到底有沒有必要去 該如何選擇

早教?托班?到底有沒有必要去 該如何選擇

春節過的是不是意猶未盡不想返工?這個假期是老公和寶寶陪我一同度過的,開心是開心,不過沒有鐘點工和外婆的幫助,每天除了三頓飯打掃衛生還要陪睡陪玩,真是累屎的節奏。今天終於解放了,因為寶寶去託兒所啦!藉此機會我想談談自己選擇早教和托班的一些心得,僅供參考。

早教

我不是一個很糾結的媽媽,買東西的時候會比較,但不會看太多,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合適的就好,選擇上早教和托班亦是如此。市面上的早教有些滿月了寶寶就能去了,我們是11個月的時候開始試聽,13個月的時候正式開始上課的。寶寶出生後我一直一個人在家帶她到8個月,那個時候每天要睡三覺,還要餵奶吸奶,寶寶不會好好爬,更不會走路,沒有任何去早教或者遊樂場的想法,每天在家裡就是玩玩具,躺著發獃,我和她講話,拍照片,出門推車散步就已經能滿足她了。後來想去早教試試主要因為:1.寶寶11個月的時候正值酷暑,帶到公園裡玩太久擔心會中暑,想拓展一些場地滿足好動寶寶 2.上班後陪她的時間少的可憐,想藉此機會多和她親密的互動。她那個時候除了大動作的發展,社交能力也進步了,喜歡和小朋友玩,所以在我看來是時機比較成熟了。

我當時選早教的標準是:

我最後去的是離家直線距離300米的金寶貝,這也是我選擇這裡的唯一重要的原因了。金寶貝平時都會開放1,2間大教室作為遊樂場,除了大廳可以玩的玩具,書籍和微型設施外,還可以到大教室的大型設施上玩。對於1歲以內的小寶寶來說,外面的大部分遊樂場都太危險,不光是人流量大、地面衛生對爬行寶寶不友好,還有就是有很多上了幼兒園和小學的小朋友奔跑速度快,及其容易誤傷小寶寶。而且早教中心的尿布台廁所都比較方便,沒帶水杯也不怕,可以在飲料台喝水、咖啡、茶,對家長來說省事多了, 萬一一個人要有點事情還能讓老師看孩子幾分鐘也是相對放心的。當然早教的價格不菲,不能只是兒童樂園吧,要教點東西。其實早教老師是不太可能教會很具體的知識的,基本上是:1.引導寶寶去探索 (音樂,藝術,運動)2.引導爸爸媽媽如何參與寶寶的探索 3.提供平台讓月齡相仿的小朋友有機會在特定的場景下社交,無論是有樂器的音樂課,五顏六色的美術課或是大動作為主的體育課都會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金寶貝小月齡的寶寶是爸爸媽媽陪同的,最大的寶寶是可以獨立上課的,貫穿著音樂美術體育課,早教課也處處強調培養一些好的習慣,比如排隊,輪流玩,歸還玩具,問好、道別,以及獨立性等等。大部分早教內容都是可以在家裡自己完成的,小朋友的社交也可以在小區里或聚會上進行,但這與參加早教不衝突,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你的生活錦上添花。即使去了早教課,也不能否認家庭教育是最好的啟蒙這一事實。

以初初為例,她上早教後我的發現她與人交往是自我保護意識很強,別人侵佔了領地會毫不猶豫的反抗甚至還擊,美術課是顏料灑在手上會大哭(處女座的原因嗎?),大動作是發育的比較好的,膽子也大體育課上基本毫無難度都能玩,但精細動作是劣勢,非常不耐心做各種手工很重要的原因是無法瞄準。。。這些很多平時發現不了的問題在陪她上課的時候遇到了就當場指正引導,效果非常好。我最喜歡早教的部分其實是寶寶遇到了困難向我求助的時候(比如有個暗黑的洞不敢鑽,別人搶了自己喜歡的樂器,做手工做不出來),我幫她解決了問題後看到她自信滿足的表情。所以上早教不光是經濟上的付出,更多的是上課時家長要參與,精力上的付出,不要花錢去做上課低頭玩手機和互相敞開聊天的家長,盡量爸爸媽媽陪同上課而不是爺爺奶奶。

託兒所

我了解下來在正式去幼兒園之前上託兒所基本是出於下幾種原因:

我是在寶寶21個月的時候決定並開始看託兒所的,25個月正式入半日托,27個月改為全日托。入托前由於上過一年的早教,有過課堂形式的體驗,所以考察托班的時候園長媽媽們對寶寶的印象是比較外向、溝通能力還可以,即使不會自主如廁,睡眠不太規律,自己不會吃飯都不是太大問題。入托前我無數次反覆的念叨兩歲進託兒所是不是對她太殘忍了?我是不是為了自己省事太自私了?我的前輩姐姐給我的勸誡是她女兒兩歲整入托(原因1)的時候她和她老公哭的稀里嘩啦的現在想想好可笑,寶寶遠比你想像的堅強,分離焦慮在父母身上可能比在寶寶身上體現的還多,這點證實在我身上是一模一樣的。很多人對於小月齡寶寶入托是有偏見的,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說3歲前的小朋友去學校會對性格造成終身的不利影響,這個真的有點聳人聽聞。我們父母那一代人養孩子沒人帶6個月就送單位的託兒所了,難道都是對寶寶不利的嗎?理性的看待這個社會現象,沒有必要卡著3歲這個絕對的指標把託兒所完全否定,選擇讓自己或者家人更加為難的方式看小孩。託兒所的興起可以幫助大家解決很多問題,關鍵是了解自己的需求,然後尋找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機構。

選擇託兒所沒有像早教班那麼隨意了,我親身體驗了三家機構:A. 滬上連鎖託兒所兼早教機構,18個月可入; B.院長媽媽自主創業的託兒所,三家分店,18個月可入; C.前私立幼兒園園長自主創業的托班,主要收2-3歲寶寶。整體來說,家長們擔心的基本問題:孩子太小不會說話,還穿紙尿褲,自己飯不會吃,中午哄睡很難等等這三家都妥妥的沒問題。 這種小月齡托班的老師數量和幼兒經驗一般都會有保證,會喂飯,會抱著哄睡,換尿布等等,不會說話不是最大問題,會主動表達需求比較重要,肢體上的或者簡單的單詞就可以了。再有就是這些託兒所的作息都是和幼兒園無縫連接的,一旦適應了就不用擔心以後幼兒園的問題了。排除了以上問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託兒所基本是以下考量標準:

1.距離

仍然是最主要的考量,陰天下雨下雪要送去接回來,方便還是最要,只要不是太遠都能接受。我最後選的托班是三家距離最遠的,但也蠻近的,大概直線距離800米,一般推嬰兒車就能送,天氣好寶寶走回家也沒問題。

2.環境

這個太重要了,人生第一次可以自主選擇一個學校,我很看重「顏值」。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沒有人願意從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的內心。A所在一個比較破舊的商務樓裡面,全空調室內沒有室外,地方比較小,小朋友比較多,室內也不是很敞亮。B,C所都在另一個園區,是分別包了一個3層獨棟商務別墅,人車分流,比較安全。但是室內環境,大有不同。B所一進去有一股廁所的味道,這個第一印象不太好。C所第一印象太乾淨了,比家裡都整齊很多,不太像學校,裝修很有設計感,閱讀區,洗手間,會客區,遊戲房布局合理,感覺舒服敞亮。

3.師生比

因為是幼兒,還不太會表達,紙尿褲沒脫,飯也不會自己吃,所以師生比對我來說很重要。寶寶班上的老師2名,生活老師1名,還有專門的衛生阿姨只負責換尿布類的體力活,一個班是12名左右的寶寶。

4.老師素質

僅僅去試聽課是不足以看出老師的好壞的,但是可以通過細節來推測全面。舉個例子,B所我去參觀的時候講課老師穿著超短牛仔褲,胸前還掛著一個手機,時不時會看一下。比起老師的教育背景,獲獎證書,從業時間,我更關心的是老師是不是愛心足夠,耐心足夠。通過觀察衣著談吐和她們上課的狀態還是能感覺到她是不是熱愛這份工作的。

5.教學理念

託兒所里會教些什麼呢?

B園長直接給我看了她們微信上的課程表,英語,詩歌,美術,數學等等,東西教的很全面,聽下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亮點,有很多覺得教的太難不適合小於2歲的寶寶。C園長沒有贅述知識上的課程,她提到的這個年齡段她們就是重點培養好習慣而不是追求知識,包括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等, 她也提到了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遠大於任何教學機構,學校的老師會及時反饋寶寶的情況,家長在家裡也要配合老師和寶寶溝通。這個教學理念我是比較認同的,這也是我最後選擇這裡的主要原因。

寶寶每天回來我都會問她在幼兒園做了什麼,回答一定是:「媽媽,我今天做了蒙氏工作了。」 這也是C園的一個小特色,除了大家一起參與的集體活動,還有每人每天不一樣的個性化活動-蒙氏工作,固定的時間內在自己「辦公桌」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比如切水果,珠子顏色分類,串珠子,倒水(好像灰姑娘的後媽分配的任務==///)。因為班上是混齡的最大的過了4歲,最小的我們2歲整,所有任務也分難度,大寶寶的任務通常難一些。當然小朋友們經常串門,互相幫助(搗亂)完成任務。混齡班是另外的一個特色,也許有些家長會擔心大寶寶欺負小寶寶,我相信在老師和家長足夠的指導下,一般不太會出現這種問題的。事實上大寶寶通常會幫助小寶寶,初初班上年齡大的寶寶是男神女神一般的存在,她們很喜歡助人為樂並且懂得多,寶寶偶爾會提到今天誰誰(大寶寶)給誰誰(小寶寶)擦鼻涕了之類的評論。有小寶寶新入托的時候,大一點的寶寶還會幫老師安慰新來的讓她們不要害怕一起玩。

閱讀區:

蒙氏工作:

室內遊戲:

室外遊戲:

6.寶寶的反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寶寶的選擇。帶著寶寶去實地考察,通常老師會安排試聽,看看她的反應。我們去C園的時候一進門寶寶就被這塊讀書區域吸引了,坐下來開始玩。然後我們參加了室外活動,班上10幾名小朋友都比我們高大,看到小妹妹特別興奮,問她是不是新來的,都想過來打招呼,活潑不失禮貌,很有意思。

選好託兒所是個好的開始,真正的「戰役」是入托後的第一個學期打響的,期間會出現很多問題,需要寶寶,父母甚至全家三代人一起解決,當然寶寶的成長速度更是令父母感嘆甚至傷感,怎麼一下就長大了!下一期我會分享些緩解分離焦慮的繪本,幫助父母和寶寶們度過託兒所的適應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可愛深紅愛淺紅
小條食堂?不完全點餐指南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