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著有《九陰真經》的那個人其實是不會半點武功的詞人

著有《九陰真經》的那個人其實是不會半點武功的詞人

綠茶按|韋力先生的「覓系列」已先後出版了《覓宗記》《覓詩記》《覓理記》《覓曲記》,最新一本《覓詞記》是這個該系列第五部,通過尋訪歷代詞人遺迹,梳理出中國歷代詞人史。韋力先生已一己之力做這樣的傳統文化尋蹤之旅,意在打撈那些被歷史遺忘或缺失,但又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歷史文脈,此行為看似笨拙,實在意義深遠。本文選自《覓詞記》尋訪北宋詞人黃裳墓。

覓詞記:黃裳

文|韋力

黃裳是宋元豐五年的狀元,轉年做了太學博士,之後在朝中工作了近二十年。在這段時間內,朝中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最初是司馬光當政,接下來是舊黨內部的紛爭,在這些巨變的過程里,因為黃裳既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中的人物,故未曾捲入黨爭之中。

那他在朝中是怎樣的角色呢?馬里揚在其論文《演山詞研究》中說:「至哲宗親政,新黨後勁又不遺餘力打擊舊黨。『黨爭』確是一個難以逃避的漩渦,但也不排除有『第三種人』存在。」看來,黃裳就屬於這「第三類人」。

但是到了宋崇寧元年,他還是主動要求外放,於是在這年冬天,他前往青州作知府,五年後他被任命為提舉杭州洞霄宮,到了靖康之難,他就返回了家鄉。在這期間,黃裳擔任過杭州知府,在杭州期間,他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刊刻了大部頭的《道藏》

黃裳(1044-1130),北宋著名詞人。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卒贈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其中《減字木蘭花》流傳最廣。

從個人經歷來說,黃裳的一生也算風平浪靜,但他當年考上狀元也曾經歷了十年的曲折。

宋治平元年,黃裳首次參加南劍州解試,這次考試未能成功,這個結果未能打擊他的信心,而後他屢敗屢戰,連續參加了三屆科考,可惜都未成功。他在《和范宏甫》一詩中說:「不於場屋便橫行,安用詩書寄此生?萬里一飛雖有志,十年三戰未成名。風霜已是知秋柏,雷雨何妨惜海鯨。自愧壯圖猶未效,幾時樽酒與君評?」

從該詩可以看出,黃裳的性格是越挫越勇,他認為作為一個書生,如果不能在考場上取得好成績,那作書生便沒有了意義。

雖然未能蟾宮折桂,但他的姐姐卻認定弟弟必能考出好成績。《夫人黃氏墓志銘》中載:「(長姊)愛信益篤,謂:『汝旦暮當顯於朝,知名於天下,慎毋以少抑而懈大事。』」姐姐勸他不要鬆懈,繼續努力,因為相信他早晚會有一天,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姐姐的鼓勵下,黃裳來到首都開封,進入太學繼續苦讀。

在為人方面,他也儘力幫助親友,程瑀所撰的《黃公神道碑》中稱:「在太學,有同捨生遭喪,無以為歸計,罄篋笥所有資之。」當時黃裳的一位同學家中遇到喪事,此同學將回家奔喪,但是沒有路費,黃裳就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幫助他回家。他考取功名有了收入之後,還會拿出錢來幫助宗族中的窮親戚們。「仕宦俸入,未嘗省錄,宗族新故貧者多仰給焉。」

求學期間,黃裳有一度前往河北真定的閱古堂去讀書,這個階段大概有一年多。他為什麼要到這裡去讀書,相應的史料未曾提到,而後他又趕上母親吳氏去世,黃裳立即返回了家鄉,守喪期滿後,他在宋元豐四年再次參加了南劍州的解試,本次終於名列榜首。

能夠有這樣的好結果,以古人的理解,當然必有神助。吳曾的《能改齋漫錄》卷十一就載有這樣一個故事:「黃冕仲未第時,嘗有魁天下之意。元豐四年,南劍州譙門一柱,忽為迅雷所擊,冕仲聞之口占絕句云:『風雷昨夜破枯株,借問天公有意無。莫是卧龍蹤跡困,放開頭角入亨衢。』」

在他考試的元豐四年,南劍州譙門的一根柱子遭到了雷擊,黃裳看到後,隨口吟出一首七絕,認為這是上天有意為之,因為在這個考場內有一條卧龍,擊倒此柱,等於放開頭角讓此龍奔向康庄大道。宋劉克莊所撰的《芹澗橋記》也記載了這樣一段話:「芹嶺在衢之開化,端明演山黃公裳少過之,有『高更千萬丈,還我上頭行』之句,後魁天下,遂為詩讖。」

宋元豐五年,神宗皇帝在集英殿對取得進士資格的人進行殿試,考試的結果黃裳剛開始並沒有被列為第一,《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二四引鮮於綽《傳信錄》中的一段話:「時考官本考裳置第五,神宗嘗見其文,因記其數句。至唱名,令尋裳卷,須臾尋獲進呈,神宗曰:『此乃狀元也』。乃唱名。」

原來黃裳的殿試成績本是第五名,但是神宗皇帝在此前讀到過黃裳的文章,並且能記住文中的名句,等到殿試過後準備唱名時,皇帝突然命人把黃裳的殿試卷拿來,考官呈上之後,皇帝看了一下說,這個才是狀元。接下來的唱名,黃裳就成了第一名。

神宗皇帝在此前看過的黃裳文章是哪篇呢?清陸心源在《宋史翼》卷二十六中說:「裳未第時,嘗作《遊仙記》,傳於京師,神宗覽而愛之。」看來黃裳寫的那篇《遊仙記》被神宗皇帝看到了,但陸心源是清末的人,他怎麼知道得這麼詳細呢?陸心源在《宋史翼》的附錄中又錄有宋人所撰的《紫玄翁塑像記》,該記中有這樣一句話:「方未第時,曾作《游山記》,上達聖聰,神廟酷愛其文。」

對此,馬里揚認為:「此或為陸氏所本。」接下來,馬在《演山詞研究》中又引用了《誶輿勝覽》卷十二中的一條小註:「黃冕中撰《遊仙記》云云。」故而馬里揚認為宋人著錄已奪「院」字,而陸氏又誤「山」為「仙」。

神宗看到的這篇文章收錄在黃裳的文集《演山集》中,但文集中該文的題目為《游山院記》,然而陸心源誤記為《遊仙記》,而《紫玄翁塑像記》中的所記又丟了一個字,成為了《游山記》,所以才有了馬里揚的這個推論。

由這個記載可知,當黃裳還未登科的時候,神宗皇帝就已經聽到了他的名字,這對於一個初入仕途的年輕人是何等的重要。皇帝的賞識意味著他的仕途將會是一片光明,可惜的是,黃裳在朝中任職的第三年,也就是元豐八年三月,神宗皇帝駕崩了,哲宗繼位,同時由太皇太后高氏來垂簾聽政,兩個月後,司馬光執政,他廢除了王安石所制定的新法,好在黃裳既非舊黨也非新黨,故沒有受到怎樣的衝擊。

哲宗親政時,朝中的人事又是一番大變動。轉年,曾布同知樞密院事。這位曾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弟弟,而黃裳又跟曾布是兒女親家的關係,曾布的兒子娶了黃裳的女兒,而今曾布成為了朝中權臣,這當然對黃裳是個好消息。

到了宋徽宗繼位的第二年,黃裳就從兵部侍郎升為了禮部尚書,這是他一生中做過的最高職務。可是他在這個位置上做了不到一年,就被外放至青州,因為在同年的九月,曾布被改為提舉亳州太清宮,而後一路被貶。

黃裳擔任了幾地的知州,又兩度提舉杭州洞霄宮,在他七十歲時,又被提拔為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同時知福州,這是宋政和四年的事情。宋徽宗為什麼在黃裳晚年又對他有了這樣的任命呢?

馬里揚認為,因為福州東禪寺等寺院開始私刻《大藏經》,這部大藏在崇寧二年完工時,由皇帝賜名《崇寧萬壽大藏》,其後仍有陸續的補刻。到政和二年結束後,轉年開元寺又刊刻了一部大藏,但這兩部大藏都屬於佛教經典,而宋徽宗信奉的是道教。

在政和三年,宋徽宗下詔,在天下訪求仙經,轉年,黃裳便上請朝廷在福州建「飛天法藏」,以收藏這些道書,徽宗給其賜名為《政和萬壽道藏》。徽宗命黃裳主抓這樣的大型文化工程,顯然他知道黃裳在此方面有特長。

黃裳的這個特長,也被金庸演繹在《射鵰英雄傳》中,那就是著名的《九陰真經》。《射鵰英雄傳》中借周伯通之口給郭靖講到了《九陰真經》和黃裳,裡面也說到了徽宗皇帝在天下搜集道書,而後派黃裳進行刊刻。皇帝對道藏的看重,當然令黃裳小心翼翼,於是他就仔細核對各種道書,幾年讀下來,終於讓他精通了道教,同時也讓他修鍊成了內功深厚的武林高手。

在小說中,這個階段波斯明教傳入中土,徽宗皇帝命黃裳派兵去剿滅明教。然而明教中有不少的武林高手,這讓官兵吃了敗仗,面對此況,黃裳只能親自出馬,幹掉了幾個明教中的法王和使者,這個結果引起了明教的復仇,黃裳身受重傷,躲到了不毛之地,但是,他在戰鬥過程中記住了對手的招術,而後終於思索出了破解的方法,於是又出山去報仇血恨,不料此時仇家都已死去。後來,黃裳不想讓自己研究出的武功就此失傳,於是寫出了這著名的《九陰真經》。

這種說法,顯然是金庸先生的創作,至少我未曾查到黃裳是武林高手的相關史料,但金庸先生的這個創作很重要,因為這讓很多人都知道了《九陰真經》和黃裳之名。

這位武林高手,詞寫得也非常好,《全宋詞》收錄了他53首,詞集《演山詞》最為有名。

通觀黃裳的《演山詞》,其整體的詞風也如他的生平一樣,四平八穩,但同時也會跟他的經歷有所聯繫。比如他對佛道兩家的熟識,這些觀念當然也會融入詞中,例如他所作的《瑤池月·雲山行》:

微塵濯盡,棲真處、群山排在雲漢。青盤翠躍,掩映平林寒澗。流水急、數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館。秦漁問,前朝換。盧郎待,今生滿。誰伴。元翁笑語,相從未晚。

更安得、世味堪玩。道未立、身尤是幻。浮生一梭過,夢回人散。卧松庵、當會靈源,現萬象、無中須看。乾坤鼎,陰陽炭。瓊枝秀,金圓爛。何患。朝元事往,孤雲難管。

本首詞還有一段小序:「紫元翁一日公餘,危坐寂寥,幽懷逸思,偶往雲山煙波之間,想見其為樂也,因作雲山、煙波二行,歌之以瑤池月。精嚴禪老請刻之石,乃書以遺之。」這個小序中的「精嚴禪老」就是福州三秀里精嚴寺的僧人,由此可知,該詞作於黃裳在福州任職階段。雖然這首詞是寫給僧人看的,然而詞句中卻用到了不少道家之語,比如詞中的「棲真」、「靈源」、「朝元」等句,而小序中所提到的另一首《煙波》,則是黃裳所作的同詞牌曲《瑤池月·煙波行》:

遍舟寓興,江湖上、無人知道名姓。忘機對景,咫尺群鷗相認。煙雨急、一片蓬聲碎。醉眼看山還醒。晴雲斷,狂風信。寒蟾倒,遠山影。誰聽。橫琴數曲,瑤池夜冷。

這些子、名利休問。況是物、都歸幻境。須臾百年夢,去來無定。向嬋娟、留住青春,笑世上、風流多病。蒹葭渚,芙蓉徑。放侯印,趁漁艇。爭甚。須知九鼎,金砂如聖。

這首的詞句也同樣使用了大量的道家語,比如「寒蟬」、「瑤池」、「幻境」,而尤其「金砂」更與道家的內丹養生有著直接的關聯。對於這兩首詞,陳植鍔在《北宋文化史述論》中做出了這樣的分析:「本詞上半闋的中心意象『忘機』,下半闋的中心意象『幻境』,充滿了庄、禪之學的情趣,而前者的『群鷗』、『橫琴』、『瑤池』,後者的『漁艇』、『九鼎』、『金砂』等等,都是宣揚性義命理的典型意象。全篇在寫法上,也體現了思想與藝術的結合、理論與形象兼具的特點,當亦是北宋宋詞進入繁榮期之後臻於成熟之時作家們所創作的理趣詞的成功代表。」

前面提到,黃裳曾經主動提出離開京師,前往青州任職。他在青州總計住了三年,在這個期間所作之詞留存至今者,有23首之多,這個數量佔到了《演山詞》的一半。黃裳前往青州雖然是主動提出,但至少說明他已經意識到了朝中局勢的險惡,可是他在青州所作之詞,卻完全看不出他有著怎樣的心理變化,比如他所作的一首《永遇樂·玩雪》:

朝靄藏暉,客袍驚暖,天巧無意。杳杳誰知,包含造化,忽作人間瑞。兒童歡笑,忙來花下,便飲九春和氣。急拏舟,高人乘興,江天助我幽思。

繽紛似翦,崢嶸如畫,莫道冬容憔悴。恍象含空,塵無一點,疑在天宮裡。酒樓酣宴,茶軒清玩,且待桂華來至。有餘光,明年待看,明紅暗翠。

這首詞可謂作得四平八穩,描繪出了當地下雪時的祥和氣氛,孩子們忙著玩雪,而大人們去觀賞自然的美景。這樣的描繪,完全讓人看不到黃裳內心究竟是怎樣的心態。

在詞調方面,黃裳喜歡填慢詞,比如他所作的一首《雨霖鈴·送客還浙東》:

天南遊客。甚而今、卻送君南國。薰風萬里無限,吟蟬暗續,離情如織。秣馬脂車,去即去、多少人惜。為惠愛,煙慘雲山,送兩城愁作行色。

飛帆過、浙西封域。到秋深、且艤荷花澤。就船買得鱸鱖,新谷破、雪堆香粒。此興誰同,須記東秦,有客相憶。願聽了、一闋歌聲,醉倒拼今日。

這首詞被人視為模仿柳永的同詞牌之作,而該詞也是清朱彝尊在《詞綜》中所錄黃裳的唯一一首詞作。

黃裳還有一類詞作頗受後人關注,那就是他所創作的《節序詞》。關於節序詞,其實就是用來詠唱年節的詞作,其實這類詞並不好寫,因為都是同樣的話題,同樣的格式,很難寫出新意,故張炎在《詞源》卷下中說:「昔人詠節序,不惟不多,附之歌喉者,類是率俗,不過為應時納祜之聲耳。所謂清明『拆桐花爛漫』、端午『梅霖初歇』、七夕『炎光謝』,若律以詞家調度,則皆未然。」看來古人也不願意寫節序詞,因為很容易流於俗,而後張炎舉出了三個例子,其中的前後兩首乃是出自大詞人柳永之手,而中間「梅霖初歇」則為黃裳所作的《喜遷鶯·端午泛湖》: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鬥巧盡輸年少,玉腕彩絲雙結。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歸棹晚,載荷花十里,一鉤新月。

這樣的評價且不管是否公允,但張炎將柳永跟黃裳並題,也由此顯見兩人有相通之處。其實黃裳所作此詞的倒數第二句——「十里荷花」,本就出自柳永的《望海潮》。

在兩宋時期,不少的評論家都貶低柳永的詞作,而黃裳卻學其風格,原因之一是兩人乃為同鄉。馬里揚則從創作角度找到了依據,他認為:「節序詞的創作,柳永應是宋詞中著手這類題材最早,且最為成功。」所以他覺得黃裳模仿柳永的節序詞更多的原因則是後者,比如黃裳所作的一篇《宴瓊林·上元》:

霜月和銀燈,乍送目樓台,星漢高下。愛東風、已暖綺羅香、競走去來車馬。紅蓮萬斛,開盡處、長安一夜。少年郎、兩兩桃花面,有餘光相借。

因甚靈山在此,是何人、能運神化。對景便作神仙會,恐雲且駕。思曾侍、龍樓俯覽,笑聲遠、洞天飛斝。向東來、尤幸時如故,群芳未開謝。

這首詞描寫的是京都的上元之夜,風格也的確是四平八穩。而馬里揚在文中則拿柳永的《迎新春》來進行對比:

嶰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嘉節、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燃絳樹。鰲山聳、喧天簫鼓。

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堪對此爭,爭忍獨醒歸去。

而後馬里揚得出了這樣的對比結果:「在這兩首上元詞中,無論從描寫的次第還是描寫的內容上,都有著極多的相似性。對於這種相似性,自然有黃裳對先賢模仿學習之處,但這同時也是詞人對現實生活忠實記錄的結果。這裡最明顯的便是上元『奇遇』情景重複出現。黃裳詞中『少年郎、兩兩桃花面,有餘光相借』,是寫上元夜少年郎與妓女們相傳的情景,而柳永詞中的『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也正是言此。」

黃裳做到這樣的高官,同時還有專門的詞集,為什麼在詞壇上的名聲卻並不響亮呢?顯然跟他的模仿也有一定關係。如前所言,他的不少詞作都是模仿柳永的風格,而從《演山詞》中其他的作品來看,也有一部分是在模仿東坡的詞風,比如他的《蝶戀花·月詞》,其中有一句「世上多情,卻被無情惱」,顯然,這句話是化用東坡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但這類詞似乎並不多,畢竟他的作品仍然有其獨立的風格在,比如黃裳強調詞的教化功能,他在《演山居士新詞序》中說過這樣一大段的說教之理:

演山居士閑居無事,多逸思,自適於詩酒間。或為長短篇及五七言,或協以聲而歌之,吟詠以舒其情,舞蹈以致其樂。因言:風雅頌,詩之體;賦比興,詩之用。古之詩人,志趣之所向,情理之所感,含思則有賦,觸類則有比,對景則有興。以言乎德則有風,以言乎政則有雅,以言乎功則有頌。采詩之官收之於樂府,薦之於郊廟。其誠可以動天地,感鬼神;其理可以經夫婦,移風俗。有天下者得之以正乎下,而下或以為嘉;有一國者得之以化乎下,而下或以為美。以其主文而譎諫,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誡。然則古之歌詞固有本哉?六序以風為首,終於雅頌,而賦比興存乎其中,亦有義乎?以其志趣之所向,情理之所感,有諸中以為德,見於外以為風。然後賦比興本乎此以成其體,以給其用。六者聖人特統以義而為之名,苟非義之所在,聖人之所刪焉。故予之詞清淡而正,悅人之聽者鮮。乃序以為說。

為此,馬里揚稱他為第一位以「詩教說詞」的人。

黃裳墓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許坊鄉黃坊村。從南昌到撫州的路程費了一些周折,終於入住臨川大酒店。第二天一早,包了一輛計程車,第一站前往黃裳墓。

車從臨川一中門口路過,司機很驕傲地告訴我,這個學校很是厲害,今年的高考能上清華北大的有六十多名。從安石公園旁右轉過橋,上208省道,四車道的水泥路很是平坦,前行30多公里,駛入鄉路,又前行了10餘公里到達黃坊村,在村內打聽,沒人聽說過黃裳。

這時碰到一位50多歲的男士,很幸運他說自己知道黃裳墓,讓我原路退回一里,看到一個亭子,墓就在亭子後的山上。我於是請他上車幫忙帶路,沒走多遠他指給我看:那就是亭子。

遠遠望去,我在大片的田地里看到一處破爛的小房子,他指著上山的一條小徑告訴我,這就是通往黃裳墓的路,有一里地,於是謝過這位男士,讓司機把他送回村子。我獨自上山,前行了不到150米,就在這山坳中看到了黃裳墓。

荒山裡的黃裳墓

黃裳墓的墓碑是並列三聯式,墓碑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中間的一塊隱約能看到「禮部尚書黃公諱裳字冕仲派行三十先生墓」字樣,辨識出這幾個字,讓我放下心來,看來是找對了地方。墓丘佔地約十平方米大小,在周圍未找到文保牌,墓碑的後側放著一個空酒瓶,但墓前平出的空場地佔地約有幾百平米,然而未作進一步的整修和鋪裝,上面長滿了荒草。

本文選自《覓詞記》韋力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8年1月

-END-

更多綠茶選書

閱讀需要分享

綠茶書情|文藝連萌成員

文藝連萌|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茶書情 的精彩文章:

2018開年第一波18本好書
開工第一天,書單拜晚年

TAG:綠茶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