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兵馬俑42年海外巡遊記

兵馬俑42年海外巡遊記

連日來,一則兵馬俑在美國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展出時拇指被盜的新聞成為了引人關注的話題,這一事件在中美兩國的網路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原本友好的的文化交流活動卻被一件非常惡劣的犯罪影響了。

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工作人員對此次惡性事件深表震驚:「我們文物外展40多年,60多個國家和地區、260多個展覽中,沒有發現過這麼惡性的事件。」

最早將秦兵馬俑介紹給世界的人

中國古老的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海外觀眾,並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向享有盛名。但要想看到他們的「真身」可並不容易,尤其對居住在中國之外的外國人來說。多年來,中國文物局和博物館總會應國外邀請,甄選一批或幾座陶俑送往國外展出。

歐美國家的不少民眾之所以了解認識並痴迷兵馬俑,離不開一位美國記者,那就是——加拿大裔美國人奧德麗?托平。她於1978年在美國《國家地理》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秦始皇帝大軍——中國令人難以置信的考古發現》。這篇文章最早使秦兵馬俑名聞世界。

托平的一家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淵源,她父親切斯特?郎寧1894年出生於中國,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從事教育工作,40至50年代任加拿大駐華大使,是一個「中國通」。緣於這樣的特殊原因,作為自由撰稿人的托平女士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幾度訪華,並且都到了陝西。

1978年春,托平陪同84歲的父親,以及妹妹、女兒、侄子一家5口人,第四次來到陝西。在陝西省有關領導和秦俑考古隊兩位專家陪同下,托平一家冒著霏霏春雨從西安驅車東行近40公里,來到臨潼縣西楊村旁這個過去任何地圖也找不到的荒野。

托平興緻勃勃地踏上十分泥濘的鄉間小路,沿著陪葬坑沿仔細觀看剛剛出土橫七豎八的陶質兵馬,不停地向考古隊專家提出各種問題。在仔細參觀完全秦俑坑工地後,托平一行在返回時途經秦始皇陵並做了考察,回到西安又西行過渭河,參觀了秦都咸陽的秦始皇宮殿遺址。回到西安時已黃昏。在晚宴上,她向主人問起對秦始皇的看法和評價。深夜,她不顧一天的勞頓,坐到打字機前,懷著激動的心情,打出了那篇震驚世界的文章:

「我們親眼看到了20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的御林軍塑像——數以2000多年後,現在從陰濕、粗糙的紅土中探身出來。那粗獷剛勁的武士和駿馬的陶俑群,全部像真人真馬一樣大小。這真是一幅令人終身難忘的景象。當時我們站在雨中,激動得幾乎掉下淚來!」

托平女士的文章長達近萬字,全文分為八個部分,依次介紹了陵冢東側新發現的兵馬俑坑及其內涵,秦始皇陵的修建經過,秦咸陽宮、阿房宮與長城的修建情況,最後是秦始皇的身世、業績和功過是非。一完稿就發給了世界權威雜誌美國的《國家地理》,該刊異乎尋常地拿出17頁篇幅全文刊載,並配上新華社特意為作者提供的6張秦俑坑彩色照片,以及美籍畫家楊先民描繪秦宮廷景象和制俑、荊柯刺秦王、焚書坑儒等內容的彩墨畫多幅,發表於當年4月號上。

憑著《國家地理》的聲譽,隆重推出這樣世界矚目的獨家報道,在美國以至西方引起人們的極大興趣。同年9月,法國前總理希拉克參觀後把秦始皇兵馬俑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並提出「不看秦俑不算到過中國」。由此,人們奔走相告說秦俑,歐美遊客來中國,首選的目的地便是秦始皇的地下御林軍,也在全世界掀起了歷久不衰的「秦俑熱」。

42年前就在美國首次展出

實際上,秦兵馬俑1974年出土後僅過了兩年,就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進行了首次展出。當時雖只送去了一件陶俑,但立刻就引起輿論轟動,許多外國人第一次見到如此高大的秦俑。40多年來,秦始皇兵馬俑已在美國多個州展出過,每隔幾年就舉行一次,僅在2017年就在美國舉行了4次展出,所到之處,盛況空前,觀者如潮。

2017年4月6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兵馬俑:秦始皇帝的永恆守衛」展在美國西雅圖太平洋科學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在美國巡展兩站,本站2017年4月8日在西雅圖面向公眾開放,2017年9月3日閉幕。第二站2017年9月30日轉展至美國東海岸費城富蘭克林科學博物館,展覽至2018年3月5日結束。也是在這一站的展出中,兵馬俑的拇指被盜。

在前期的展覽媒體新聞發布會上,美國駐中國前任大使、美國華盛頓州前州長、該展覽的名譽主席駱家輝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文化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象徵中國文化的兵馬俑來到西雅圖市,是我們華盛頓州的榮幸,這種文化交往對於中國兩國關係至關重要。

2017年11月18日至2018年3月11日,美國弗吉尼亞藝術博物館舉辦「輝煌大秦——兵馬俑」特展。此次展覽由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及秦始皇陵博物院與弗吉尼亞藝術博物館、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合作舉辦,展品來自陝西省14家博物館及考古研究機構。據悉,在弗吉尼亞藝術博物館展出後,這一特展移師位於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

特展分為「大秦之崛起,天下一統,千年永恆」三部分,展品多達130餘件。展覽展出包括將軍俑、鎧甲俑、陶馬俑、立射俑、跪射俑和文官俑等在內的10件兵馬俑真品,以及各式青銅兵器、禮器、祭器、金銀器、玉器、陶器和建築構件。

中國駐美大使館公使吳璽在展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社會和人文領域的交流有利於中美兩國人民不斷增進相互理解、拉近距離。通過此次文物特展,美國觀眾不僅將領略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也能夠對當代中國的歷史傳承和精神風貌有更全面的理解和認識。這將在兩國人民之間架起新的友誼和理解之橋。

弗吉尼亞藝術博物館館長納哲斯表示,這是該博物館第一次展出中國古代文物。他還說,中國和美國,兩個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應該在各個方面同步發展,社會、政治、貿易等。他認為兩個國家有太多的共同點,比美國人意識到的還要多。

相比而言,兵馬俑進入加拿大展出的時間則稍晚了一些。2010年6月,加拿大皇家安省博物館開始舉行中國秦兵馬俑展覽。皇家博物館表示,希望藉此能夠向加拿大的其他族裔介紹推廣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皇家安省博物館共展出10個兵馬俑及兩百多件文物,都是中國國寶級的文物,其中三分之一此前沒有到海外展出過,甚至許多文物在中國也從未展出過。秦兵馬俑展並配以國語和廣東話解說。展覽日期自2010年6月26日起至2011年1月2日,之後展開加拿大全國巡迴展。

海外出借展品最多的一次

2018年2月,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舉辦了《秦始皇和兵馬俑》大型特展,展出一百多件珍貴文物,其中超過半數首次在英國亮相。本次展覽是應利物浦國家博物館邀請,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辦。展品以秦代兵馬俑為主,兼有東周及漢代時期的陶器、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等。

這次展覽於2018年2月9日正式向公眾開放,至10月28日結束,為期長達8個月時間。這也是闊別11年後,英國人再次有機會在本土觀賞兵馬俑。

英國文化大臣卡倫·布拉德利表示,兵馬俑是中國古代的奇蹟之一,在利物浦舉辦兵馬俑展覽,相信將吸引眾多來自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遊客,這既能推動利物浦旅遊業的發展,也將讓整個英國從中獲益。

利物浦國家博物館館長戴維·弗萊明表示,利物浦擁有歐洲最古老的華人社區,在這裡舉辦展覽絕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他形容這次展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

兵馬俑上一次在英國展出是2007年9月,當時在大英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吸引了約85萬名觀眾前來參觀。1985年,兵馬俑在愛丁堡的城市藝術中心也曾小規模地展出過。

2007年9月,大英博物館舉辦的秦始皇兵馬俑展覽,預售門票破紀錄。此次參展展品是以秦始皇兵馬俑為主的120件(組)文物,其中一級品達51件,包括28件兵馬俑以及其它秦代珍貴文物。這也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向海外出借展品最多的一次。

除了英國,其他歐洲國家也迫切希望能夠展出兵馬俑。為了兵馬俑能夠來到瑞士,伯爾尼歷史博物館館長梅斯里親自出馬,2012年他曾經去了陝西多次。因為當年伯爾尼歷史博物館的愛因斯坦展在中國進行巡展,兩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開始了比較頻繁的交流,所以產生了在瑞士做兵馬俑展的創意,並開始了一系列的接洽。

2013年3月至11月,瑞士伯爾尼歷史博物館舉辦中國兵馬俑展,這是瑞士首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兵馬俑文物展。展覽的名字為《秦8000件兵馬俑;2000年歷史;一位皇帝》,展覽向瑞士及歐洲中部觀眾展現中國古老文明的燦爛和神秘。

秦始皇兵馬俑在俄羅斯首次展出的時間是在2006年6月14日,展出地點為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持續至當年11月30日結束。

澳洲也是主要展出地

早2010年兵馬俑就飛進了澳洲,當年11月11日,一架裝載秦始皇兵馬俑的貨運包機當天7時15分從浦東國際機場起飛,赴澳大利亞悉尼國家博物館參與「秦始皇及其地下大軍」的展覽。此次赴澳展覽的兵馬俑共有8箱展品,是從西安用卡車運至浦東國際機場。這些國寶分二批運往悉尼,第二批4箱展品於2010年11月13日啟程。此次中國兵馬俑展在悉尼展覽一個月。

今年年底,兵馬俑也將在紐西蘭展出。今年12月20日,160尊世界著名的中國歷史遺產秦始皇兵馬俑,將於惠靈頓的紐西蘭國家博物館中展出。屆時,遊客將看到兵馬俑、戰馬俑和戰馬車三個不同種類的兵馬俑。

此次展覽預計從2018年12月20日展出,持續到2019年4月。本次參展的160尊兵馬俑將由三個不同種類的兵馬俑組成,包括8個不同形態特徵的兵馬俑,兩匹戰馬俑,以及兩輛青銅製的戰馬車。此前,紐西蘭惠靈頓曾經展出過迷你複製版的兵馬俑,而這次展覽能夠讓人們第一次近距離觀賞這些與人同高的原版兵馬俑。

為了這次展覽,相關單位已經為這些兵馬俑投保約1.176億紐西蘭元。除了兵馬俑,許多來自皇陵的奇珍異寶也將一同展出。預計本次展覽將吸引超過11.2萬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展覽期間將帶來約4100萬紐西蘭元的收入。

日韓新加坡

近幾年來,兵馬俑也在中國周邊國家展出。2011年6月23日,新加坡亞洲博物館舉辦了「千秋帝業:兵馬俑與秦文化」的展覽。102件展品分別來自中國陝西省13家博物館,其中包括數件秦始皇陵兵馬俑。這也是秦始皇陵兵馬俑首次在新加坡展出。

日本雖然是中國的鄰國,但直到2015年10月兵馬俑才首次進入日本三大國立大型博物館展出。2015年10月26日下午,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承辦的「始皇和大兵馬俑」展開幕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展覽於2016年2月21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閉幕。之後,繼續在日本福岡市的九州國立博物館和大阪市的國立國際美術館展出。2016年10月,結束在日本三地的巡展。

本次展覽的展品是從陝西省19家文博單位精心遴選的,基本上涵蓋了秦人發展歷程上各個時段的文化面貌。此次展覽是兵馬俑等出土文物首次在日本三大國立博物館展出,藉助日本國家級的宣傳平台使展覽大放異彩。

2016年12月1日,陝西文物精華展在韓國首都首爾開展。此次赴韓展出的展品為陝西省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總計93件(組),分別來自陝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和西安碑林博物館。展覽內容涵蓋了我國古代秦、漢、唐三個主要歷史朝代。

參展的秦代文物有秦俑二號坑出土的跪射俑等,充分反映了漢民族與世界其他民族友好往來的景象。這些文物代表了陝西省乃至全國文物中的精華,許多是國寶級展品。

斷指兵馬俑事件暴露的安全難題

兵馬俑海外展出,最辛苦的是文物保護人員。從運送到展出,他們要進行全程負責。無論是包裝、運輸、裝卸還是展出,所有環節都必須十分周到。兵馬俑的包裝完全是由專門從事文物展品包裝工作的部門來負責的,他們根據兵馬俑的尺寸特製泡沫塑料,並加填輔助防震材料。運輸時,不但要控制速度,還要注意防震、恆溫、安保等問題。儘管如此,海外展出的兵馬俑還是難以避免被破壞。

實際上,類似斷指兵馬俑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1983年,為慶祝日本大阪建城四百周年,中國秦始皇兵馬俑應日本大阪21世紀協會邀請赴日展出。當年11月23日下午,一名日本人越過鐵柵欄,打碎玻璃櫥,推倒了一具高1.92米、重300公斤的「軍吏陶俑」,致使這具陶俑受到嚴重破損。

2009年,「古代中國與兵馬俑展」在南美智利總統府文化中心開展。次年2月27日,正在展出的所有兵馬俑幾乎都向前移動了近20厘米,其中的兵馬俑石膏複製品向後移動了10厘米,右腳前腳掌斷裂。

而對於中國文物借展海外後裸展的限度,我國法律中並沒有相應規定和限制。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說預防沒有預防到位的話,會吸取這個經驗教訓,以後會對這個裸展的標準進行重新修訂。從現在開始(考慮),以後兵馬俑(借展)要進展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濤說世界 的精彩文章:

28歲男子弄壞遊戲設備遷怒母親,朝牆亂開槍不幸打死親娘
癮君子開車飛進別人家二樓窗戶,算他命大隻傷點皮毛

TAG:洪濤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