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還在迷戀民主灰?這幾款武器,中國早已超越了西方

還在迷戀民主灰?這幾款武器,中國早已超越了西方

近日,一段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江麓機電有限公司出品的宣傳片在網路上瘋狂流傳。一段短短的宣傳片,其攜帶的信息量卻無比巨大!

拋去一些重疊的信息,主要是以下三點:新輕坦進入批量生產、二代步兵戰車開始研製、水上時速50公里/小時的兩棲戰車。上述三點,無論是哪一個都是對我國陸軍影響深遠。

關於輕坦的重要性 ,我曾在以前提到過,此處不再撰述。水上時速50公里的兩棲戰車信息太少,唯一能做橫向對比的是美國早已經下馬的EFV遠征戰鬥車(即AAAV先進兩棲突擊載具計劃)。不過即便是掌握核心科技的EFV在水面航行速度也不過46公里,要知道這玩意可是依靠著車體四周的可伸縮邊板進行減租,並搭配2700馬力嗑藥引擎+噴水系統把自己變成一個衝浪板才獲得46公里的時速。中國的兩棲戰車若是能達到50公里時速,必然是應用了其他先進技術,而且是美國沒有或無法實際應用的技術。

相比於一直處在迷霧中的新輕坦與更具爆炸性兩棲戰車,中國的新型步兵戰車的消息就要多很多了。早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中,中國就展出了CS/AA5型40毫米埋頭彈的武器站系統,當時使用的底盤還是我國外貿的ST-1輪式突擊炮的同款底盤,可以看出這種新型武器站完全可以被輪式車體承受。而埋頭彈的潛力也證明未來步兵戰車必將安裝埋頭彈武器。

而在今年兵工集團舉辦的「裝甲與反裝甲日」活動中,通過改裝VT-5型輕型坦克而來的VN-17重型步兵戰車的出現則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步兵戰車的發展方向——重型履帶式。

步兵戰車重型化的趨勢其實早就已經出現。在大規模地面戰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今天,依照著「坦克在前,步戰在後」的設計思想所製造的舊式步兵戰車已經落後於時代,皮薄餡大的步兵戰車在局部衝突中往往沒有足夠的防護來抵禦敵軍的廉價反坦克武器,而巷戰、巡邏等任務條件的限制導致了坦克一類的重裝備無法出動,加上小口徑機關炮彈藥技術的高速發展,導致了步兵戰車原有的防護連新型機關炮炮彈也無法有效防禦,更不要說防禦威力更大的埋頭彈了。

美國的埋頭彈計划起源於冷戰,其威力可以在1500外擊毀蘇聯的BMP-3型步兵戰車,而BMP-3的防護能力是當時蘇聯步兵戰車中最好的。

換句話說就是——彈甲競賽的天平傾斜了。

好在,在新時代的彈甲競賽中,中國並沒有被落在後面,反而走在了最前列。

我國的步兵戰車發展其實很晚很晚,受制於冷戰期間的技術原因等問題,在80年代初接觸到蘇聯BMP-1步兵戰車前我軍完全沒有任何使用步兵戰車的經驗,而在對蘇聯BMP-1進行逆行測繪時也保守技術原因困擾,直到1986年才完成定型得以自行生產這種在蘇聯裝備序列中位居二線的步兵戰車。儘管在中蘇交惡後的一段時間裡中國一直在研製自己的步兵戰車,但除了搞出來一些拼裝貨外收效甚微……

軍方研製的YW-307,73毫米炮塔搭配85裝甲車,這種臨時搭配的拼裝貨在軍方經商時代曾作為外貿商品,當然了,沒人要。

世事無常,就在國產BMP-1步戰定型為86式後沒幾年後蘇聯就解體了,中國陸軍所受到的空前壓力一夜之間就消失了。直到96年台海危機之前,中國陸軍步兵戰車的發展都處於停滯狀態。

96年的台海危機是那個時代共同的苦痛,但正是這種苦痛激勵了中國軍工人奮發圖強。

在90年代末,中國通過官方渠道從俄羅斯取得了BMP-3的武器站技術,並以此設計了04式步兵戰車、新型通用式炮塔等武器裝備。其中師承俄式裝備的04式繼承了BMP-3的武器系統一度成為了當世地表最強火力步兵戰車。

當然,由於我國地大物博,為了能夠適應絕大多數地區,04式格外強調了浮渡能力導致了其防護能力低下使其並不具備新時代彈甲競賽的資格。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中國在04式步兵戰車的基礎上取消了浮渡能力,增加了防護裝甲,使其成為履帶式重型裝甲部隊專用的步兵戰車,強大的火力與防護完美的結合讓04A成為了99/99A最好的帶刀護衛。而有能力搭配這種豪華配置的部隊無一不是中國陸軍的王牌部隊,從原天子腳下萬歲軍的北京軍區38集團軍到原駐紮中朝邊境的瀋陽軍區39集團軍,地表最強的配置就該地表最強的部隊來用。

時至今日,隨著步兵戰車彈甲競賽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憑著改造而來的04A遲早會在新式武器中落敗,因此中國想要在未來的軍事發展取得先機只能設計屬於自己的重型步兵戰車。

令人慶幸的是,中國在VN-17的誕生以及40毫米埋頭彈的研製成功已經使中國具備了研製新型重裝步兵戰車的能力。得益於我國在彈藥技術的優勢,我國的30毫米機關炮已經可以摧毀現在的主流步兵戰車,一旦換裝埋頭彈,威力將只增不減。而且在埋頭彈領域裡,拋去美軍已經下馬的CTA項目,唯一能和中國埋頭彈相提並論的就只有英國為「阿賈克斯」準備的40毫米埋頭彈系統了,但是在英國軍費持續降低的今天,「阿賈克斯」能否按時服役仍然是未知數。

當然,摸著石頭過河也是我國裝備發展的習慣,在重型步兵戰車的領域裡,英國的「阿賈克斯」、俄羅斯的T-15「庫爾幹人」、以色列「雌虎」都可以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經驗來完善我們的新型步戰車,君子不恥學於師,好東西還是要學的。

作為最早應用坦克改造步兵戰車的國家,以色列在重型步兵戰車領域裡的話語權還是很有分量的

長江後浪推前浪,中國在步兵戰車的發展史相對於老牌帝國毫無優勢,中國能在短短20年時間裡就迅速追上了世界領先地位,與中國軍工人的努力奮鬥不無關係。儘管由於各種原因中國陸軍尚未完成全軍機械化的野望,但是隨著軍改的推進以及新式步兵戰車的研製,想必在不遠的未來就能看見中國陸軍的最強形態了。

而到了那時,形容中國陸軍的恐怕只剩下一句話:

放眼周邊三千里,何人擋我醒獅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後沙月光:馬爾地夫逮捕印度記者!印度真的敢出兵?
中國又公布一戰略部署,這決心下的真不容易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