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不斷自我成長,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束縛——致成長中的自己

只有不斷自我成長,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束縛——致成長中的自己

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地潰敗

我是70後,從不追星,但這兩天確實關注了一下張韶涵。

十年前的她,事業如日中天,卻因為與父母反目,導致形象受損,事業一落千丈。

十年後的她,《歌手》里的一首《阿刁》,迅速翻紅。據說她堅持選擇這首歌,是因為被每一句歌詞打動,特別是那句「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地潰敗」。

張韶涵的成長經歷堪稱「現實版樊勝美」。

她出生於台灣桃園縣,作為家中長女,因為父親投資失敗家道中落,加之又得了心臟病,她15歲就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

她喜歡唱歌,參加很多歌唱比賽,為了拿獎貼補家用,因此被星探發現而出道。

好容易憑藉演藝事業掙了一些錢,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她卻又遭遇了家人的背叛。

2009年張韶涵母親在媒體上造謠說她吸毒、酗酒,逼得她不得不做葯檢自證清白,而家庭內的經濟糾紛則讓她最親的人紛紛通過媒體互相辱罵。

這些醜聞讓張韶涵從那個《海豚灣戀人》中的公主,一夜間聲望掉光。

她的通告、代言紛紛被撤。事實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當時張母婚內出軌,導致母女關係弄僵。雖然她拿著醫院的檢查單,公開向媒體證明自己沒有吸毒。

但是,惡劣影響並沒有消除。事後她依然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為他們買房、找工作,而張家爸媽還曾攔住張韶涵的弟弟當街暴打。

當時,她還因先天性心臟病在不斷求醫。中國千百年來「百善孝為先」的集體無意識封殺了她,讓她在事後經歷了寒冬般的八年。

《阿刁》的歌詞中寫到「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突然明白為什麼張韶涵會喜歡上這麼一首對於台灣人來說非常小眾的大陸民謠,而且執意要在舞台上來重新演繹它。

就像她在微博中說的,經歷了這麼多年之後,慢慢懂得什麼叫做放下,「I am 阿刁 ,I am 安琪拉」。

是的,命運多舛,生命中總有些事讓你不得不停下來,而這些讓你停下來的人和事,就是你此生所需要要修的功課。

對張韶涵來講,有這樣的父母,她比樊勝美還要慘一些。

不僅錢財這些身外之物沒了,心中那份安全感、愛和歸屬感也不復存在。

她說《阿刁》歌里的故事離我們很遙遠,可中間的沉浮、挫折、跌宕起伏的心情和生命感悟,每個人都曾經歷,現在也會可以讓自己試著去釋懷。

很欣喜她能夠突破自我,選擇自己、與過往和解,再次綻放在大眾面前。

然而,很多人卻還活在迷茫和糾結中,選擇與自己、與父母、與原生家庭死磕到底。

帶著愛與慈悲,接納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

臨近春節,母親將父親從老家接過來過年。

他們晚上六點多到,等我八點下班到家,因為開了暖氣門窗緊閉的原因,進門撲鼻而來的就是父親身上難聞的味道。

我想他大概是很多天沒有洗澡了。見我捂著鼻子,母親就催著父親去洗澡。

在幫父親洗澡的整個過程中,母親的嘴巴就絮叨個不停,大概就是說這一輩子這麼倒霉怎麼嫁了這樣的男人之類。

母親耳朵不好,因此嗓門很大。

我有些無語,一瞬間竟有一種回到童年的感覺。很煩躁

父親自私、懦弱、不負責任,母親能幹、強勢、脾氣暴躁。

於我來講,童年最痛苦的回憶就是生活在母親的指責下,只要她情緒一不好,家裡就炸了鍋一樣,雞犬不寧。

她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除了指責就是打罵,別無其他。特別在對待我與妹妹迥然不同的態度上,讓我對這個母親非常失望

當年我拼勁全力考上大學,為的也是有朝一日不用再回那個沒有溫度的家。

我不想我女兒遭遇我童年的感受,因此對母親有些埋怨。怪她既然事情做了就不要抱怨,如果抱怨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父親也就是過年這幾天過來,難道就都不能好好說話嗎?

煩躁之下,我母親大吵了一架。

結果導致她幾天都在胡思亂想,晚上失眠

看著她憔悴的臉、紅腫的眼睛和硬撐著忙忙碌碌的身影,我覺得很內疚。內心生出慈悲,那是對母親的有一種從未有過的心疼和憐憫。

這一覺知讓我覺得很欣喜。

因為很久以來,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創傷,讓我對母親充滿怨和恨。

怨恨到曾經有段時間,我一看見她就充滿了憤怒。每每她說什麼,我都要唱反調,無論她做什麼,我都看不慣。

那時候的我,對母親毫無憐憫、感恩之心。她很委屈,因為她覺得自己放下家裡的一切來幫我帶孩子,所做的事情出發點全是為我好,為什麼我卻不領情。

我自己也很奇怪,覺察到自己必須要改變對母親的態度,也正是這一覺察讓我走向自我成長之路。通過後來的學習,我才知道這是我童年時期未表達出來的對他們的憤怒。

從16年拿到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到現在,這一路的學習成長,讓我看到自己內在的蛻變、認知不斷升級,內心逐漸生出愛與慈悲,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也更加和諧。

這幾天自己內心的覺察,讓我感覺自己認知又升級了,更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同情她,而不是以母親的角色去要求她做到我所期望的。

我突然想起,曾經我問過日本的靈媒大師,我究竟要怎樣和母親相處?

她說,你母親對這個世界來說,是個新魂,因此你不要以母親的角色去要求她,你可以把她當成你妹妹,這樣你就可以更好地與她相處。

這麼重要的事情,我怎麼忘了呢?原來一直以來,我就是放不下、執著於她母親的角色,總是想著為什麼她不像其他母親那樣和藹可親、對她有著太多的期待。

在心疼和憐憫中,我發了一條微信跟母親道歉。

在她回的微信里,卻是怪自己命不好、上輩子沒做好事嫁了父親這樣的男人之類,充滿了對父親的怨。在母親的認知里,父親就是她這一生不幸的根源。

她這一生勤勞、節儉、強勢,總是想控制一切,然而卻什麼都不在她的掌控之下。

強勢只是她的保護傘,這張傘下有著一顆脆弱的靈魂,因為沒有依靠,連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沒有保障,何談愛、安全感和歸屬感的需求。

父親的自私、懦弱、不負責任,讓母親更加沒有安全感,只能用控制孩子和丈夫來填補她匱乏的內心。

有時候,我真的不理解父母這一代的婚姻,覺得他們的婚姻很悲哀:出生在那樣的年代,從小到大內心能夠感受到的愛極度匱乏,因此在婚姻中雙方都只想索取,導致付出的一方充滿怨氣,而另一方卻充滿冷漠與理所當然。

所以在這場鬥爭中,明面上她是在跟我吵架,潛意識裡確是在跟父親索要著愛與安全感,而事實上她這一輩子都在自己死磕、不斷內耗。

看明白這一點,我更加憐憫母親。

我忽然發現,年齡的增加並不意味著成長。

真正的成長,是從內心深處生出愛與慈悲,體恤父母這一代的艱辛與不易,真正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局限,接納他們,包容他們的任性、無知,這樣才能照顧好他們的有生之年。

這是我的故事,也是我這兩三年自我成長的戰果。

最後,以我喜歡的北野武的這句話結尾。

「人生最重要的結局是: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平凡不完美的父母達成和解。我們終有一天,要學會和自己、和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無論它在你看來美麗,亦或醜陋。」

圖片來源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進入【明瑜成長空間】獲取#200本免費精選親子育兒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尚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本尚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