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人駕駛技術,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

無人駕駛技術,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變化?

導讀:車輛自動確認周邊環境、規避其他車輛及行人、遵守交通法規、自行前往目的地······

不久的將來,這些看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將不再是痴人說夢。

如今,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到了哪一階段?它的應用與普及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閱讀本文,跟隨前沿觀察者們一起來暢想。

自動駕駛技術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見下圖):

自動駕駛技術的四個階段

1)部分自動化功能較為單一,僅搭載自動緊急制動、車道保持等系統中的一種。

2)搭載複合功能,搭載多種系統,如自動緊急制動和自動轉向系統等。可實現有條件限制的自動駕駛,如在高速公路的單一車道上行駛等。

3)高度自動化,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但安全狀況的最終確認以及緊急情況的處理等仍然由人類完成。

4)完全自動化不需要人工操作,安全狀況的最終確認等環節也由機器來完成。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處於第二階段,即「搭載複合功能」階段。第三階段「高度自動化」預計於2020年實現,將首先應用於幹道或高速公路等。

到2025年,「高度自動化」的應用範圍可能會大規模擴展,但依然無法脫離人類。「完全自動化」階段可能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得到實際應用。

由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出現,2020年商務人士的時間使用方式和現在相比將發生重大變化。因為無須自己駕駛汽車,從而可以在行駛過程中辦公和開會,以實現「移動時間」的有效利用。

01 有效利用駕駛時間減輕運用負荷

谷歌公司進行汽車研發的塞巴斯蒂安·特龍(Sebastian Thrun)曾說,美國的勞動者每天平均有52分鐘是在上下班堵車的過程中度過的。如果使用了自動駕駛汽車,司機浪費掉的時間就能夠有效地利用起來。

目前自動駕駛汽車從概念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與司機駕駛完全無關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另一種是在高速公路和停車場等特定場所可以自動行駛的「准自動駕駛汽車」。前者在2020年前能否實現尚無法斷定,但是據推測,至少准自動駕駛汽車將會實現。

當準自動駕駛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處於自動行駛模式的時候,乘車人便可以對時間進行有效利用,如吃飯、打視頻電話、在屏幕上看新聞、看電影、用個人電腦辦公等。基於此,未來,即使在高速公路上長距離奔波也不會感到疲勞。

02 防止由於司機的馬虎大意而導致的交通事故

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是由於駕駛員在認知、判斷、操作中的失誤所導致的。導致這樣的失誤是由於安全性無法確認以及漫不經心的駕駛,雖然已經暫時停車或減速了,但是「由於沒有充分地進行安全性確認」「駕駛過程中使用了汽車導航和手機」等原因仍然位居前列。

如果普及了自動駕駛汽車,我們可以期待減少那些由於馬虎大意引起的失誤而導致的交通事故,並減少人員傷亡。

據說,谷歌公司的塞巴斯蒂安·特龍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研發的契機,就是來自他18歲時最親密的朋友死於交通事故的這一經歷。從那次的經歷中,他萌生出了完全消滅交通事故、拯救更多生命的想法。

03 通過適當保持車輛間距緩和交通堵塞狀況

現在,每當休假日和回鄉省親的高峰期,高速公路上會頻頻發生重大交通堵塞。日本警視廳報告稱,2014年日本高速公路的堵塞距離最長竟達到184公里。

在堵塞時開過車的人都會明白,交通堵塞對於司機來說,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肉體上都會造成巨大的負擔。堵塞的原因之一正是人們駕駛時難以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車距,以及車流不暢所致。

但是,自動駕駛可以識別車輛的前後距離,為了經常保持適當的車距,它會幫助我們對加速和剎車進行控制。因此,通過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我們可以期待交通堵塞狀況將會得到緩解。

04 自動駕駛汽車,究竟怎樣行駛?

那麼到目前為止,舉例說明的自動駕駛汽車,究竟是怎樣行駛的呢?

1. 通過感測器來判斷周邊環境

要實現自動駕駛,必須要讓車輛能夠正確把握自身位置。激光雷達能夠判斷周邊360°環境中物體的位置和形狀。通過借鑒智能移動機器人中的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術,激光雷達可以繪製所在地的3D地圖,從而定位車輛位置(見下圖)。

矽谷Velodyne公司激光雷達繪製的3D地圖

這一裝置的好處在於,即使沒有地圖,車輛也可以實現自動駕駛。但問題就在於,隨著行駛距離的增加,誤差也會越來越大。

於是便有人提出了另一種技術手段,即事先為汽車配備正確無誤差的3D地圖。但這又會出現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地圖的地方就無法行駛。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辦法,就是用現有的導航系統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來定位,但在隧道等GPS衛星信號難以傳輸的地方仍然行不通。所以在現階段,人們經常將這三種技術手段結合使用,讓車輛儘可能精準地定位。

2. 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感測器

要實現自動駕駛,除定位以外,汽車還需要做到識別車道白線和道路標識,以及規避其他車輛和行人等。

為此,人們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搭載了多種感測器,來幫助它認識周圍環境(見下圖)。

自動駕駛汽車中的感測器

自動駕駛汽車上主要安裝了「微波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三種感測器。

微波雷達可以正確判斷車輛與對象物體之間的距離,但無法分辨物體形狀。

激光雷達不僅可以判斷距離,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識別物體形狀,但一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性能就會下降。

攝像頭除判斷物體距離和形狀外,甚至可以識別出對象物體究竟是什麼(是行人還是自行車),但在夜間和惡劣天氣中,識別性能同樣會受到影響。

由於這些感測器各有千秋,所以在實際應用中經常被一起使用。

本文為華章管理(ID:hzbook_gl)原創首發

綜合摘編自《當人工智慧照進生活》、《AI商業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章管理 的精彩文章:

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一文揭秘谷歌和戴姆勒的AI戰略!
德魯克:不用喜歡你的上司,了解他就行

TAG:華章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