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好人癌的背後,都是不完整的自己——討好型人格

老好人癌的背後,都是不完整的自己——討好型人格

今日課程重點

性格總論

今天的情商課,我們要來研究討好型人格。要講討好型人格之前,我想到一段很殘忍的段子。這個段子說的是,當全世界都不喜歡你的時候,你別忘了還有我,我也不喜歡你。這個段子當然很可怕,會讓沮喪的人更沮喪。

一起成長的第21天

可是,如果要克服討好型人格,可能要在這幾句話的最後,聳聳肩膀表示,「那又怎麼樣?當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我,連你也不喜歡我的時候,那又怎麼樣呢?」如果沒辦法克服這種心理障礙,只要覺得「世界上有一個人不喜歡我,那就很可怕,那就天崩地裂」,這樣的人一定活得很累,會陷入討好型人格的漩渦當中。

我們的文化當中,有一些奇特的人生建議。長輩會說「吃虧就是福」。你很難想像,為什麼吃虧就是福? 在今天的情商課,我要提醒你,「吃虧就是福」,為了要維持一團和氣,把自己搞得累得半死,陷入了所謂的討好者模式,真的就能夠討好嗎?討好型人格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把自己搞得累得半死,而是在於這樣子根本就不討好。

討好模式的發展由來已久,肯定會在我們身上留下很深的痕迹。英國的科學家做過研究,發現嬰兒在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會用假哭來吸引大人的關注;十個月大的時候,就會擠出假笑來討好大人。TA不發出聲音的時候,沒有什麼人關注TA;TA一大吼大叫、假哭,就會有大人把TA給抱起來;而擠出笑容的時候,大人就會給TA吃甜甜的糖果。也就是說,對嬰兒來講,哭這個動作,還沒有跟悲傷這個情緒連結在一起之前,哭這個動作已經先跟大人的關注連接在一起了;笑這個表情還沒有跟快樂連接在一起,就先跟好吃的東西連接在一起了。我們就是從這樣的嬰兒長大的。理所當然,我們一旦面對衝突、面對困難,想要生存下去的時候,我們覺得討好身邊的人,是很重要的一個生存方法。

你是否感覺你就是討好型人格,而且受到困擾呢?在今天情商課的後面,我們會有16個小問題請教你,讓你來回答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這16題當中,比方說第5題:如果我為別人所做的一切能夠令我感覺到被需要,那我就能夠融入這些人;

第7題:在跟別人發生矛盾之後,我一定會首先反省自己,擔心是我的錯,才會發生這種矛盾第9題:我迴避一切跟別人發生矛盾的情況;第15題:如果沒有把別人拜託我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我會覺得自己很自私,我也會覺得別人就不會再喜歡我了;第16題:不管是跟任何人正面起了衝突,都會讓我感到焦慮,我的焦慮會有身體反應,比方頭暈、出汗、心跳加速等等。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他寫了一本書叫做《討好是一種病》。這本書裡面講到,大部分的人對於討好有一種誤解,覺得討好並沒有什麼問題。可是討好型人格當然有問題,它的問題就是,我們把自己的權力交到了別人的手上,我們會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習慣性地進入討好模式的人,這跟TA的社會地位並沒有必然的關聯。像是街上的流浪漢,你很少看到這些流浪漢,故意去討好路人。路人願意給TA吃一頓,願意給TA一根煙,是路人自己的事情。流浪漢就不覺得自己需要討好對方,來換取一頓吃的。

可是相對的,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可能會對於本來應該服務自己的人也進入討好的模式。比方說打車的時候,不好意思不跟司機聊天,司機不管想聊什麼,都配合著一起聊;或者是走進商店去試衣服,店員流露出不耐煩的神情,就覺得自己不買東西,好像很對不起店員似的。這樣的人會無法認知自己的價值,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

可是,我為什麼說討好型人格其實並不討好呢?因為,如果你的人設是這樣子,到處去討好所有的人,只要你有一次不討好對方,你之前所營造出來的什麼一團和氣啦,和諧的人際關係啦,都會化為烏有。因為別人已經把你的好講話、好相處、一切說好,都視為理所當然。一旦被這樣的你給拒絕了,比起被一般的人拒絕,會更令人不爽。

美國的康奈爾大學跟另外兩所大學聯手做了一個調查,這個調查叫做「做好人真的會墊底嗎?」調查結果顯示,好人得到的薪水比難搞的人要低。在工作場合當中,難搞的女生比好搞的女生多賺5%,難搞的男性比好搞的男性多賺18%。

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有時候的確跟原生家庭有關係。爸爸媽媽在表達對小孩的愛意的時候,有些爸爸媽媽會用很堅定的語氣說,「不管你表現的怎麼樣,爸爸媽媽都一樣愛你。」在這種氣氛當中長大的小孩,會知道自己跟世界擁有一份穩定的關係,不會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什麼不同,而失去這份愛。

可是有一些爸爸媽媽在跟小孩子傳達愛意的時候,就會附加一些條件。我們常常聽到媽媽說,「你一定要好好用功讀書,這樣媽媽才會高興哦。」「你要乖乖的,爸爸才會喜歡你哦。」這種愛就是附加條件的愛,小孩子聽久了就會有壓力,也許這些爸爸媽媽並不是真的這樣想,這些爸爸媽媽心裡的愛,應該跟其他的父母親一樣多。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小孩覺得自己跟世界的關係很不穩定,只要自己表現的不好,不討人喜歡,一切都會崩塌。

如果你有心改掉自己的討好型人格,那麼心理學家Braiker,他在書裡面建議了一些小練習。這個練習有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不要急著自責,要先觀察自己怎麼討好別人的?在每一次故意做了討好別人的行為之後,記下來自己為什麼會答應對方?這麼做是為了要討好誰?如果不這樣做,是擔心會惹到誰嗎?這個步驟有助於我們認清每個人的面目,而不是很模糊而抽象地去討好每一個人。

第二個步驟,就是當別人拜託我們的時候,不要立刻答應對方,把答覆的時間拖長。比方說,「我下個禮拜再回答你」,給自己時間去考慮,真的要這樣做嗎?所付出的時間成本跟心力真的值得嗎?這個步驟的功能,是幫助我們自己,不要反射性地對別人的拜託都說好。

第三個步驟聽起來比較嚴重,就是假設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我,那我還會有什麼優點嗎?想一下自己身上有什麼值得自己肯定的地方,而不是靠著別人喜歡我,逗別人高興,來建立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身邊有討好型人格的老好人,你也可以請TA用這三個步驟來練習看看。當然這也意味著,如果老好人一旦覺醒了,TA以後就不會隨便答應你那些亂七八糟的拜託嘍!

今日思考

今天情商課的最後,有我剛才所說的那16個問題。16個問題可以幫助你判斷一下,你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還是你已經陷入了討好模式?另外,今天情商課的小練習,要請你回憶一下,你上一次故意討好別人的行為是什麼行為?還記得為什麼要這樣做嗎?請在留言當中告訴我們。

-End-

編輯:村長

版式:村長

關注獲取更多音頻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關人的自白 的精彩文章:

流一滴眼淚的8000種理由——情緒顆粒度
低標準、寬要求,才能治癒你的自卑

TAG:公關人的自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