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學者對科學的誤解

心理學者對科學的誤解

滲透當代心理學發展的科學哲學大部分受到行為主義的影響,而行為主義是實證主義的衍生物。古典行為主義倡導的對可觀察對象的嚴格限制和純粹的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已經被大部分當代心理學者所拋棄,然而,實證主義的影響依然根深蒂固。一些心理學者深受實證主義影響,以至於無法自覺地組織思維,思想的建構無不打上實證主義的烙印。在心理學科學化的過程中,實證主義的影響是多方位、持久性的,大量的資源被浪費在追求所謂的如何做「好科學」的謬誤上,導致了對更富科學性研究成果的迴避和忽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謬誤被頻繁地用在心理學的改革與教學過程中。將當代心理學中內隱的一些關於科學的神話凸顯出來,有助於推動心理學者的意識覺醒。

神話一:科學概念必須給出操作定義。

布里奇曼提出的操作主義是邏輯實證主義意義證實理論的變形。關於操作定義有以下謬論:其一,每一個測量方法實際上定義了不同的概念。實踐證明,一些意向性概念和其他基本科學概念無法如此定義,這一事實不僅會摧毀操作主義,甚至在科學層面上會摧毀整個的意義證實理論。但部分心理學者好像不關注這一問題,關於操作定義的主張依然盛行。其二,操作定義能提供並闡明意義。神話操作主義使得概念的意義問題尤其是理論意義被忽視。但在心理學中,操作定義的概念依舊被濫用,甚至沒有人關心其字面可能產生的曲解和錯誤。其三,理論概念必須依據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進行操作定義。這一觀點認為,理論概念只能成為數據或數據模型的概念,理論概念必須根據數據定義。任何不能用這種方式測量或定義的概念都被認為是沒有經驗內容的,與科學無關。相反,如果概念能以這種方式定義,就可以根據經驗數據及模型對其意義加以詳細說明。

心理學拒絕嚴格的觀察主義和簡單的聯結主義,但事實上借鑒於實證主義的操作主義觀點依然與我們同行。操作定義的教條是最為有害的殘餘觀點之一,雖然它對方法的關注與闡明具備有效的一面,但它過分強調已經過時的、令人懷疑的、嚴格的經驗主義認識論。

神話二:包含無法被測量的概念的理論是非科學的。

在科學研究中,經驗的作用是檢驗理論,進而決定哪些理論應該被推崇,哪些不能。這些檢驗最終必須產生於可測量的、可檢測的、可分類的事件對象或性質,但有些經驗觀察可能是理論中永遠都不可能提及的現象。這些現象可能遠離理論自身,但如果理論是正確的話,這些現象就被迫以一種特殊形態呈現。合理的科學的概念必須是可測量的,這是一種謬論。在最根本的意義上,理論必須是可檢驗的,但不必要求它的每個概念都可測量。

神話三:科學的解釋必須是因果解釋。

這是實證主義殘留的觀點。事實上,除因果解釋外,還存在其他類型的解釋。內在制約解釋就是其中一種特殊的解釋形式,這種形式中基本的本體論是一些事物本身就包含特定的制約因子或可能性。對這些制約因素的觀察或可能性的證明被認為是現象的天性使然。另外,解釋本身也有可能受其他解釋的制約,其形式服從於複雜的解釋間相互聯繫的網路。內在制約解釋在物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心理學中卻沒有被廣泛地當作合理的解釋形式,而因果解釋卻非常流行,這是對理論和解釋的思維扭曲。如果因果解釋被認為是唯一科學、合理的解釋形式,那麼其他有效的解釋形式就會遭到無視。

神話四:實驗是檢驗因果模型的唯一有效方法。

實驗能夠為因果模型提供強有力的檢驗,但並非唯一的方法。因果假設的實驗檢驗在氣象學、地理學、進化生物學、天文學等領域一般來說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經驗主義不等同於實驗主義,解釋也不等同於因果解釋。如果將科學等同於因果模型,將實驗視為檢驗因果模型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會導致大部分科學無效,這會極大地阻礙心理學的發展。

神話五:科學試圖證明理論。

科學的理論受經驗的制約,但不會被經驗證明,也不會在任何邏輯的決定性意義上不被經驗證明。理論由經驗檢驗而不是用它來證明。在心理學中,研究者因為意識到某些理論不能被證明而將其拋棄。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這種情況無論是在心理學還是在其他科學中都是真實存在的,所有的科學哲學家們甚至是最早期的邏輯實證主義者都認識到了這一點。關於科學的合理性尚未取得一致看法,但對理論的證明是有約束的。

神話六:科學的進步源自小規模經驗問題模型的積累。

這種傾向在心理學研究中占統治地位,其實質是推崇被動的歸納法優越論。實際上,科學並不是簡單地通過事實和真相的積累而進步,而是通過更深層次的理論上、概念上和經驗上的錯誤構建,緊接著發現這些錯誤並發現避免這些錯誤的新的方法來實現。科學的進步並非歸納法意義上的累積,新的理論往往否定舊的理論而不僅僅是添加元素。科學的巨大進步需要重大的創新思考,而不是僅僅做更多的研究。

神話七:科學由其使用的研究方法來定義。

心理學的進步並不表現在研究對象和課題的變化上,而是表現在方法的進展和更新上。行為主義心理學堅持以客觀的方法研究可觀察的行為,與內省方法相比具有巨大的進步性,因而其佔據了心理學的主流地位。認知心理學承襲了行為主義的方法論觀點,藉助於計算機科學的發展,將人腦與電腦的工作原理進行模擬類比,實現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當下的腦與認知神經科學正是因為藉助了ERP、fMRI等先進設備與技術手段而成為心理學研究的熱潮。頻繁地將科學等同於某種方法,後果是摧毀了科學與應用的區別,這對心理學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危害。

邏輯實證主義、新實證主義和古典實證主義存在錯誤是毋庸置疑的,而它們對心理學依然有重要的影響也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心理學必須從揭示和批判它們的影響中獲益。這個過程正在發生,但非常緩慢。心理學和科學哲學都在邏輯實證主義遺留的影響下掙扎著。儘管心理學已經拋棄了行為主義的必須可觀察性的限制,削弱了對操作定義、因果解釋、嚴格的實驗方法等的限制,但還沒有真正轉移到科學合理的概念上來,依然以隱性的方式保留了許多實證主義的殘餘。

(本文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4YJA190009)資助)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教育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賀更粹:「三祭」禮的報本反始義理
尋找文明間的聯繫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