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從√2 談起

從√2 談起

好玩的數學

傳播數學 普及大眾

關注

摘自院士數學講座專輯《從√2 談起》第一章,張景中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 是人類最早發現的無理數之一。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人們就會證明√2是無理數了。

邊長為1的正方形,它的對角線的長是多少?

如果你已經學過勾股定理,馬上就能算出它的長度是(圖1-1)。

不用勾股定理,也能算出這個對角線的長。如圖1-2所示,正方形ABCD邊長為1,面積為1;而正方形BEFD的面積是ABCD面積的兩倍,也就是說BD2=2,於是BD=√2。

顯然,若正方形邊長為a,則對角線長為√2a,即對角線長是邊長的√2倍。

我們知道,記號√2代表這樣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2。換句話說,√2是二次方程式x2-2=0的正根,通常把它叫做2的算術平方根。

很明顯,√2不是整數。因為1的平方比2小,2的平方又比2大,所以√2應當在1和2之間。

在1和2之間,分數多的很,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是密密麻麻的擠在一起。那麼,其中有沒有這樣一個分數,它自乘之後恰巧等於2呢?看來似乎應當有。真的有嗎?那你找幾個試試看,你一定找不到——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儘管能找到平方很接近2的分數,但要想恰巧等於2,是不可能的。

也許你會說,1和2之間既然有無窮多個分數,那就不可能一個一個地試。既然不能一個一個地試,又怎能斷定沒有一個分數,它的平方等於2呢?

這個問題,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決了。請看:

----------------

【命題1】√2不是有理數。

證法一用反證法證明。先假設√2是有理數,如果從這一假設出發推出矛盾,便說明這個假設錯了,即√2不是有理數。

若√2是有理數。由於有理數只包含正負整數、正負分數和0,而√2>0,故必然有兩個正整數n,m,使

且n和m互質,即沒有大於1的公約數。

根據√2的定義,有

也就是

這個式子右端是偶數,故左端的n2 也是偶數,因而n是偶數。於是可設n=2k,代入(2)式得4k2=2m2,即2k2=m2。這推出m是偶數,說明n和m有大於1的公約數,與假設矛盾。

這個證明還可以說得更簡單些:不必假定n和m沒有大於1的公約數,直接觀察(2)式,它的右端所含2的因數有奇數個,而左端含2的因數又為偶數個,這就有了矛盾。

證法二仍用反證法證明。設,n和m都是正整數,且n和m沒有大於1的公約數。由(2)式

而在十進位下,整數的平方的個位數只能是0,1,4,5,6,9中之一,2倍之後只能是0,2,8之一。所以,(2)式左端的個位數字是0,1,4,5,6,9中之一,而右端個位數字是0,2,8中之一。也就是說,兩端的個位都是0,這說明n和m有公因數5,於是推出了矛盾。

------------------

在數學中,反證法很有用,尤其是要證明一個數是無理數時,更少不了反證法。上面介紹的第一個證法,曾出現在2000多年前希臘幾何學家歐幾里得(公元前300年左右)所寫的《幾何原本》一書中。這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就知道√2不是有理數,而且會用反證法來進行邏輯推理了。

《幾何原本》這部名著,是歐幾里得總結、整理了當時他所收集到的資料寫成的,並非他一人的研究成果。就拿「√2不是有理數」來說,這個事實是比歐幾里得更早一些的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00年左右)學派的人發現的。

畢達哥拉斯學派有一個基本觀點,叫做「萬物皆數」。在他們心目中,數就只有正整數,而且正整數也就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因此他們認為,一切量都可以用整數或整數的比來表示。他們覺得,一條線段就好比一串珍珠,這珍珠就是一個一個的點,不過又小又多罷了。按這種看法,兩條線段長度之比,就應當是它們各自包含的小「珍珠」的個數之比,當然應當是可以用整數之比來表示的了。

據說,畢達哥拉斯學派一個名叫希帕索斯的年輕人,第一個發現了正方形的邊和對角線之比不能用整數之比來表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2不是有理數」。這個發現直接和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錯誤信條「萬物皆數」相抵觸,使這個學派的許多人大為惶恐和惱怒。據說,希帕索斯在海船上向學派的其他成員講述這個發現時,遭到激烈反對。由於它堅持自己發現的真理,竟被拋入海中淹死了。

但是,真理是不會被永遠淹沒的。隨著數學的向前發展,無理數終於在人們心目中取得了合法地位,被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人們的社會生活中。

順便提一下,用「√」來表示平方根,是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1596年~1650年)於16世紀首先採用的。那時,√2已被發現了近2000年,不少數學家已開始承認像√2這類不能用分數表示的數了。

至於把整數和分數叫做「有理數」,據考證,倒是由於一開始翻譯時的訛誤。原來,「有理數」中的「有理」一詞,英文是Rational。這個詞本來有兩個含義:其一是「比」,其二是「合理」。照數學上的原意,分數可以表示成兩整數之比,把「有理數」叫做「比數」是很確切的。可是,日本學者在19世紀翻譯西方的數學書時,把這個詞譯成了「有理數」。日本語言中本來就有很多漢字。後來,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中國又從日本引進了「有理數」和「無理數」這兩個詞,一直用到現在,沒法改,也不必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數學 的精彩文章:

雷勇老師談數學競賽
中國數學會推2018年新年枱曆,趕緊收藏!

TAG:好玩的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