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山的自然筆記》-125

《大山的自然筆記》-125

1

汾河生態之觀察

大白鷺

河流是所有生命的依賴,鳥兒無論遷徙還是覓食、活動都喜歡在這裡舞動。

流淌在心中的不止有孤獨與渴望,更有希望與夢想。

 古楚琴韻 四

李家祥 

00:00/

春節剛過,我行走在汾河的太原段。這裡屬於汾河的中游,居住了4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依河而建。河水由北至南貫穿,其中在城市的北部環境較為自然,其中有河流、濕地、孤島、高大的柳樹,低矮的灌木等較為豐富的植物種類。這些生態環境的存在給野生鳥類提供了覓食、繁殖等合理條件,所以也是城市觀察野生鳥類及動植物的首選之地。

早春的北方一切都如冬季一般荒蕪,整個視野都是衰草的黃色主宰,很少有其他色彩的融入,仔細辨識無非也是黃色系深淺變化而衍生出的褐色或淺白。這樣的色系在北方要統治3月有餘,而在這樣的3個月中,大白鷺則會點綴這裡的沉寂,用輕盈多姿的翅膀豐富著這裡,給予色彩與生機。

雨水過後,我們總是迫不及待想尋找春天的第一抹跡象,這種情節是久居北方的人才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尋覓到春的來臨,你必然需要極大的耐心,調動全體的感知器官。

走在河邊鄰水的地方你可以去俯下身體聆聽冰層的喘息,聽水在冰下的反攻,漸漸融化的低吟;你可以仰首尋找風的方向,抽動鼻翼來嗅取風兒帶來的空氣中那一點點暖訊;你還可以嘗試著挖掘一下腳下的土地,然後把手深深的探入,那裡也會有大地回暖的溫度從指尖導入;甚至還可以輕輕折斷一些風中搖曳的柳枝,折斷處一定會有嫩嫩新綠讓你凝視出春的色彩。

這些都可以幫助你獲取春的腳步已然來臨,但千萬別等待迎春花怒放,大地披綠。那時的春已然盛開,不再是第一抹信息。

古語有:「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走在河邊其實更多的可以觀察鳥兒狀態。這裡因為有人工堤壩的作用,整個冬天都會有水從上游的冰層下流出漫過堤壩而流入另一處冰下。那些流動的水會在堤壩下形成北方冬日的波光粼粼,這是很難得的景象。你可以看到綠頭鴨,普通秋沙鴨越來越多聚集而來,大白鷺由原來分散的幾隻而集成大群的幾十隻。這些都是因為魚兒感知了春的來臨,開始爭相舒展身體的緣故。

大白鷺是這裡早春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他們高大而輕盈挺拔的身軀、翩躚的舞姿都讓你不得不關注。他們有著修長的身材,頸部、腿腳甚長,全身潔白。完全符合我們這個時代對於審美的認知,他們的雌雄在冬季及早春是很難區分,我們暫且可以認同他們都是一些美麗的女子,有著多年舞蹈修養而形成的特有挺拔與氣質。他們或站立、或飛行都有一種驕傲但不張揚的風韻,這樣的美麗最適合在早春的舞台上出現,靈動之餘巧妙的構成了淡墨水彩畫,入眼動心,令人心生愛意。

他們原本是要遷徙到南部去越冬的,但近些年大氣的變暖。北部河流多了許多不再結冰的裸露,讓他們中的一部分開始不再離開,這樣的行為有待於科學考證,是否有利於他們的種群發展。

我選擇堤壩的一處安靜的坐下來,這樣的行為可以讓自己心靜到與環境的融入,也可以讓膽小而謹慎的大白鷺忽略我的存在。我們用視線發現鳥,是依賴環境差異性和鳥兒的動態。同樣對於依賴視覺的部分鳥兒發現我們也是基於這樣的原理,我們之所以穿著和環境相同的衣物,並不是鳥兒對某種顏色有著特殊的敏感,【當然,對於某些雨林環境中有些生物色彩艷麗代表著危險的現象我們另當別論。】只是艷麗的色彩與這個季節的主色調有著極大的反差而已。擬態的服飾加上靜止,這樣我們就可以給到大白鷺較為安全的信號,也有利於我們很好的觀察。

選擇這裡還有另一個原因,堤壩的上游有大面積的冰。大白鷺在覓食之餘或受到遊人驚擾後,喜歡集體飛落到冰面的中央。那裡遠離岸邊,他們暫時確定為安全島。而水漫過堤壩的下游就是他們覓食的地方,那裡有淺水潺潺,魚兒不易藏匿,淺水適合大長腿的漫步,他們在那裡緩慢地一步一步前行中就可以尋覓到可口的美味。而這一切都是我要觀察的重點。

上游近堤壩的地方有好冬泳者破冰戲水,大白鷺站立的冰面選擇了遠離的地方,冬泳的人們應該也是好戶外,愛自然的人。他們是全裸性的,上岸之時會有大聲的討論及堆起的篝火取暖,而這樣的行為卻有些與環境格格不入,我觀察到大白鷺對於他們的遠離比任何一處岸邊都要遠,也許這些美麗的精靈也羞於看到他們的放縱吧。

人類的很多行為總是讓野生動物恐懼或反感,這幾乎是不爭的事實。但人類卻很少能意識到這一點不和諧。這些當然源於人類統治地球後的一種優越感。我曾經有過一個夢;「鳥兒在無意中學會了使用火,然後不堪人類的統治與欺凌,各種鳥兒帶著火種飛翔在我們的上空,整個地球都陷入一片火海,人類只能在火海中慢慢滅絕,地球上又恢復了生機盎然。」

眼前大白鷺飛過,我也拉回了自己的思緒。他們剛飛行時兩翅扇動較笨拙,腳懸垂於下,達到一定高度後,飛行則極為靈活,兩腳亦向後伸直,遠遠超出於尾後,頭縮到背上,頸向下突出成囊狀,兩翅鼓動緩慢。站立時頭亦縮於背肩部,呈駝背狀。這樣的飛行隨著太陽的西斜,越來越頻繁,我知道他們他們該進餐了。

每次的飛行數量都不會超過五分之一的數量,我想他們一定是群體中較為強健的雄鳥,他們充當著偵查覓食地安全的信息。我通過鏡頭可以清晰看到他們的喙部黃色較為鮮艷,對於鳥類來講,這樣的色彩往往代表著雄性及健康。

每次飛躍都需要經過我的頭頂,我彷彿就會聽到翅膀劃撥空氣的聲音。那聲音中有著飢餓與無奈,飛到下游時,他們大多數時間 都是在空中盤旋觀察,偶爾也會落下,但稍有遊人走過便再次起飛。這樣數次的往返偵查,呼嘯的冷風吹走了遊人他們便歡呼著從冰面群飛而去,歡騰著落入那僅有的一片水塘,剎那間,那裡水花四濺,鯉魚、草魚、鯽魚驚恐的拚命躍起,遊動。但一切都無濟於事,面對大白鷺群體的圍攻,他們也只能尋求僥倖。

汾河生態系統的恢復相對於過去的幾年有所好轉,這得益於這幾年能源化工產業的過剩,沿岸的好多煤炭加工與化工企業迫於市場的原因而停產。而政府也意識到向河水排污的危害性,及時進行了搬離與整改。當然,這也許算是機緣巧合,只是希望不要等到利益誘惑再起的時候,我們的這一行為再度為所謂的人類自身價值利益所讓路。一條河流域的生態恢復可能要經過幾十甚至於上百年,而毀壞卻是瞬間便可以導致。

汾河雖然流程有713公里,但是其流量隨著水資源的匱乏卻少的可憐,河床萎縮。有很多地方甚至於斷流,大部分河段除了上游峽谷中略有水岸景色,大部分流域都是小的可憐的苟延殘喘。

汾河曾經是山西人的母親河,四大盆地的許多城市都依河而建,我們無度的索取以及流域範圍內的地下水系的嚴重破壞。這條河如今已然是千瘡百孔,很難再現河流本身具有的魅力與活力。

大白鷺的飛落,是否可以預示著這裡有春的來臨,汾河之春是否可以因此而得以綻放,我們不得而知,但期待美好總是我們與大白鷺共同的願景。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大山也期待您的關注

這將是我堅持行文最大的堅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岸大山 的精彩文章:

《大山的自然筆記》-275古詩詞中的鳥
《行攝生活》-56騰衝

TAG:左岸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