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末代皇帝溥儀大婚:場面盛大,可背後的「拮据」無人知,使中國千餘件珍寶流落至國外

末代皇帝溥儀大婚:場面盛大,可背後的「拮据」無人知,使中國千餘件珍寶流落至國外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年幼登基,皇帝位置都沒焐熱就被迫退位。中華民國成立後溥儀的生活大不如前。唯一稱得上場面盛大的,就只有那場以變賣珍寶為代價的婚禮了。

溥儀

1921年年初,溥儀剛過十五周歲,結婚一事已被提上日程,這次選後採取看照片的形式,最後由溥儀親自圈定了一後一妃:婉容為「皇后」,文綉為「淑妃」。

1922年12月1日溥儀舉行大婚典禮,當時媒體對此事大肆渲染,一時「宣統大婚」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中西混搭的迎親隊出現在北京城。市民們相互招喚著,連電影也把溥儀結婚當作廣告,以招徠觀眾。

溥儀大婚

婚禮現場,乾清宮金碧輝煌,熱鬧無比。滿蒙王公、內務府大臣、等清朝遺老穿清制禮服,如驚蟄後的蟲子成群飛向北京。民國政府的文武官吏則穿民國大禮服前來祝賀,另外還有外國公使夾雜在其中。

婚禮的場面很是壯觀,可是排場背後的「拮据」很少有人了解。

大婚吉期剛定下的時候,總統徐世昌同意給予經費支持。但是直奉戰爭爆發,總統徐世昌被逼退居天津,溥儀大婚的經費就此擱置。黎元洪上台後,對這位「遜帝」大婚依然給予支持。

黎元洪

但是當溥儀向他討要「優待費」的時候,民國財政部說「經費實在困難,以致優待費不能發足,現在為助大婚,特意從關稅內撥出十萬元來,其中兩萬,算是民國賀禮」。

溥儀以為自己有每年四百萬兩的「優待費」為護身符,結婚經費不是問題,直到此時他才明白「護身符」如竹籃打水。

大規模的婚禮籌備工作已經收不住轡頭,溥儀不得不另覓它法:向銀行抵押宮中珍貴文物。金盤、金碗、金壺、金如意、金葫蘆以及珍珠、翡翠和珊瑚製品等共千餘件,裝了40多箱向英國滙豐銀行抵押。後來因為超期變成了「押死」。最後這些珍貴的文物被運至英國,成為私人博物館的館藏。

清朝黃金珍寶

清朝珍寶瓷器

溥儀的婚禮就在報紙大肆批評「清室」抵押寶物籌辦大婚經費的聲音中進行,光彩的婚禮卻是以變賣中國珍寶為代價。

這是溥儀的不幸,他應該丟掉「皇帝」的外衣,安心做一個民國的公民。更是中國的不幸,又有許多珍寶落在外國人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沙歷史事 的精彩文章:

明朝八大權臣
中國古代五大超級騎兵:同時代所向披靡

TAG:淘沙歷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