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秋冬時裝周:創意無窮 擁抱變革

2018秋冬時裝周:創意無窮 擁抱變革

本報記者 倪雨晴 綜合報道

從2月5日開始,2018秋冬時裝周在紐約拉開帷幕,隨後轉戰歐洲。來到2月26日,四大時裝周的行程已經完成四分之三,除了巴黎時裝周,紐約、倫敦和米蘭的紛繁秀場已經呈現了或復古、或前衛、或新銳另類的服裝藝術。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英國女王也親臨了時裝周現場,這也成為社交場上的熱議頭條。在倫敦時裝周閉幕當日,女王觀賞了年輕設計師Richard Quinn的處女秀,並且為他頒發了首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大獎(Queen Elizabeth II Award),用以表彰設計師為英國設計產業做出的傑出貢獻。

不論是新銳還是大牌設計師,都在對品牌風格進行創新和拓展,Gucci的「手術室」系列走秀、英國設計新星Matty Bovan的誇張輪廓和跳脫色彩都是設計活力的體現。在密集的創新之外,外界對於時裝周價值的探討也未曾停止。

1月初,時尚及奢侈品品牌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 Launchmetrics 聯合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簡稱 CFDA),發布了研究報告《Front Row to Consumer: The Voice Driving Fashion Week in Today』s Digital Era(秀場前排:數字時代下驅動時裝周的聲音)》,探究時裝周對於品牌和消費者的影響。CFDA 首席執行官 Steven Kolb 認為:「通過走秀能獲得的機會不僅僅是一場服裝展示,還能從中獲取一些數據。統計出來的影響力、訪問和評估值可以促進銷售、客戶增長和業務發展。」

在解析時裝周的過程中,各個城市的時裝協會正在積極地擁抱變革和新模式。

新裝盛宴

綜觀紐約、倫敦和米蘭的時裝周,T台上始終流動著斑斕的色調,似為秋冬季節添上溫暖的亮色。而濃墨重彩的登場,背後有著不同深意。

備受矚目的Gucci在設計總監Alessandro Michele的帶領下延續了藝術性的復古、混搭、魔幻又超現實的特色。此次在米蘭,Gucci的展台被設計成手術室般的電影式場景,穿梭於其間的模特有的手持1:1的人頭模型、有的手捧寶寶龍和蛇,也有的穿戴各色蒙面頭套。

按照Alessandro Michele的說法,該系列的靈感部分來自1984年Donna Haraway的文章「A Cyborg Manifesto」(《生化電子人宣言》)。這篇文章表達了人們必須適應預定文化邊界的觀點。

接受路透社採訪時,他談道:「懷抱頭部意味著『照顧你的頭腦和想法』。」

Alessandro Michele 此前在接受System採訪時表示,從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整個時尚行業變得越來越以產品為導向,創造力幾乎已經消亡,而最先感受到這一點的便是消費者,特別是對於千禧一代消費者而言,他們對於主題已經司空見慣,但只要是能夠表現明顯態度的產品就能夠征服他們。

從去年的營收來看,Gucci的藝術美學創新對品牌大有裨益。根據財報數據,2017年Gucci營收首次超過60億歐元,同比上漲42%至62.112億歐元,超過另一奢侈品牌愛馬仕。

同台競技的范思哲則繼續了早秋系列的復古風格,鮮艷的格子花呢混搭將觀眾帶回20世紀90年代,朋克范的印花拼貼和多層搭配也表達了對八十年代的敬意。向歷史致敬的除了品牌,還有組織者。在米蘭時裝周上,官方還推出了大型展覽「Italiana. L』Italia vista dalla moda 1971-2001」,回顧近30年的義大利時裝史,從時裝產業鏈的誕生到全球化浪潮,以及品牌收購歷史,都記錄在這場展覽中,展覽將對外開放至5月。

可以看到,義大利的時裝界正在以不斷的創新來重塑年輕一代對品牌的認知、與消費者建立新的關係鏈。

倫敦時裝周同樣存在新意,尤其是新興的設計師們正在嶄露頭角,Richard Quinn、Matty Bovan、Faustine Steinmetz等均是佼佼者。Business of Fashion在報道中如此評論Richard Quinn的作品:「從壓箔禮服長裙搭配過膝長靴、蛇皮紋理小禮服搭配機車頭盔到豐富面料衝撞的印花連衣裙,這位在2016年成立了個人同名品牌的中央聖馬丁畢業生,將各類型的服裝統一在連貫的敘事之下,而這也是普通設計師往往經過好幾季磨練才能掌握的手藝。」

另一廂,Burberry的設計總監Christopher Bailey在倫敦時裝周帶來了最後一場演出,新舊交替正在繼續。

時裝周形式求變

在品牌們追求創新的同時,時裝周的模式也在更新迭代的路上。在本屆時裝周上,有多個品牌同台演繹男女裝系列,比如Jonathan Anderson通過將男裝併入女裝秀共同展示,精簡了自己的J.W. Anderson系列;首次男女裝同步展示的 Salvatore Ferragamo在2月24日舉辦T台秀,品牌將呈現新創意總監Paul Andrew加入後的首個系列。

在四大時裝周中,紐約時裝周最為年輕,也最受爭議。在對待時裝周轉型的過程中,紐約也表現得最為主動。

在Steven Kolb看來,時裝周體系基本一直在遵循舊法,但近期卻發生了重大改革:美籍華裔設計師Alexander Wang同名品牌宣布從2019年春季系列開始,將把通常每年2月和9月在紐約時裝周舉辦的新品發布會分別改期至6月和12月進行。CFDA對這一舉措表示支持,可能從今年開始增設夏、冬兩季時裝發布活動。

Alexander Wang表示:「我非常期待今年6月在美國的這次走秀。我非常感謝CFDA的支持,我們嘗試探索不同的市場觀念,以便更有效地解決我們的業務需求。這種改變將能更頻繁地提供新產品,優化供應鏈,並通過更緊密的流程來推動銷售。我希望精簡品牌的走秀日程安排,並加快其發貨速度,使其更貼近消費者。」

如何選擇更合適的季節周期、提高生產和銷售效率是時裝周組織者們思考的課題之一,此外,時裝周與品牌的合作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例如此次的紐約時裝周期間,天貓帶領中國的四大時裝品牌實現了首次登陸,「天貓中國日」也成為關注焦點。2月7日,這場由CFDA與迅馳時尚及天貓共同設計的China Day上,參秀品牌包括李寧、太平鳥、CLOT和CHENGPENG,正代表著中國運動品牌、時裝品牌、潮流品牌和獨立設計師品牌四大類型。據悉,天貓和紐約時裝周商談了半年左右,最終確定了此次深度合作。

時裝周通過合作方式來吸引更多品牌之外,也在銷售端進行變革。Mulberry 和Burberry等品牌繼續採用了「即秀即買」模式,儘管這一模式熱度正在下滑,但是在數字時代,如何建立有效的零售渠道是新的考驗。

時尚行業專家Cameron Silver就談道:「目前紐約時裝周和整個時尚行業正處於一場存在危機中。年輕一代在共享經濟中消費的方式為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挑戰,與時尚達人的內心聯繫仍然是建立交易關係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消費者想知道他們購買的物品的創造者,而社交媒體已經創建了一個提供透明度和訪問的平台。」

從展出時間到品牌入駐,再延伸至銷售,時裝周還將經歷新的迭代。目前來看,時尚行業的消費力依舊可觀,按照《金融時報》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以倫敦時裝周為代表的時尚產業,為英國經濟貢獻了297億英鎊的GDP,並且在過去9年中保持持續的增長。而時裝周與其背後的產業將如何進一步變革仍是長久的話題。(編輯 董明潔 許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他是拼音之父,窮盡一生讓世界認識中國!他讓谷歌變Gǔ Gē
平凡和優雅之間,只差一串珍珠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