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年「扎燈村」手藝人堅守傳統文化,點亮兒時記憶

百年「扎燈村」手藝人堅守傳統文化,點亮兒時記憶

在鎮江句容,曾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扎燈村」,手工紙紮花燈有一百多年歷史。 2018年2月26日,江蘇鎮江句容經濟開發區王家橋村的村民王樹琴正在扎花燈。

圖片來源:萬凌雲/視覺中國

時至今日,村中只有王樹琴還在扎制。王樹琴告訴記者:「手扎花燈不同於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每一件手扎花燈都帶著手藝人的溫度,凝結著扎燈人一份辛苦。」 其實,在今天的人看來,花燈更是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因為留住年味,也「點亮」了很多人關於元宵節的那一份童年記憶。

圖片來源:萬凌雲/視覺中國

每年的春節前後一直到元宵節,對於句容經濟開發區王家橋村的村民王樹琴來說,都會格外忙碌。26日,當記者來到她家時,只見屋內堆滿了紮好的燈骨架和各式各樣的花燈,夫妻二人正在家門口扎荷花燈。他們先將荷葉塗上漿糊,粘到事先做好的花燈骨架上,再用燈芯用鐵絲扎進燈內,一盞精美的荷花燈就初見雛形了。

圖片來源:萬凌雲/視覺中國

王家橋是句容唯一的一個「扎燈村」,王家橋的手扎花燈已傳承有一百多年。據老人們傳說,明清時期,南京江寧與句容交界的土橋鎮,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米市,南來北往客商很多。清末,土橋一農民在常州看燈會,受到啟發,回家研習扎燈技術,之後在土橋形成燈市。王家橋人是受土橋扎燈的影響,創造了造型各異彩燈,並形成一派。民國時期傳播到了南京,在夫子廟小有名氣,據說夫子廟的一些扎燈藝人,就是跟王家橋人學的。

圖片來源:萬凌雲/視覺中國

王家橋的花燈製作代代相傳,紅火了幾十年,但看似結構簡單的花燈,其實需要經過繁瑣且精細的製作過程,耗時耗力,且經濟效益並不高,村裡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再加上受到現代塑料花燈的衝擊,後來,傳統的紙紮花燈也漸漸冷落。

圖片來源:萬凌雲/視覺中國

王樹琴告訴記者,正月十五鬧花燈,以前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掛花燈,城裡還會玩燈、觀燈。除了「十五」觀燈,句容還有「十三」上燈的習俗,燈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者外婆家送燈籠給外孫和外孫女,寓意家族人丁興旺。 「以前過去上燈,女孩就是花籃燈、荷花燈,男孩兒上燈就是小兔子、蛤蟆,大人上燈就是魚燈、元寶燈、荷花燈」,王樹琴一邊扎燈一邊向記者介紹,如數家珍。

圖片來源:萬凌雲/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覺中國樂活 的精彩文章:

江蘇南京:珍珠泉冬日撒歡開玩」煙霧彈「水霧縹緲如夢如幻
2018義大利威尼斯狂歡節舉行 華服面具奪眼球

TAG:視覺中國樂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