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滿族民間刺繡流傳的歷史淵源考證研究

老滿族民間刺繡流傳的歷史淵源考證研究

老滿族民間刺繡流傳的歷史淵源考證研究

扎庫塔·媖子

引子

中國五千年織綉歷史,56六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和文明進程中,逐步發明並發展了這項古老技藝;並形成了有其各自不同區域不同風格的刺繡手藝和工藝,相繼呈現僅出四十多種「刺繡針法」,集中體現與再現出中國古代至近現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可堪稱其為另一項「發明創造」……對於滿族刺繡歷史,其雖沒有漢族的刺繡歷史悠久,唯有在金代(女真族)過渡到清代後,民間方出現併產生了具有其鮮明民族特色和風格的刺繡方法和技藝。而這種方法和技藝,尤其是技法方面,至今沒有納入明確的系統性完整性和學術研究;,更難以找到系統研究相關學術資料;為此,筆者,在家傳家藏及收集的諸多滿族老織綉實物及深入民間考證及通過零星材料記載,全面整理與系統研究,籍此「學術調研」結果,奉獻給熱愛傳統文化,關注民族文化,傳承滿族文化的人們……

關鍵詞

滿族老刺繡 起源歷史 工藝性 風格化

圖1:幔帳兜綉片 圖2:肚兜 圖3 :枕頂 圖四:香荷包

一.滿族民間老刺繡的起源歷史

清代滿族刺繡之起源,可追上溯到金代。公元1125年,當女真人戰勝契丹人,滅掉遼國,而建立大金國;女真人的生活也逐步發生了改變,即從較為原始的生活狀態,逐漸向更為發達的方式靠攏。其表現在服飾方面的變化即在於:由原來的著皮衣禦寒,向布衣過渡;這從中可見其與漢族交流,即從畜牧業到紡織業發展的進程。由於女真人生產力得到較大發展,其服飾在受契丹、漢族和高麗等其他民族影響下,也發生了較大變異。其服飾不僅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同時具有了固定的形制與形態,並分化成「等級與貧富」差別。

金代地處北方女真人,久居嚴寒多雪之地,其服飾與勿吉靺癋鞨(亦譯為烏吉靺鞨)以皮毛為主,據《大金國志》卷三十九載:「……非皮不可禦寒,所以無貧富皆服之。富人春夏多以絲綿綢為衫裳,亦間用細布。秋冬以貂鼠、青鼠、狐貉皮或羔皮為裘,或作貯絲綢絹。貧者春夏並用布為衫裳,秋冬亦以牛、馬、豬、羊、貓、犬、魚、蛇之皮,或獐、鹿皮為衫。褲襪以皆皮」。又據《柳邊紀略》記載:「我順治十二年流寧古塔,尚無漢人,滿洲富者緝麻為寒衣, 麻為絮,貧者衣狍、鹿皮,不知有布帛……狍、鹿之皮出魚皮國者佳,犬與狐等,沒皮四五錢,拔槍毛為帽,塞外禦寒在貂上。有為被者,若為被則不拔槍毛」。由此證實:此間及其前代,從未出現任何與「刺繡」形式相關的記載,也無任何遺留綉品存在。故此,東北所有現時「冠以某種名號「的刺繡沒有任何歷史文獻和實物實證根據和依據。

根據金代史書《三朝北盟彙編》卷三中記載:」……金之,色白,完顏部尚白。其衣服則衣布好白……」。因男女衣服均喜歡用白布縫製,故表現了此間女真人「民風尚儉」;但任何民族,無論處於哪個階層,其女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真婦女最初以簡單的「釘線補綉」,其實為一種最簡單最原始縫補方法.非真正意義上的」刺繡」出現,此方法與其他漢族地區於遠古時期即形成的各種的「刺繡」針法尚有距離。此間,所謂「釘線補綉」,不過是在其衣服的大襟與下擺及裙子邊緣等處,用黑色、和藍色等布料,刺繡出簡單紋樣,以此對其加以「修飾」:從而有別於肅穆的男裝,為其生活增添了些許氣息與色彩。

至於金代所謂」女真刺繡」之得以顯現與借鑒,其完全來自於與宋朝漢族之間的矛盾與爭奪。期間,金國與遼國相似,在與宋的戰爭中,即掠奪了其國財物,同時又掠奪其人力,間或包括一些各具其才的「能工巧匠」,這其中即有「擅縫紉,會織綉」的男女匠人。又據宋代文人洪邁《容齋隨筆》中所描述的:「尋常只團坐地下,以敗席或蘆秸襯之,遇客開宴,引能樂者使奏技,酒闌客散,各復其初,依舊環坐刺繡。」

金朝在戰敗宋朝後,為維持皇家奢華的生活需求,朝廷專門設立了「少府監」,其下又分設「紋綉署」等機構。而「紋綉署」即為負責「織造御用和嬪妃服飾」事宜。

此間,女真人的刺繡由僅有的衣服邊緣發展到衣服周身,而最先享用並興起的則是「皇家內庭」;其從金主,金後,到皇子皇女及親王,妃嬪,其四季服裝,無論胸肩領袖無一不以「刺繡」加以為裝飾,用以體現皇家宮廷「富貴豪華,騰達顯赫」有別於平民之氣派;即便如此,真正的「女真刺繡」,除「釘線補綉「外,其刺繡完全是來源於漢族的各種方法,並未自己形成本民族自己獨立的其它「刺繡方法」。

據《滿洲老檔秘錄》記載:天命八年(即1623年)派七十三人織蟒緞補子,為文武一品至九品官員織綉以禽獸為圖案等級分明的「補子」,即為滿族早期的來自官方刺繡作品。又《李朝實錄》記錄努爾哈赤及部下:」身穿五彩龍紋天蓋,上長至膝,下長至足,背裁剪貂,。皮,以為緣。諸將亦有穿龍文衣,緣飾則或以貂,或以豹,或以水獺,或以山鼠皮」對於宮廷貴族刺繡歷來史書有所記載,對於滿族民間刺繡的產生和流傳則要晚於宮廷官宦。

自此,在地域因素,以及民族因素等先決因素條件下,滿族先民,在不斷學習漢文化的基礎上,努力鑽研,逐步創造,最終形成了獨有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民族風格。

圖2:肚兜

二.滿族民間老刺繡的手工技藝

在清朝滿族從金代女真族改朝換代與歷史變更過程中,其民眾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著改變。由於清朝政治制度逐步改革,直接影響並關乎各民族到生存,生計與生活,尤其是文化方面的相關改進與舉措,促進了官方與民間的文化交流,尤其是極大的。促進了漢族與滿族人民之間的各方面交往與交流,在「婚姻制度」改變後(允許滿漢族人通婚),其風俗與習俗均發生不可遏制的融合性改變。

這可從現存的二百年以來東北「滿族織綉文物」中考證窺見其變遷過程……

經過實際調研與實物考證,具有代表性和普及性的滿族民間織綉,應屬東北地區的滿族織綉。其自遼寧東部自黑龍江北部,經吉林輻射面廣,但每個地區之刺繡!又有所區分;而任何一個州縣乃至一個村落,到每個人(一般只女性)的織綉作品,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由於市是「手工藝勞動」,非現代機械化「批量生產」!故此,從現收於國有與民間的獨具滿族風格的織綉品中,幾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作品」。

;這取決於當時的人們的創作觀念和創新意識。她們是想「通過織綉作品表達自己的美好心靈和真摯情感,並展現個人的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

清代滿族人民,在從較為原始的「依水草而居」的魚獵生活,過渡到「跑馬占荒」後的農家生活,城鄉滿族婦女則坐在「火炕」上做起來「女紅活計」。

滿族民間織綉一般以如下傳播與傳授:即母女相傳,姑嫂交流,妯娌交流,閨蜜切磋,鄰里相授;

相對於滿族皇家宮廷之豪華繁縟之織綉大類劃分:即服飾,材料,鋪墊帷幔,成衣鞋帽襪,佩飾,匹料,衣料和絛帶及小類劃分:即成衣,冠雜,佩飾與鞋帽襪相比,滿族民間織無非是百姓日常生活需要,其種類包括:衣帽品(如上衣,褲子,圍裙,肚兜,背兜,帽子、鞋子,襪子,鞋墊等),裝飾品(香囊,荷包,腰包,搭褳等)及日用品(幔帳,枕頂,枕墊,背面,被格搭,箱搭,桌圍,椅墊等)。

圖3 :枕頂

三.滿族民間老刺繡的藝術風格

滿族刺繡與漢族及其它少數民族一樣,其刺繡所採用的「題材內容」均來自於生活或生產;而與宮廷刺繡題材大相徑庭。其從「生活本源」出發對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之內容作為刺繡創作資源,即自然與人類及動物植物都進入其刺繡畫面。這其中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戲曲人物,自然風光,花草樹木,家畜水禽等諸多具體體裁。

滿族刺繡同樣強調和表現出是「件件有內容,圖圖接皆吉祥」。從中反映著滿族民眾嚮往「美好生活,熱愛故土」之素樸情感,觀念意識及精神需求。僅就「枕頂」一項來看,即可基本涵蓋其整個刺繡「題材內容與藝術風格」。從現存的滿族刺繡作品品鑒,其具有的北方少數民族「大氣不失小節,概括不失細膩」的整體藝術狀態,其與它地區「刺繡作品極其風格」,有著鮮明

特徵和可形成比照的。

滿族民間刺繡圖案設計,尤如其「青花系列」瓷器紋飾,基本以「回紋,鳥紋,雲雷紋,蓮草紋,纏枝紋,靈芝紋,壽子紋,萬字紋等為主」;而繪畫體裁如人物:則以戲曲之一段一幕,神話之一節,故事之一件;求子求福,花草寓意,禽鳥象徵,五畜喻比等刺繡畫面為主,於此無一不見證和記錄著「滿族人民從漁獵游牧生活步入農耕定居」的每個狀態。

從滿族流傳下來的「刺繡歌謠」,可知並可見證」滿族婦女「作女紅」的心境情節,織綉方法和、題材內容及其藝術追求。從遺留下來的「滿族民間刺繡作品「中,最具風俗化,最具代表性且用量最大,存世量最多的「枕頭頂」來看,其幾乎囊括了滿族自己創造和汲取及其他民族的所有「刺繡方法」;使其」尺寸之間」傳達了出整個滿族民間婦女家居生活的所有信息。從幼年到成年,從閨閣少女時代到出閣為媳時候,「綉枕頂」成為其必修與必備的「女工女紅」課程和過程;也是滿族民間對女子「修為與才情」的驗證標準之一。

圖四:香荷包

參考資料:

《中國織綉收藏鑒賞全集》宗鳳英著,出版人:李小山,出版發行: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

《中國工藝品鑒賞圖典》主編單位:中國文物專家委員會,主編:陳麗華,織綉著文:李英華,出版發行: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滿族風俗考》楊錫春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滿族的家族與社會》江守五夫(日本),愛新覺羅 琦(中國)

注:此論文(圖文):未經作者允許,不得他用!

本文作者扎庫塔·媖子(祖姓)現名張英(漢名):祖籍遼寧復州(清代)復縣石佛寺(今瓦房店一帶)。祖姓扎庫塔氏(或章虎塔氏)祖居北京(宛平「朝帽衚衕」,俗稱:草帽衚衕)。清代嘉慶年間,自京城遷自黑龍江雙城(屯墾戍邊——跑馬占荒)。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黑龍江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民俗研究會副秘書長,哈爾濱市女美術家協會秘書;兼文化學者,收藏家,華夏收藏網織綉鑒定專家。個人自上小學時,針線手藝滿綉家傳:來自祖母,姑奶奶,大姨及母親。研究傳承:系統全面滿族老手工針線刺繡方式方法。

滿族文化網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如果清朝皇帝舉行書法比賽,誰的書法更勝一籌?
請在滿語學習吧滿語歌曲吧搗亂的人離開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