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信遠齋蜜果店的宮廷風味,原來與乾隆年編修《四庫全書》有關

信遠齋蜜果店的宮廷風味,原來與乾隆年編修《四庫全書》有關

信遠齋蜜果店,始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原址在東琉璃廠,創辦人姓蕭。

信遠齋酸梅湯

信遠齋的出現,與乾隆年開館修《四庫全書》有關。話說為了修書,紀曉嵐率領著一批清朝的翰林、詹事等「高級知識分子」,苦幹了10年。琉璃廠是紀曉嵐他們常去必去的地方,因為書的源頭在那裡。

在琉璃廠尋書、閱書、查書,雖有舊書鋪可以落腳,依然很辛苦,尤其夏天熱。這時有個河北衡水人姓蕭,在琉璃廠擺攤賣茶水,伺候過往行人。

紀曉嵐身邊的一位翰林見這個茶水蕭殷勤和氣,就給他出主意賣酸梅湯,還給他一份宮廷里製作酸梅湯的秘方。

茶水蕭在琉璃廠租房按秘方製作,讓修書的大人們喝,聽取他們的意見不斷改進。《四庫全書》修了10年,他的酸梅湯緊跟著賣,越賣越紅火,就有了字型大小:信遠齋。

信遠齋匾額

由於夏天才能喝到酸梅湯,達官墨客難以滿足,為了一年四季都能嘗到宮廷風味,他們把宮裡製作果脯、蜜餞、冰糖葫蘆、溫朴(帶湯的蜜餞紅果)、秋梨膏等秘方,陸續搜羅給信遠齋,讓其製作。信遠齋就在琉璃廠紅火了起來,也傳了下去,發了財。

信遠齋最初是兩間鋪面賣貨,後院作坊加工,自產自銷,主營季節應時當令的精美食品。例如:夏季經營清涼飲料酸梅湯,從農曆芒種起賣到處暑;入秋加工各種蜜餞,含海棠、紅果、杏乾等,從霜降開始賣到春節以後;冬季自製糖葫蘆、糖墩兒和果仁糖粘。

此外,常年經營的食品有酸梅糕、酸梅鹵、芝麻酥糖、豆面酥糖、秋梨膏等。由於真材細做,貨真價實,產品聲譽歷久不衰。尤以風味獨特的酸梅湯、酸梅鹵、酸梅糕,在文人墨客、社會名流中享有很高聲譽,梅蘭芳、尚小雲、馬連良等經常光顧。

清末兩代帝師翁同龢曾為信遠齋題為「信風開到途糜徑,遠浦芬來蘭慧香」的詞句。

光緒翰林、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朱益藩對信遠齋的酸梅湯和蜜果脯非常欣賞,亦曾為之題寫過匾額,懸掛在門楣之上。信遠齋的蜜餞、果脯用料也十分考究,品種有蜜餞紅果、蜜餞海棠、蜜餞榲桲、蜜餞杏乾等,常年供應的品種還有各種果脯、酸梅糕、酸梅鹵、秋梨膏等,各種食品加在一起,有六七十種,而且,製作都十分精緻。

信遠齋飲品灌裝車間

信遠齋酸梅湯,入口時讓人感到酸、甜、香、涼,沁人心脾,飲用後又有唇齒留香的口感,由於真材細做、貨真價實、產品聲譽歷久不衰,在文人墨客、社會名流中享有很高聲譽。

信遠齋每到夏季,用特製的木冰箱冰鎮酸梅湯在門市出售。室內懸掛名人字畫,備有桌椅。

許多文人墨客逛文化街,觀賞購買古玩、字畫之餘,都願到信遠齋優雅的店堂來喝上一碗酸甜香濃、清涼爽口的酸梅湯,既消暑解熱,又藉機小憩。外地學者、國外華僑也常請人代購或郵寄酸梅糕為一快事。

信遠齋製作食品的原料,挑選極為嚴格。如酸梅湯、酸梅糕,選用浙江、福建和廣東出產的優質烏梅,尤以浙江吉安生產的圓形、核小、肉厚的烏梅為上品;輔料選用金黃色的冰糖和杭州張長豐或張豐裕兩家生產的糖桂花。

做蜜餞的海棠,選用「八棱」(八棱海棠又名懷來海棠、海紅,是我國栽培歷史悠久的果中珍品。)的白海棠,白糖選用「頭層」綿白糖。

生產中,堅持按配方下料,嚴格按規程操作。

製作酸梅湯的配料,要根據氣溫靈活掌握,天熱時就要酸一點,天涼時就要甜一點。

其方法是:經過定溫、定時浸漬,過濾、加熱,適當放入桂花、冰糖等輔料。

酸梅湯要求色澤金黃,幽香四溢,清涼爽口,飲後掛碗(碗內附著一層湯汁)。

製成酸梅湯後,再經濃縮加工成酸梅鹵,達到色澤黑紅透明、花香濃郁、酸甜可口的要求。

冰糖葫蘆的製法更是別具一格,挑選上好的紅果去核,串成一串,但果與果之間要留一定的空隙,使每一個紅果均勻地沾上冰糖。有的還將果子切一個口子,夾上自製的細豆沙、核桃、山藥泥,外面薄薄地貼上一層黑豆沙,豆沙上再擺列不同形狀的白瓜仁,而後沾上冰糖汁。外觀紅、白、黑三色分明,食之甜酸脆綿,清香利口。

信遠齋的冰糖葫蘆

1948年,由於市場蕭條,信遠齋被迫歇業。

1956年以後,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北京市政府積極扶持,新建了廠房,門市部仍在原址,請回原來的技術工人,恢復了信遠齋老店的生產經營。

不久,改名為「益都食品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人 的精彩文章:

黃橋戰役陳毅舉重若輕,打得韓德勤落荒而逃
一座小橋,一位營長,改變了抗戰歷史

TAG:中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