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輕人注意了,這個火坑在等你跳!起底逼死人的「網路高利貸」

年輕人注意了,這個火坑在等你跳!起底逼死人的「網路高利貸」

「只需一張身份證,20分鐘即可到款。」無抵押、無擔保的現金貸APP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迅速躥紅,成為「手機上的銀行」。然而,看似簡單、快速又低息的貸款服務,不過是誘人上鉤的幌子,不少現金貸平台年化利率逾100%,更有甚者高達583%,堪稱「網路高利貸」。

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有人從最初借款幾千元,到後來竟背上幾十萬元債務。借款人安裝APP時一般都會上傳通訊錄,還不上款平台就採取「呼死你」等方式逼債。借款人若停機或換號,就「呼死」你的親友,讓人逃無可逃。受害者多是欠缺金融、法律知識的大學生和年輕「打工族」。

1月29日,一名25歲理工科碩士在旅社自縊身亡。家人從其手機中發現網貸APP13個,共欠下5萬多元債務。輿論普遍認為,「網路高利貸」正是其催命稻草。

多少年輕人,深陷連環套

近年來,現金貸靈活便捷、低門檻的借款方式,迎合了不少年輕「剁手族」的消費需求,當還不上款時,一些平台則引導他們去其他平台借錢還債,許多年輕人因此掉進連環套。

據第三方機構網貸之家研究院統計,目前安卓市場上有超1000家做現金貸業務的APP。2017年4月17日安卓市場排名前100的現金貸平台累計下載量總計約8億次,而到當年11月10日,前100名現金貸平台累計下載量總計約為18.49億次,僅半年多,下載量翻了一倍多。

在雲南某高校讀書的張兵(化名)為了買名牌鞋子和手錶,從2016年2月開始在現金貸APP上借錢。第一筆只借了1000多元,因為日常開銷比較大,借款還不上,又不敢跟家人張口,只好從其他現金貸APP上借更多的錢,補上上一筆借款的「窟窿」。

「現金貸來錢很快,有的平台1天之內到賬,有的平台2小時到賬。」據張兵回憶,他手機上下載了七八十個現金貸APP,僅僅一年半,差不多借遍了其中的三分之一,「拆東牆補西牆」,最後背上7萬多元的債務。

大三學生李娜(化名)原本是富家女,家裡破產後,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卻沒改過來。「我不想讓周圍人看笑話,以前用什麼高級化妝品,現在還用什麼,衣服一買一大堆。」李娜告訴半月談記者,「現金貸APP借錢很容易,借錢的筆數多到自己數不清,也不記得自己在哪個平台欠了多少。」

李娜在三四十個現金貸APP上借錢,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家人陸續幫她還了近30萬元,卻還沒有還完全部貸款。

而一旦無法還款,現金貸平台就會採取「呼死你」的方式,打爆借款人通訊錄。「真的很要命,有時半夜十一二點都會接到催債電話。」張兵說。飽嘗現金貸惡果的大學生、年輕「打工族」不在少數,因還不上貸款而自殺的極端事件屢見報端。

利息不太高?全是坑人套路

網貸平台一般「看起來很美」,最常見的做法是變相抬高利率的「砍頭息」。

張兵、李娜等人提供的手機交易記錄截圖顯示,這些現金貸APP以收取管理費或服務費、審核費等名義,從借貸本金中扣除費用,使得借款人實際收到的借款金額低於借款合同上約定的金額,變相提高借款人利率。

另外,大多現金貸均僅標註「日利率」「月利率」蒙蔽貸款人,造成利率很低的假象。

例如,張兵在一款網貸APP上借款2000元,標註月利率1.5%,實際扣除費用,到賬只有1820元,期限3個月,應還款2478.39元,實際年化利率達145%。李娜在另一款網貸APP上借款1900元,實際到賬1615元,服務費285元,一期14天,應還款1976元,年化利率高達583%。

根據央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對民間借貸的要求,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不得超過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但一些現金貸平台為了規避風險,只要借款一還完就不再顯示服務費、逾期費的具體明細,讓借款人難以舉證維權。

深圳律師協會互聯網金融專委會主任陳科軍介紹,一些現金貸平台的借款門檻低,很難控制不良率,有的平台不良率高達百分之五六十。為了覆蓋不良率,只有抬高利率、手續費。

此外,大量現金貸平台審核不嚴。2017年4月,銀監會發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禁止向未滿18歲的在校大學生提供網貸服務。但實際操作中學生們只需提供身份證,隨便填些公司信息便能矇混過關。

「我在網上隨便搜索一個公司填上去,基本都不會被拒,這些就是走形式。如果還不上錢逾期了,平台會說我騙貸,使用虛假信息。」張兵說。

2017年4月,銀監會首次提及對現金貸業務進行整頓;北京、廣州等地也相繼加緊整頓現金貸的步伐。而據李娜、張兵反映,他們借款的平台有一些在還款後倒閉了,但仍有不少「網路高利貸」平台存在。

別讓高利貸鑽了創新空子

近年來,國家鼓勵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政策,釋放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也讓部分打著創新旗號的「網路高利貸」鑽了政策的空子。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告訴半月談記者,目前問題主要出在既不持牌、也沒完成備案管理的助貸機構上。

據於百程介紹,現金貸平台大致可分為持牌系金融機構、P2P網貸、助貸機構三大類。目前數量最大、出問題最多的是助貸機構,市場上有1000多家。其身份近似「中介」,資金來自與其合作的銀行、信託公司、小貸公司等,這些機構亟須清理整頓,進行備案管理。

根據相關規定,互聯網應用商店服務提供者應當對應用程序提供者進行真實性、安全性、合法性等審核。然而,現金貸屬於金融專業領域,他們往往通過「砍頭息」「日息」「月息」等作弊方式逃過互聯網應用商店的一般性審核。

「有關部門針對現金貸業務多次下發文件,但問題仍然存在,說明執法力度不夠。對於現金貸平台來說,收取各項費用的利潤很高,違規違法成本很低,難以形成震懾。」陳科軍說。

部分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通過登記備案、信息披露,制定「負面清單」,強化事前事中監管等方式,提高行業准入門檻。

於百程認為,監管層應儘快明確現金貸的責任主體和類型,進一步加強現金貸業務的整治工作。監管部門也應向互聯網應用商店提供行業「黑名單」,清理「害群之馬」。

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明建議,國家在鼓勵創新的同時,應當做好法律風險評估,明確創新的規則和邊界,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舉行2018年春節招待會
江蘇一男子殺死前妻及其母親 疑因求復婚被拒絕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