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浙東史學殿軍」章學誠,他的「六經皆史」的思想有什麼內容?

「浙東史學殿軍」章學誠,他的「六經皆史」的思想有什麼內容?

原標題:「浙東史學殿軍」章學誠,他的「六經皆史」的思想有什麼內容?


作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清代大學者章學誠在傳統文史領域貢獻頗多,後世譽為「浙東史學殿軍」,是清代學術的代表性人物。章學誠在學術領域提出了許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其中「六經皆史」一說影響最大,也因此而備受爭議。下文我們就章學誠及其「六經皆史」的思想做一個簡單的介紹與評價。



章學誠


章學誠自幼對文史頗感興趣,但是由於其學術興趣不合時宜,在科舉上屢不得意,至乾隆四十三年(1788年)方中進士,此時的章學誠已經年過四十。章學誠一生顛沛流離,致力於方誌編撰,先後修撰了《和州志》、《永清縣誌》、《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餘部志書,成為了中國方誌學的奠基人。章學誠浸淫文史多年,最終寫成《文史通義》,後世認為此書可以與唐代史學界劉知幾的《史通》相媲美,可以視作中國傳統史學理論的雙峰對峙。

章學誠的「六經皆史」思想是有學術傳承與思想背景的。所謂「六經皆史」中的「六經」,是指《易》、《書》、《詩》、《禮》、《樂》、《春秋》等六部儒家經典。漢代儒學獲得獨尊地位後,漢儒們遍注群經,為這些傳統經典進行考釋註疏。在唐宋之間儒學革命的時代,宋儒們就已經有了從「我注六經」到「六經注我」的學術思路轉變。明代王陽明、李贄等人有了「六經皆史」的思想萌芽,王陽明的學生徐愛曾和王陽明論學時就說「先儒論六經,以《春秋》為史。」王陽明說:「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五經亦史。」李贄在《焚書》中稱「經史一物也,史而不經,則為穢史矣」。



王陽明


清代章學誠在《文史通義·內篇·易教上》也提出:「六經皆史也。」他認為六經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歷史記錄﹐並非聖人為垂教立言而作。章學誠提出「六經皆史」,主要有這樣幾個目的:反對「離器言道」。章學誠極其反對某些明儒空談心性的虛浮學風,認為學問應當有所貢獻有所致用,脫離「離事而言理」的空疏學風。另外,「六經」皆是中國古代儒學者整理和繼承而來,其中有不少反映中國先秦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風貌的材料。這些經典中的不少材料,均可以視作研究中國先秦史、思想史、儒學史的珍貴史料。故而章學誠寫道「六經皆史也,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六經皆史」,某些層面上說這些經典均可以用來做史料。


《文史通義》書影


「六經皆史」的思想為清代中後期及民國時期的學術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於章學誠一生清平,因為生計奔波,故而其寫作進程常常被擱置。有說法稱,章學誠生前還有《圓通》、《春秋》等篇還未及動筆,便撒手人寰。可見,《文史通義》一書的寫作雖將近三十年,但可能與章學誠心目中的完整版本仍有距離,也算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大遺憾。


參考資料:


章學誠:《文史通義》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

王陽明:《傳習錄》


廖曉晴:《史林巨匠——章學誠與史著》


編稿編輯:姚天琦


歡迎大家訂閱「季我努沙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沙龍 的精彩文章:

清代紫禁城的禁衛軍有哪些?他們承擔了怎樣的職能?
1941年1月美國人就預言日軍會偷襲珍珠港,還猜到日本會出動6艘航母!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