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紫砂壺器形可分為幾大類?

紫砂壺器形可分為幾大類?

紫砂壺造型從自然到人文,出現過的款式不下千種。但造型不管多麼豐富,都離不開壺的身、蓋、流、把、鈕、底等元素,只是製作不一樣罷了。

雖然,依據壺把,可分為執壺、提梁壺、橫把壺;依據壺底,可分為圈足壺、平底壺、釘足壺、捺底壺;依據壺流,可分為直流壺、曲流壺;依據壺蓋,可分為壓蓋壺、嵌蓋壺、截蓋壺......但是,人們一般是依紫砂壺的整體 或壺身部分的樣式進行分類的。

平面構圖的國畫,可大類區分為山水、人物、花鳥等。立體造型的紫砂壺,同樣可按大類分為光器、花器、筋囊器三大類,或稱為光貨、花貨、筋紋貨,亦稱為幾何型、自然型、筋紋型。其中,幾何型出現最早,宋代已見,其他類型在明代也已出現。

儘管由點、線、面構成的紫砂壺型,也可按高低大小分類,但不如按光、花、筋囊分類,既能適應銷售的區分,也能概括器形特徵,還可表面製作技藝。


光 器

光器壺,無一不是仿球體、圓柱體、正方體、長方體等幾何形體,故又稱為「幾何體」造型。設計和製作講究側立面的線型和形體組合,以及壺的身、流、把、蓋、鈕等部件的和諧統一,靈巧而不纖弱,複雜而不瑣碎,單純而不單調,厚實而不笨拙。

光器中的圓器,要圓中寓方,圓不一相,柔中含剛,剛柔相濟,並不是一味地圓,珠圓玉潤中要有變化。壺體本身以及附件的大小、曲直要勻稱,比例要恰當,整體要顯示出活潑柔順的美感。

光器中的方器,是用長短不同的直線和平面組成,講究方中寓圓,方非一式,也並不是一味地方。要求線面挺括勻正,輪廓線條分明。


花 器

凡以雕塑技法仿自然界物類形態的紫砂壺都可歸為「花器」類。因帶有浮雕、半圓雕或圓雕裝飾,別稱「塑器」。花器有吉、祥、福、瑞四類。

像「魚化龍」、「龍頭八卦」等壺,仿動物之形為體、為流、為把者,稱「吉獸器」。

像「梅段」、「松段」、「竹段」、「樹癭」、「束柴三友」等壺,仿植物枝幹、葉片、藤蔓等為形者,稱「祥枝器」。

像鼎、尊、爵、笠、斗、筐等壺型,稱「福物器」。

像「南瓜」、「佛手」、「荷花」、「藕」等壺型,仿植物花、果實等為形者,稱「瑞果器」。

吉、祥、福、瑞四類,常見交叉搭配、融合貫通,或作樹木形,或作花果形,或作動物形。花器,無論是將物象設計成壺的整體,或是在光器的流、把、蓋、鈕、足等局部運用雕、鏤、堆、捏等手法,將自然形體變化為造型構成,都要求寧簡勿繁、主次分明、視覺和諧、誇張適度、疏中見密、少里寓多,並盡量妙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澤。


筋囊器

凡以曲面為單元,規律成形的紫砂壺都可歸為「筋囊器」類,實質上是帶有浮雕、半圓雕裝飾的「花貨」,又叫「筋紋器」,多以自然花果的抽象、變體、折棱為造型。如「合菊」、「葵花」、「合桃」、「菱花」等壺。

紫砂壺初創於明萬曆年間,故多沿用在唐代已成熟並盛行於金銀銅錫酒具的筋紋形,明代紫砂壺「四大家」,都以制「筋囊器」為主。

宜興方言稱瓜棱、花瓣等曲面形態為「筋囊」。「筋」,指壺體上的縱向線條,可直可曲。「囊」,是指線條勒成的曲面,可凸可凹。凹者為「筋勒」,凸者為「囊括」。古人將垂直方向的線條稱為「筋囊」,將非垂直方向的線條稱為「紋絡」。「筋囊器」是古稱,近代才稱為「筋紋器」。

老的筋囊器,紋路大多數是手工擠壓形成的,筋囊在壺內的陽線常有開裂後用脂泥修補的痕迹。現代電腦製版、石膏制模,工藝精湛,筋囊器的紋路日趨精細、精密,口蓋吻合也更嚴密完美。筋囊貨體現的是精準嚴整的秩序之美。

下附:壺型圖

文章:源於網路

圖片:部分源於網路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茶姐推薦


建議您花3-5秒存一下,受益一輩子!中老年朋友必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 的精彩文章:

冬日,何不煮茶言歡
一輩子,三句話

TAG: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