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備受爭議的《舌尖3》,一碗丟了中國食味的雜亂煙火?

備受爭議的《舌尖3》,一碗丟了中國食味的雜亂煙火?

李安的一部《飲食男女》橫跨十多年仍然經典如初,蒸煮翻炒間一道熱氣騰騰的「中國味」便躍然而上。正因「食」向來是使得中國人興緻熠起的話題,所以《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播後才引得無數觀眾紛紛「舔屏」。

而趕著大年初四「接灶神」熱播的《舌尖3》上線後第一集就掀起了全民吐槽。直到昨天播出的第七集更是像中國節氣的宣傳片,網友紛紛吐槽鏡頭不舒服、畫面不「好吃」...《舌尖3》眼看著隨著豆瓣評分的崩坍而陷入了口碑的舌戰。

從前兩季不難看出,《舌尖》系列動人的地方在於美食與美食背後呈現的人文情懷和中國習性,或簡單或複雜的步驟里有著滿滿的「味蕾感」。而《舌尖3》遭遇網友滿滿的質疑,或許就來源於這一季對「美食」這個主題的全新處理。

GIF

《舌尖3》不再是熟悉的配方,這樣的它「不下飯」了

《舌尖3》這八集的主題分別是:器具、小吃、宴席、食養、廚人、點心、節氣與融合。而其中就製作者留下的bug與不用心,已經成為了網友的段子素材:

以《器具》為主題的第一集生生拍出了「大型廚具盤點現場」既視感。更有網友一針見血:「叫鍋子上的中國好了」。

沒有美食,只有器具

《舌尖3》作為一部美食紀錄片,卻在開篇之作把重心放在器皿上,認可的網友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買賬的網友直接嫌棄本末倒置。蕎麥粑粑、十碗席這些食物一晃而過,第一集播出後火的竟然是章丘鐵鍋?

GIF

讓我們看看網友是如何吐槽的:

任何節目的開場集都很重要,但摒去無美食這個梗,《舌尖3》第一集的配樂也被認為不搭,更有網友指出畫面單調,調色沉悶,沒有任何想流口水的慾望。

不正宗的小吃,不走心的後期

小吃大概是人人都逃不過的「食界味蕾王」了。而正因每個地方都有具有其特色的地域小吃,所以也因此自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舌尖3》第二集里的小吃差點沒讓觀眾「氣絕身亡」!

一個樂山麻辣燙就讓無數網友「激動」到想去找導演組打群架!

本地小吃不地道已然犯了食界硬傷,但把胡辣湯放到杭州來講又是什麼操作?很多網友評論說這是準備改名《舌尖上的異鄉人》了嗎...杭州的美食去哪了?

本以為不會再出現什麼槽點了,但沒想到水盆羊肉一出現就有本地人說《舌尖3》的手法一點都不到位!

不像宴的宴,大口黑鱸和花鱸傻傻分不清楚

第三集名為《宴席》,有博主精妙概括彷彿從大型電視購物現場轉到了大型宴席類型盤點現場。哦不,還可以是武術大師的收徒之路...但怎麼都不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畫風啊!

這一集更是犯了「常識性的錯誤」。錯將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當成花鱸引來專業人士發聲,節目組是自製了一個「蒓鱸之思」嗎?

食養拍成中醫課堂,各種錯誤層出

中國人向來很信「食養」、「食療」這種天然無害的方式。而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也早已被確認確實可以補益養生。不過,在醫學界頗具爭議的「白蘿蔔可治病」怎麼被搬上《舌尖3》了?

而關於草藥燉豬腳也早有新聞爆出《老漢誤用斷腸草燉豬腳 一家三口中毒殞命》,指出普通人沒有分辨草藥的能力。

中醫高材生自製口紅更是讓觀眾覺得走錯了劇場,節目畫風跑偏的程度讓人再度無語…

GIF

而視頻中的材料包在某寶也都有售,網友:敢情是想變身「帶貨女王」?

更被網友指出全是「三無產品」,製作不消菌也不戴手套。

GIF

本以為這就是全部的「驚喜」了,沒想到「痛風喝雞湯」震碎了很多同病相憐者的三觀!第二天就有專業人士指出,「正確的是急性痛風發作時不要吃雞,慢性或者平時,去皮,煮,把水倒掉,重複幾次。然後只吃雞肉」。

舌尖3拍成了感動中國,遠遠偏離美食本身

前幾集中,《舌尖3》把食界能走的雷池走了個遍,本以為第5集能有所改觀了,沒想到直接拍成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敢問廣大網友,這個命題作文你們給打幾分?題都跑了,靈魂都沒了,精髓丟了,這還是那個熟悉的《舌尖》嗎?

食起於色、香、味,但《舌尖3》卻無色無香無味

其實,食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靜時有美,動時有味。但自《舌尖3》播出以來,無論是微博、豆瓣還是彈幕,都滿是觀眾不滿的吐槽。想著曾創下中國紀錄片近20年來最高收視記錄的《舌尖1》,隔著屏幕都可以吃下好幾碗白米飯,再看看《舌尖3》這個「後輩」,從目前觀眾的評價來看,真的是讓人難以恭維。

說「色」,前兩季隨便拿出一幀畫面都能讓人留口水。很多網友評論不僅節奏把控得很好,鏡頭也應用得特別細膩,其中流淌的人情味更是嘖嘖嘖。喏,感受一下。

說「香」,真的是壯哉大美食帝國。用簡單的食物引起國人的共鳴,給「吃」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說「味」,每次看完問問味蕾就知道到底如何了!兩個字「好吃」,就足以評論前兩季的輝煌!

隨著滾雪球般的網評走向,《舌尖3》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作為一檔美食紀錄片,哪怕節目需要包裝,但核心還是應該放在食物本身上。最近,導演團隊回應說此次《舌尖3》是一次創新之舉,想要在節目中體現更多的人文情懷與文化素養。儘管第六集回到了民以食為天的正統,很多人說終於找到了點《舌尖》的質感,但從總體的評論來看還是不盡如人意。

其實,食物中寄託著中國人的情結,也蘊含著中國的很多傳統。繁複的刀工,精美的菜肴,一堂宴席,一家方桌,它能夠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滿足味蕾那麼簡單。

要真正的中國味道,要食物里的中國情懷,要真正能刺激味蕾的《舌尖》,才能向觀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END -

三大媒體矩陣:

更加垂直,更多乾貨,信手拈來!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娛樂胡扒醫】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胡扒醫】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

「娛樂胡扒醫」已入駐

等渠道,全平台推送,熱點一網打盡!

投稿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胡扒醫 的精彩文章:

2017鮮生年度總結,鹿晗吳亦凡穩中勝劉昊然王俊凱強力沖胡一天無預兆突然降臨!

TAG:娛樂胡扒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