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3被網友狂吐槽,陳曉卿霸氣回應7個字

舌尖3被網友狂吐槽,陳曉卿霸氣回應7個字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自大年初四播出後就熱議不斷。第3集錯將大口黑鱸當成花鱸。第4集自製「中藥口紅」的片段被質疑造假,網友扒出原材料疑似購置於淘寶三無賣家店。第5集講人物故事的篇幅遠遠大過美食,讓不少網友覺得偏題了。雖然造成了章丘鐵鍋「一夜爆紅」售價近千元的奇觀,但網友和媒體並不買賬,中國新型主流媒體北京時間更是發文譴責《跑題造假誤導觀眾…微商范兒的徹底涼了》,網友更是自發稱要送欄目組一首《涼涼》。《舌尖3》的豆瓣評分4.9,曾經《舌尖1》是是9.3。

網友楊樹自己強大:"舌尖上的中國"五個字,陳曉卿賦予它的生命,讓大家瞅出的飲食文化!舌3.從飲食器材入手!無可厚非。猛地拋包袱,觀眾接得住嗎嗎?第一集就下三路,後面幾集怎麼破?弄個手機拍雙立人剁菜多爽!接地氣也分三六九,新導演有點小資兒,兒化音,兒多餘!拍攝團隊,有點問題!單憑角度,擼死了,新團隊可以理解,老團隊的話,呵呵!你們適合拍照,不適合拍食品!總體評價,沒有勾起中國看客對飲食的慾望!

網友螞洛洛:舌尖3,很一般。就是看著想睡覺,而且很做作,沒有一點想吃的感覺。我再一看,果然導演換了。希望離開央視的陳曉卿再拍出真正的舌尖。這一部要撲街了,就是接著炒第二部的冷飯,難看。

這兩位網友吐露出了大多數網友的心聲,離開了陳曉卿的《舌尖》好像已經不是人們心中的《舌尖上的中國》了。一堆網友去陳曉卿微博下吐槽。

而早在2017年10月23日下午,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製片人、《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在微信朋友圈放出了自己的央視工卡,並配文「卡片的人即日起從央視離職,有給他寄好吃的,別再寄到光華路了。謝謝。」如今,看著曾經自己心愛的作品名聲如此,他會怎麼回應?

在央視名嘴王志安的吐槽微博下,陳曉卿回應了自己對《舌尖3》的看法。

在一堆網友的吐槽中,陳曉卿導演短短7個字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我有什麼關係?

這已經不是他的《舌尖》了,也有網友表示,沒有陳曉卿的《舌尖3》不好看是意料之中的。

陳曉卿和《舌尖》曾為央視帶來過什麼?

《舌尖1》於2012年5月14日首播,在連播7天後迎來了收視熱潮,其收視率與網路點播率均超過了同檔期的電視劇,而最高的收視率達到0.55%。除了高收視和好口碑,《舌尖1》創下了單集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的銷售紀錄: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覆蓋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4月18日,《舌尖2》首播,而第一集的收視率就達到了1.57%。曾有數據顯示,《舌尖2》創造了獨立用戶提及率49.6%的數字(各節目播出當天晚上7點至12點,對新浪微博用戶的發博行為進行統計計算)。也就是說,每20個活躍用戶中(當晚至少發了一條微博的為活躍用戶)就有1位發布了與《舌尖2》有關的微博。據2016年的數據(數托邦)顯示:近兩年來,網路瀏覽量過億的中國紀錄片超過9部,其中《舌尖2》以4.39億的累計觀看量位居網路瀏覽量之首。除了中央電視台,《舌尖2》同時在愛奇藝、樂視網上播出。

除了引發文化層面的深入探討,《舌尖2》也帶來了不小的商機。

8個攝影組,30多名主創人員,150個拍攝地點,歷時一年,攝製團隊嘗試了全新的視角,包括高空、水下、紅外、顯微、窺鏡等。到了第二季,團隊加大了製作成本,投入為3000萬元左右,超過第一季30%(兩季均由央視紀錄頻道投資)。不過,《舌尖》的高投入顯然是值得的。而周播的形式則拓寬了廣告客戶和冠名企業的宣傳營銷時間與空間。

《舌尖2》在2012年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時,就獲得了兩家企業的冠名播出權,加上版權銷售(電視台、網路、海外版權),已獲得了不菲的收益。據當時的計算,如果加上《舌尖2》與其他節目之間插播的廣告,《舌尖2》的收益已經達到1億元以上,但最核心的還是冠名播出權的銷售,這部分就達到8000萬左右。

《舌尖》引爆的不僅是國內市場的行情。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2013年初,《舌尖2》在國際影視節目展上啟動了首輪海外版權銷售,單片銷售額達到了35萬美元,刷新了近些年中國紀錄片海外發行的成績。

《舌尖》成了最有價值的IP:淘寶食材、地方特產熱賣,相關食品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旅遊線路以美食為賣點,甚至有人開了「舌尖上的中國」一條街。

陳曉卿

陳曉卿為什麼能拍出《舌尖》這樣的作品?

陳曉卿曾說,「小時候家裡窮,我好吃,這是最原始的動力。」拍攝一部關於「吃」的紀錄片,這個想法早在2002年就出現在了陳曉卿的腦子裡。但過了將近10年(2011年),項目才正式獲批通過。那一年,央視紀錄片頻道(CCTV-9)成立,《舌尖》順理成章地成為陳曉卿第一次報題並通過的項目。可能連他也沒想到,《舌尖》會獲得如此廣泛的認可——「很多人是既含著淚水又流著口水看完第一集的。」《舌尖1》透露著濃濃人味,直達觀眾心底。

陳曉卿曾透露,選擇食物的原則有三個:

第一要非常好吃,有自己忠誠的受眾群;

第二是要有傳承的故事,擁有深厚的歷史;

第三要能透過食物折射出當地人的性格特徵。比如四川人愛吃辣,所以俗稱「辣妹子」,比如西北人愛吃羊肉,也和其粗獷的性格很搭調。

陳曉卿品嘗美食的特點就是,一定要品嘗本地美食。蔡瀾說,最好吃的食物一定是媽媽做的;沈宏非說,最好吃的東西是付出勞動的東西。

陳曉卿的《舌尖》贏在哪裡?

為什麼陳曉卿的《舌尖》觀眾買賬,《舌尖3》卻被網友吐槽不斷,可能缺少的正是陳曉卿那種對食物的感情,他曾用

一句話總結了什麼樣的食物才是最好吃的食物:「吃到能讓你高興,不吃會讓你牽掛」的食物。

「相比於食物,最好吃的是人」吃美食要找對人,和誰吃,比吃什麼更重要。有情飲水飽,就是這個意思。

這可能就是我們想念陳曉卿的原因吧,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嗷大甜 的精彩文章:

TAG:嗷大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