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三雄爭霸MWC,高通優勢或將不在

5G三雄爭霸MWC,高通優勢或將不在

在MWC2018上,Intel和華為、高通先後亮相了自家的5G技術儲備,成為逐鹿5G商用網路的第一梯隊,而這個多強鼎力的名單上還有三星、聯發科、展訊等一串企業。雖然5G正式商用的時間點落在了2020年,但業界預期,全球5G晶元市場的勝負則會在2019年初見分曉,所以5G廠商的暗中較量已經展開,MWC2018無疑是當前最好的擂台。

5G三雄爭霸

提起5G,相信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高通。2017年10月份,高通在香港宣布全球性的突破——基於X50基帶實現了5G手機的首次數據連接,代表著5G時代的來臨。如今,5G已經不在是高通一個人的戰鬥了。截至MWC2018前夕,高通、Intel和華為均發布了自家的5G晶元。高通5G晶元名為驍龍X50;Intel在去年11月份亮相了推出了首個支持5G新空口(5GNR)的多模商用數據機家族,英特爾XMM8000系列。其中XMM8060為英特爾首款多模、全頻段的商用5G數據機;MWC2018開展的前夕,華為自主研發的3GPP標準晶元——Balong(巴龍)5G01晶元也正式亮相。與此同時,三星的Exynos5G通訊晶元、聯發科和展訊的5G晶元均會在2018年陸續發布。

三雄5G晶元對比

我們來看一下高通、Intel和華為三款5G晶元的能力。其中驍龍X505G數據機最初將支持在28GHz頻段毫米波(mmWave)頻譜的運行。它將採用支持自適應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蹤技術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在非視距(NLOS)環境中實現穩定、持續的移動寬頻通信。去年10月,基於驍龍X505G數據機晶元組在28GHz毫米波頻段上實現首個正式發布的5G數據連接。而剛剛發布的華為Balong(巴龍)5G01晶元性能同樣不俗,支持目前主流的5G頻段,包括低頻(Sub6GHz)以及高頻毫米波,理論上可實現2.3Gbps的數據峰值下載速率。值得一提的是華為5G晶元並支持NSA(非獨立組網)和SA(獨立組網)兩種組網方式。華為在5G實驗網中實測的5G網路峰值速率已經達到了20.25Gbps、時延低至0.33ms、每平方公里可聯接的設備數量達到217萬個,完全滿足ITU標準要求。翻看各家的5G布局,可謂各有千秋。但毫無疑問,無論是高通、Intel還是華為都想成為5G的主導者,在高達12萬億美元的廣闊市場中分一杯羹。與此同時,5G也將更多垂直領域產業聚集起來,從人工智慧、AR、VR到無人駕駛,智能終端界限的模糊也讓分布在不同領域的廠商聚在一塊,不過撬開市場的第一塊磚仍然將來自智能手機。

預計第一款5G智能手機,會在2019年初,5G手機就會問世,至於撬開市場的第一塊磚的那個品牌,大家還是拭目以待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D搞機達人匯 的精彩文章:

為了讓人「上癮」而設計的社交媒體,危害到底有多大
被人瘋狂吐槽的發光假睫毛,仔細思考後竟覺得十分靠譜

TAG:LD搞機達人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