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訪太極拳之鄉:誰掙錢多誰的功夫好!

探訪太極拳之鄉:誰掙錢多誰的功夫好!

徐曉冬20秒KO雷雷,

讓太極拳「假打」爭議四起。

事情過去多月,

當我們探訪陳氏太極發源地時,

硝煙並未完全散去。太極拳的名聲,

就是陳家溝的名聲,也是經濟命脈。

「誰掙錢多誰的功夫好」

陳家溝旅遊或是慕名學習太極拳的外地人,都會在溫縣中轉。它看上去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社會主義新縣城,在建的基礎設施規格頗高,大尺度的鋼筋混凝土框架里人卻很少。在汽車站守生意的司機一下子就猜到我們住什麼酒店——君怡明珠,一個簇新的酒店,往來的媒體一般會被要求居住在此。「怎麼不在國慶來呢?」他問,「節日里陳家溝有表演,才熱鬧。」

陳家溝隸屬河南省焦作市溫縣趙堡鎮,是陳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的出生地。陳家溝人認為,陳氏太極誕生百餘年後開始向外傳播,到第六代傳給了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其後再又發展出武、和、吳、孫氏等派別,因而陳家溝也應是中華太極發源地。坊間對太極源流仍有各種說法,但國家體育總局官網上能查到2007年中國武術協會授予溫縣「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的新聞,算是官方認可。在陳家溝太極拳祖祠內,也立有另五家太極拳門派的石碑,以示認祖歸宗。

陳家溝景區目前就是片大型工地

從溫縣縣城出發向東,開車經過寬敞筆直的新農村大道,跨越浩大的南水北調 中線工程,看到一座題著鎏金大字的石砌牌坊,就是陳家溝的地界了。得益於太極拳發源地的整體旅遊規劃,村裡道路筆直寬敞,家家高門大院,門牆上掛印著「陳氏太極」、「陳氏中醫推拿」、「醫武傳家」等標語,稍有名氣的拳師,則將名號直接寫在招牌上。

但即使身在陳家溝,也很難真正看清楚它的樣子。

一些老式的民居被遷移到新規劃的生態園中,作為一種可供參觀的景觀

如今這裡是典型的景區形制——仿古街道、敞篷電瓶車、各色景點和旅遊商店。傳統中原民居典型的高牆大院仍在,但也只剩個門臉,內里已是瓷磚不鏽鋼和鋁合金的天下,而且被新造的更大門臉搶了風頭。

陳家溝村民三千多人,家家戶戶都有練拳的傳統。從溫縣一路開進陳家溝,兩旁都是家庭拳館。拳館的學費則按名氣而設。一個月兩到三千塊不等,吃住都在師父家則另計,師父教得好, 學生也會額外多給些。

拳師中有所謂的「四大金剛」和「八大天王」,寓意拳術高強,分布在陳姓、朱姓、王姓、張姓幾個大姓中。這些「大師」 及其徒子徒孫們大多在外教學,大概有兩百多人。陳小星、陳炳、陳照森等名師開的學校,學生多,新手有時輪不到師父教,就跟著老學員練。王西安名氣最響,他在全國各地辦的提高班,7天就得三千塊。

你可能沒聽過他們的名字,但肯定聽聞過其學生的名字,很多都是大名鼎鼎的企業家。比如,馬雲的老師就是王西安。村裡則流傳這樣一則軼事,一名企業家來練拳,給拳師送來了一百斤茅台酒,讓許多人羨慕。也有姓氏上的例外。有位叫欽成民的安徽人因為喜歡太極拳到陳家溝安家,他原來是個木匠,在附近做木工、打柜子,覺得太極拳好,就跟著王西安學,上個世紀80年代正式落戶陳家 溝,現在70歲了,女兒兒子也教拳。小木匠成為太極大師了。

幾乎所有的村民都受益於太極拳。陳家溝被打造成太極發源地後,村裡3000畝地,有2000畝被企業承包做養生產業基地,每畝耕地每年可得超過千元的補貼。拳館的生意也是不錯的。旺季的時候,每個拳館幾乎都是滿員。此外,每年都有很多外國人慕名前來,以團體報名為主,最近北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組織在北京讀師範專業的外國大學生到訪陳家溝一個多星期, 共三百七八十人。

「誰掙錢多誰的功夫好。」曾有村民總結大師們的排序。

王戰軍太極學校是個有別於此地武藝家傳傳統的地方

跟少林不同命

太極拳是陳家溝的精神源頭,也是產業招牌,但跟同在河南的少林比,有一種說法是,同名不同命。

我們到來時,嚴雙軍正忙得不可開交,他在為一場名為「2017年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的活動而在各地奔走。據《人民日報》報道,活動「歷時17天、環球 傳遞26個國家195個城市、參演人數達1000萬人」。總是穿著中式對襟短衫的他挺直身子,用播報般的措辭和極富感情的語氣說道:「縣裡也不斷呼籲,拳 師們也組織活動,助力申遺。展演影響多大你們都看到了,一個小村的拳術,席捲全國,影響全世界。」

擔任溫縣政協副主席的太極拳研究者嚴雙軍,幾乎就是陳家溝太極拳的發言人兼大管家。凡是能為太極申遺添磚加瓦的事情,他再忙也要親力親為,他相信,這次活動是繼徐曉冬事件之後最正能量的事件,「現在大家又都說太極好了」。他翻出專為展演而建的微信聯誼群,群消息一條接著一條,大家都群在里分享和太極有關的文章和視頻。

與敘述中和網路上的盛況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陳家溝的空曠冷清。也許是淡季,遊客了了,中國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拳祖祠、楊露禪學拳處、陳德胡故居等景點以及旅遊紀念品小店樣樣齊備,只缺人潮。

整個村裡最有活力的,反而是王戰軍太極學校這個有別於此地武藝家傳傳統的地方。看到校內與景區建築相比顯得尤為陳舊的設施,聽著回蕩在體育館裡孩子們的嬉鬧聲,我們彷彿才從布景回到了現實。

陳家溝的「大管家」嚴雙軍

嚴雙軍卻完全無意掩飾這種空蕩冷清。「你們要看哪裡,我都可以安排。」在不大不小的雨中,他不打傘,帶路的時候走在前面,到了目的地就笑嘻嘻地退到門邊,耐心等我們參觀完。景點都是簇新的,其中中國太極拳博物館裡遊客最多,但與建築之高大和館前廣場之寬闊相比,絕對只能用零星來形容。遊客看到我們的專業攝影設備便湊了過來,其中一位望一眼與我們同行的拳師曹璟琪,將他錯認成同村一位小有名氣的陳姓拳師。曹師父也不戳穿,對方熱烈地要求合影,他就合了,又與他們反覆寒暄告別。

這一天,因為要拍照,曹璟琪和他的同門張榮林在嚴雙軍的要求下,穿了傳統的中式服裝,一個藏青、一個天藍,色彩搭配得很好。他們是從廈門和長沙趕回陳 家溝參加師爺王雁的祭典的,又被嚴雙軍叫來當陪同和模特。從陳家溝出去的拳師,凡遇節慶或師門要事,都是自掏腰包,隨叫隨到,與陳家溝對外形象相關的事情,他們幫起忙來是義不容辭。這不僅是宗族的事情,更涉及江湖招牌。

然而陳家溝的對外形象,卻一直沒能鮮明起來。

三十六年前,陳家溝曾有一次大好機遇。當時正在籌拍電影 《少林寺》的香港導演陳文,也看中了太極拳的故事。結果因為選角糾紛,陳文被撤換,《陳家溝》便也作罷。1982年,張鑫炎導演的《少林寺》上映,引起轟動,少林功夫與太極拳在「同名不同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系列影視劇影響力甚微,馬雲對太極拳的鐘愛也沒能讓哪一位拳師像釋永信那樣成為大眾名人。甚至,太極拳與少林功夫幾乎同時開始著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世界遺產,儘管至今都尚未成功,但少林寺卻在2010年成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陳家溝的練拳人都想改變這種彆扭的處境。他們的做法是: 先試圖賦予它一片可以與少林抗衡的主體建築——規制完整的景區。同時進行的,還有申遺。後者更重要,關乎太極拳正宗的形象認定。

至今為止,陳家溝一共申報了十年,一直未能受到命運的垂青。

2005年,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申報,河南省總共申報了十七項,太極拳是其中之一。嚴雙軍作為長期負責文化工作的溫縣政協副主席,自然參與到申遺工作之中。在尚未與國際接軌時,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叫做「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名頭改了之後,申報材料也要跟著改。當時,焦作市的申遺領導工作小組包下了溫縣銀苑賓館的一整層作為臨時辦公地點,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申遺文本和視頻的製作。 「當時省里市裡來的領導也都沒有經驗,表格也不會填,還派人去北京國家圖書館複印相關資料,都是摸索著來的。」

2006年,太極拳被順利列入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它成為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的35個項目中的一個,並且由國家文化部指定溫縣代表太極拳申遺。但教科文組織覺得太極拳申報材料「太模糊」,要求修改後重新申報。

結果第二年,規則就又變了。教科文組織以人手不足為由,宣布所有國家每年申報的項目都不得超過兩項,因此,太極拳必須擊敗國內的競爭對手,才有資格和參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競爭。現在,每個國家能夠申報的項目又縮減至一個,這令競爭在某種程度上升到各省政治資源的層面。 然而多年來,太極拳在我國申遺備選名錄中位次一直較為靠後,今年又再度落選。

嚴雙軍很著急,考慮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看文本和視頻,除了寫作的老本行之外,嚴雙軍還涉足新媒體, 先後編導了《龍源太極》和《大道太極》兩部微電影。站在太極文化生態園的田壟上,他在手機上給我們播放了《大道太極》。 半小時的電影講述了法國青年馬蒂爾在中國旅遊時認識太極、愛上太極,並且專門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成為太極拳傳承人的故 事。電影全部取景於陳家溝各處景點,他閉著眼睛都能把情節和取景地一一對應。「你們看那座橋,馬蒂爾就走過那座橋。」 「申報材料是保密的,沒報上之前不能公開,通過了之後就沒用了。」嚴雙軍打了個太極,避談申報材料的內容和申報失敗的原因,「我只能說,我們一直在準備、一直在努力,每年都把資料送上去,但不是我們說了算。我們是只爭朝夕了啊!」

專門從外地趕回來的拳師正在「擺拍」

傳說

陳家溝有一套自己的話語體系,既有大而空洞的修辭,也有生動的武林傳奇。

在「太極拳進萬家,健康你我他」的宣傳口徑下,太極拳在大眾認知中已經變成一種不講求實戰的中老年養生體育,只有到了陳家溝,它的傳奇色彩才在矛盾之中略微顯現出來。

太極拳說到底是一種武術,在它的發源地,「能打」仍是重要的。「你來陳家溝體驗,就知道這不是公園裡的太極拳,它不一般。一出手就粘住人,無處不是手,胳膊也是手。外面那些花架子都不在話下。」曹璟琪說。而且,學生來拜師,師父要是不露兩手,也不能服人。

陳家溝人愛說楊露禪次子楊班侯押鏢走昌州的故事,來印證這裡的尚武傳統。

武氏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曾師從楊露禪學習楊氏太極拳大架,後者最初沒有盡心教他,武氏於是去到陳家溝附近的趙堡隨陳清平練趙堡架,學成後研究數年,形成了新的套路,把楊露禪 勝了。楊露禪便讓楊班侯拜武禹襄為師。楊班侯功夫好,有一次押鏢走昌州,昌州是武術之鄉,高手眾多,歷來是不允許喊鏢的。 鏢門一般把旗子卷了,低調走過去。可楊班侯年輕氣盛,喊著鏢就進了昌州。半路遇見一個婦女,提醒他別不懂規矩,你喊就可以打你。楊班侯心想,也得打得過呀。結果消息傳出去,昌州的高手都來過招,沒人能贏。昌州人就服氣了,稱楊班侯為楊無敵, 還給他立了碑。

幾百年來,陳家溝都是看重這樣的傳統的。這裡沒有拳師註冊制度,與體院體系的標準化套路不同,評價一個人本事如何, 就看外人來「踢館」時,「能不能看住門」。

2013年,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體驗真功夫》欄目就找上門來了。這是陳家溝人津津樂道的當代傳奇。

那天的事情嚴雙軍記得很清楚。傍晚他正在路邊吃燒烤,溫縣宣傳部副部長王海昌電話來了:「你在哪?我去找你。」口氣很著急。原來是「武術大師」趙冀龍帶著一個學過中國功夫的美國人,號稱有七十多個老師,武藝高強,「非找我們的人切磋」。嚴雙軍沒停筷子:「不要慌,吃了飯嘛。」心裡想的是:跟誰學的你都弄不準,是雜種啊。

吃完飯,他先打給人稱馬雲「影子師父」的王戰軍,一問,不在家。接著想到自己家樓下開修車鋪的李虎和王戰軍是同門,不如讓他去試試。「節目組明天早上到陳家溝,我明天要參加作家協會換屆,你到那兒之後,先和他擠一下,感覺能拿得住就交手, 沒把握,就給我打電話,我換人。」

所謂「擠一下」,就是和對手靠在一起,把他推出去,看能否控制得住。

第二天早上,嚴雙軍開會的時候,李虎電話來了。「他說,哥, 這傢伙不行啊。我說,你給我打,打傷了我代表溫縣給他治病。」 當然這是說說,最後大家還是「點到為止」,客客氣氣地把節目完成了。正式拍攝是在溫縣文化廣場,嚴雙軍回憶,當時趙冀龍說,拍的時候不要把他打翻,但可以把美國人打翻。於是後來節目播出來,變成「溫縣一個修摩托車的都很厲害,和趙冀龍旗鼓相當」。

在陳家溝,人們就是修電視的、修摩托車的、開澡堂的甚至只是個普通的退休老人......業餘才是教拳的。會打拳不算什麼本事, 就像所有人都會開車一樣,「但是真較量起來,打你沒商量」。

不過那之後,李虎就不修摩托車了,去了東莞教拳。「收入高多了,每天喝洋酒、吃洋餐。」陳家溝不少拳師走的都是這條路, 嚴雙軍對此很是自豪:「對太極的名聲產生負面影響的沒有一個是真正從陳家溝出去的,從這兒出去的,都『看得住門』」。

武校的學生們練功頗為勤奮

假打?打假?

去年4月27日,「MMA綜合格鬥最早運動推廣人」徐曉冬20秒KO「雷公太極創始人」雷雷的視頻一出,嚴雙軍就被手機信息轟炸了。「這個雷雷是誰啊?」作為一個幾乎每年都要編撰出版太極拳相關書籍的文化官員,像徐曉冬這樣的叫板者他見多了, 可是雷雷,就讓他覺得好笑又無奈了:「根本沒聽說過。」

說完全沒聽過無非一種修辭,意思是,發源於陳家溝的太極譜系,不承認雷雷這個人。

近幾年,雷雷以「雷公太極」宗師的名頭行走江湖,上電視、做訪問,頗有一些信眾。但嚴雙軍把他的來路一捋,發現「雷雷和徐曉冬都是什剎海體校的」,立刻搖頭:「不行。」在嚴雙軍生活和工作的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們認為陳氏太極才是太極的源頭與正宗,楊、武、和、吳、孫其他五大派系,最終都溯源至陳氏。而雷雷雖號稱楊氏太極傳人,但若非楊氏一門推舉,便算不上名正言順,何況他還出身體院系統,這在四百多年來以家傳與師承方式延續下來的太極宗族看來,更是不入流。

但嚴雙軍和陳家溝人也同時意識到,這條引起全網討論並且持續發酵的視頻,對於太極拳和陳家溝的形象,影響「是相當惡劣的」,必須及時進行「危機公關」。

4月29日,自稱只是一名普通拳師的陳壽在個人微博上發布消息:陳向武座下弟子黎光晉、王戰軍兄弟和弟子韓飛龍, 以及陳自強門下弟子等,已有多名陳氏太極選手正式向徐曉冬發起戰書;4月30日,王占海正式向徐曉冬發出應戰書,稱 「太極拳無須正名」,「我們接受你的挑戰」。更多來自陳家溝和從陳家溝出去教拳的拳師,也紛紛發聲,主旨大都意在劃清雷雷與太極正宗的界限。

然而太極正宗最終也沒能通過戰勝徐曉冬來證明自己,對戰最終不了了之,原因眾說紛紜。

事情過去四個多月,當我們在陳家溝見到嚴雙軍時,他面帶笑容心平氣和地撂下一句話:「徐曉冬有本事來陳家溝走一圈, 能打出去,說明你厲害,別在外面找一些不會打的下三濫。」裡面和外面、自己人和其他人,在陳家溝是很重要的概念,這種宗族 紐帶又因多了太極拳師承的關係,變得更為緊密。

陳家拳曾經是不外傳的,建國後,經歷了一段沒人敢練拳、拳術可能失傳的時期,陳氏太極拳才漸漸開始接收外徒,但直到1990年左右,教拳還全是免費,師父徒弟也像一家人一樣,同吃同住。

嚴雙軍不是陳家溝村人,他來自相鄰的一個小村,但因在這裡工作多年,他已成為大管家一樣的人物。他介紹陳家溝的方式,不是展示建設成果的官員式的,而是熱情好客的主人式的。他帶我們去了正在建設中的東溝和太極文化生態園,在工地里穿行,暢想每一棟房子建成後的樣子;他指著村裡的桐樹、椿樹、 榆樹、皂角樹,告訴我們「陳家溝的大皂角樹」特指村口那一棵, 樹下是練拳的好地方;他在一片甜脆柿林子里挑選成熟的果子摘下,請所有人當場嘗嘗,臨走還採了一塑料袋木槿花,說是中午加個菜,木槿花炒蛋。張榮林補充道:「整個陳家溝都是他布置的。」

這位大管家最不能容忍的,不是外人的挑釁,而是家族內訌。

「到家門口打官司,像什麼話!......不見,你告訴他我來了也不會見他!」正吃著木槿花炒蛋,嚴雙軍氣得摔了筷子、掛了電話。這是他幾天來唯一一次大聲說話——即便是說到徐曉冬事件,他都沒有提高嗓門。

來電是替陳氏太極拳第八代傳人陳鑫的一位後人當說客的。這位後人不久前將焦作市史志辦告了,原因是後者組織編撰的書籍里使用了陳鑫的太極理論而未經他同意。「來找我無非是為了錢,談了幾次都談不攏。」外人就算說太極拳不好,嚴雙軍也不會太當回事,他氣的是在申遺工作屢遭困境的時候, 還有自己人給自己拆台。

走之前,我問他,出了雷雷這檔子事,申遺是不是更沒戲了? 他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

撰文 泥壺蜂

攝影 林斯彧

編輯 徐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保健品≠葯,你還在吃保健品?來練太極吧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