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送特斯拉上太空,打造全球無線網,獵鷹9號首飛成功

送特斯拉上太空,打造全球無線網,獵鷹9號首飛成功

我國的運載火箭相比「獵鷹重型」火箭有何異同,中國是否也有類似的「空中無線網」計劃?本期科技能見度將採訪航天專家。

設計??模塊化高冗餘降低風險

前蘇聯設計製造的N-1火箭誇張地採用了30台發動機的串聯,結果4射4敗。這也讓人們為27台發動機組成一級火箭的「獵鷹重型」捏了一把汗。

航天專家龐之浩介紹,「獵鷹重型」火箭通過動力冗餘技術等,解決了發動機數量與可靠性之間的矛盾。設計上採用了40%的結構冗餘,遠高於普通火箭的20%-25%。雖然很多元器件只是工業級,但是用雙備份甚至三備份的辦法提升了可靠性。

對於獵鷹重型火箭來說,其成功的設計還包括採用模塊化手段。代爾夫特大學航天學博士毛新願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造火箭猶如搭積木,這是目前世界範圍內主流火箭的必選之路,通過模塊化組裝的方式增強同一系列火箭的擴展空間和靈活性。中國的新型長征火箭、美國聯合發射同盟的主力宇宙神和德爾塔火箭、俄羅斯新一代的安加拉火箭也是採取這種方式。

「獵鷹重型顯然也深諳此道,它相當於由一枚嶄新的獵鷹9號火箭和兩枚回收的火箭一級組合而來,所以需要對居於中間的火箭一級進行結構強化,對兩側助推器加裝小型整流罩、整體電子和控制系統等進行優化,但不需要徹底的大改。」毛新願說。

火箭院飛行器彈道專家余夢倫院士接受採訪時表示,「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為中國火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簡化系統,採用成熟技術。

「獵鷹重型」火箭一級和助推器及二級均採用了同一種發動機,全箭共計使用28台梅林發動機、一級和助推器箭體採用與「獵鷹9」相同構型,均為成熟技術,可以節約大量成本和研製時間。

火箭院飛行器彈道專家余夢倫院士表示,這其實與我國上世紀90年代發射的長二捆火箭設計思路不謀而合,「長二捆火箭一級捆綁4個助推器和二級均採用同一種發動機,是世界上第一型用一種發動機構建的運載火箭,開創了先河。如今,『獵鷹重型』火箭的成功再次證明,未來運載火箭發展應從系統簡化角度出發,採用成熟技術,縮短研製周期,降低發射成本。」

作為我國發射高軌航天器的現役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被看做是金牌火箭,自誕生以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不斷完善創新的研發實力。

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從方案設計時就始終貫徹了「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的三化設計思想,在長征三號火箭的已有基礎上,按照「上改下捆、先改後捆、堅持三化、統籌發展」的總體方案,首先研製了長征三號甲火箭作為系列化的第一步,再以長征三號甲作為芯級,捆綁4枚或者2枚助推器,形成長征三號乙和長征三號丙火箭。

相比馬斯克的「壯舉」——2024年前讓全球都有無線網,其實,我國也有類似的計劃。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報道,這一類似的項目就是「鴻雁衛星星座通信系統」(簡稱「鴻雁星座」),它將由三百餘顆低軌道小衛星及全球數據業務處理中心組成,具有全天候、全時段及在複雜地形條件下的實時雙向通信能力,可為用戶提供全球實時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網科技頻道 的精彩文章:

外媒:海爾不僅是全球化品牌,更是全球化家電第一品牌
Adobe被Gartner評為數字體驗平台領導者

TAG:南方網科技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