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朝鮮戰爭中,美蘇空軍的秘密對決

(揭秘)朝鮮戰爭中,美蘇空軍的秘密對決

原標題:(揭秘)朝鮮戰爭中,美蘇空軍的秘密對決


朝鮮戰爭中,有一條橫亘在鴨綠江南岸平原上空的「米格走廊」,那是蘇制米格15戰機攔截美機的空中戰場,它曾使美國空軍望而生畏。以往人們只知道「米格走廊」的主宰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其實在「米格走廊」上還有一支若隱若現的奇兵——蘇聯空軍,他們以少得多的人員和飛機,屢次痛擊美國空軍,以1:3.4的戰損比,取得對美國空軍的完勝。


那麼,蘇聯空軍為何要隱藏身份秘密參戰?美國空軍真的不知道對手的真實身份嗎?面對美軍最先進的F-86佩刀戰機,完全不了解其性能的蘇聯空軍該如何應對?本期節目,李涵為您講述:朝鮮戰爭中,美蘇空軍的秘密對決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投入了1360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B-29、B-26轟炸機,F-80、F-84戰鬥機及大量偵察機,戰爭期間共投下了38.6萬噸炸彈,3.2萬噸凝固汽油彈,發射31.4萬發火箭彈,給朝鮮人民軍造成重大損失。而僅有20架螺旋槳飛機的朝鮮空軍在美軍空襲下幾天之內即損失殆盡。美軍自稱,至9月份,朝鮮「已經沒有什麼目標值得攻擊了,轟炸機返航時,炸彈依舊掛在彈架上」。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切斷了正在圍攻釜山地區的朝鮮人民軍主力的補給,隨後美軍又重創朝鮮人民軍,將其殘部趕至中朝邊境,還出動飛機分別空襲中國邊境城鎮。在此關鍵時刻,按照中朝領導人達成的協議,中國組織志願軍抗美援朝,志願軍需要空中掩護,可此時中國空軍的作戰部隊還沒有真正組建起來。基於唇亡齒寒的考慮,再加上中朝兩國政府的多次請求,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終於決定派空軍殲擊航空兵師和國土防空軍高炮部隊參加朝鮮戰爭,蘇聯國防部長華西列夫斯基元帥親自負責此事。


1950年8月,原本負責中國上海防空任務、防範台灣國民黨飛機偷襲的蘇聯國土防空軍部隊率先抵達東北,他們首先在安東(今丹東)的浪頭和大東港機場建立早期雷達預警站,部署米格-15殲擊機和高射炮。11月1日,美國戰鬥機再次空襲安東,秘密駐紮的蘇聯空軍迅速出動八架米格-15,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美國機群,當場擊落兩架敵機。這一重拳出擊完全出乎美國預料,按照他們的情報,當時朝鮮飛機已被消滅,而「中國根本沒有空軍」。經過分析,美方仍誤以為被擊落的兩架飛機是朝鮮殘存戰機所為,於是11月10日又出動戰機轟炸安東江對岸的朝鮮新義州機場,蘇聯第139殲擊航空團大隊長哈里科夫斯基少校率領的兩架米格15早已嚴陣以待,以奇襲方式首次擊落號稱「超級空中堡壘」的美軍B-29轟炸機一架,嚇得美軍一度停止在鴨綠江沿線的戰鬥飛行。

而在蘇聯國內,11月7日,也就是十月革命節的紅場閱兵剛剛結束,莫斯科郊外的機場上,一隊隊從全蘇空軍中挑選出來的飛行尖子整裝待發,他們都換上純灰或純藍中山裝,有的還戴上禮帽,他們要以普通旅客的身份,乘坐火車前往中國東北,參加朝鮮戰爭。到11月底,蘇聯在中國東北集結了第28殲擊航空兵師、第50殲擊航空兵師和近衛軍第151殲擊航空兵師,共同組成了第64殲擊航空軍,首任軍長是別洛夫中將,後來的繼任者分別是普洛伯夫中將和斯留薩列夫中將,蘇聯空軍上將克拉索夫斯基擔任參戰航空兵的總督導。為了配合作戰,同時也為培養中朝空軍新生力量,中朝人民空軍聯合司令部和蘇聯第64殲擊航空軍司令部都設在安東浪頭機場附近的一個舊銅礦區內,以便交流空情,切磋戰技。


在以後的戰鬥歲月里,蘇聯採取輪戰方式,讓本國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輪番進入第64殲擊航空軍序列,始終保持2~3個殲擊航空師、1~2個夜航團的作戰規模,擁有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米格-15戰鬥機170-240架。此外,第64殲擊航空軍還編有兩個高炮師,擁有300門高炮和72部探照燈。



蘇聯米格-15戰機


蘇聯儘管出動空軍參加朝鮮戰爭,但仍竭力避免與美國公開發生衝突。為此,第64殲擊航空軍制定了不少特殊規定,以防暴露蘇聯軍人身份和裝備真相。蘇軍參戰人員一律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服,佩戴志願軍的徽章符號。蘇聯飛行員出境時,都要接受克格勃軍官的仔細檢查,扣留所有帶有蘇聯標記或特徵的物品,就連士兵們喜歡的手風琴也要上交。

在中國,第64殲擊航空軍的作戰飛機和地勤車輛全部改塗成志願軍空軍標誌,參戰飛行員每人發了一張卡片,上面印有俄語讀音的漢語和朝鮮語的飛行專用語和自己新增加的「中國姓名」,要求飛行員們在作戰時必須用朝鮮語或漢語進行無線電通話。實際上,參加朝鮮戰爭的蘇聯飛行員,除了自己的斯拉夫人面孔無法改變外,其他的都與志願軍空軍別無二致。


蘇聯擔心飛行員被對方擊落成為俘虜後暴露身份,因此對空戰作出了一系列禁令。第64殲擊航空軍最初的行動範圍嚴格界定在保衛瀋陽、鞍山、安東和吉安等東北行政、工業和經濟中心,執行對鐵路樞紐、橋樑、電站和部隊集結地的保護任務,對入朝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起不到多大的支援作用。直到1950年12月初,志願軍收復「三八線」以北的朝鮮領土後,蘇聯空軍這才放寬規定,允許戰機進入朝鮮境內100公里空域巡邏、截擊美機,保障從中國到朝鮮的運輸線的暢通。但蘇聯戰機仍被限制在朝鮮半島東西海岸線以內的空域飛行,換句話說,就是蘇聯戰機不能向海上飛,這就大大束縛了它們與美國空軍作戰的能力。而美國飛行員則利用這一點,每逢危急關頭,就向海上逃竄。為避免與美軍大規模空戰,蘇軍還限定每次出動飛機須控制在60架以內,在戰術上也多以截擊、伏擊為主。


這些規則和禁令嚴重妨礙了蘇聯飛行員戰鬥力的發揮,以致於在戰場上吃了不少悶虧。蘇聯飛行員佩佩利亞耶夫抱怨說:「從心理學上來說,在激烈的戰鬥中既要考慮這樣那樣的禁令,還要使用一種你不熟悉的語言進行戰術配合是不可能的。」因此,經過一段時間的操作後,蘇軍飛行員不再理睬這些禁令,他們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臨機處置,採取自己認為需要的做法,很快便扭轉了被動局面。後來莫斯科問罪下來,蘇聯飛行員告訴上級:「您自己飛上去打一下試試!」



由於蘇聯飛行員大多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驗豐富,因此一上陣就捷報頻傳,把美國空軍打得落花流水。1950年11月8日,第28殲擊航空師中尉飛行員謝戈列夫駕駛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在安東地區擊落美軍F-51野馬偵察機一架,由於雙方在速度上存在懸殊差距,謝戈列夫回憶說「這次戰鬥輕鬆得像獵火雞一樣」。9日,該師又在同一地區擊落美軍F-80流星戰鬥機和F-47雷電戰鬥機各一架。1951年6月15日,近衛軍少校蘇勃金居然駕駛噴氣式飛機在空中撞下敵機,這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蘇美空軍之間最激烈的空戰發生在1951年4月12日星期四。為襲擊鴨綠江大橋、豐滿水電站和其他中朝軍事設施,美軍當天出動了第5戰略空軍航空隊的72架B-29轟炸機實施戰略空襲,另外還有32架F-80流星戰鬥機負責護航。


這天清早,蘇聯第324殲擊航空兵師飛行員正忙於檢查自己的戰機,突然雷達站傳來緊急命令,要求全師所有戰機迅速起飛迎戰,該師一下子出動了3個飛行團、整整60架飛機參戰,機場只剩下少量飛機負責保護。蘇聯王牌飛行員科拉馬連科所在的大隊最先發現了12架B-29轟炸機,他回憶說: 「這玩意真大,我們的飛機與它們相比,簡直就像蒼蠅一樣」,但「機動靈活的蒼蠅」此刻卻主宰著這些「超級空中堡壘」的生死。蘇聯飛行員利用米格-15無與倫比的爬升和俯衝性能,像陣陣狂風一樣從B-29的側面和後面發起攻擊。米格15是世界上首先裝備37毫米機炮的戰機,它彈射速高,穿透力強,可打穿B-29機上厚重的裝甲。



在這次空戰中被俘的美國飛行員伯納德·亨德森少尉後來在他個人的自傳中回憶道,他當時正從B-29的機艙炮塔上欣賞窗外的美景,11時許,他的眼前還是一朵朵白雲在空中流淌,然而這一切隨著機組成員恐怖的喊叫而消失了——「11點方位發現敵機」。 並不知道蘇聯飛行員正和他們作戰的亨德森趕緊轉頭大致數了數敵機,喊道:「天哪,中國人的米格戰機多得就跟鳥一樣」。他慌忙朝著靠近的米格戰機開火,但自己的12.7毫米勃朗寧機槍很快被對方的37毫米機關炮給打啞了。

亨德森回憶說,繪有巨大五星標誌的米格戰機像流星一樣從B-29機腹下方和兩側高速划過,伴隨的是密集的炮火,自己的飛機先是左邊機翼被打掉一半,接著是發動機熄火,亨德森罵道:「該死的流星哪去了,它們不是要保護我們嗎?」 此時,美軍F-80護航機群早已是自身難保,它們不光要保護數量是自己兩倍的B-29轟炸機群,還要防範從雲層上方俯衝下來的米格戰機,根本忙不過來。


眼見自己的B-29沒有繼續飛下去的可能,亨德森放下起落架,這是向米格機群表示投降的一個動作。當轟炸機從15000英尺降低到1000英尺的高度時突然發生解體,強大的衝擊氣流使亨德森迅速墜落,他自己都不明白,他還沒有來得及打開傘索,降落傘居然自己打開了。降落後,亨德森掩埋了降落傘,躲進了一片樹林里,但很快被當地民眾抓獲並將其送交志願軍。


空戰持續了40分鐘,蘇軍以少勝多,擊落16架B-29轟炸機和10多架F-80戰鬥機,而自己毫無損失,參戰的蘇聯飛行員科拉馬連科說:「1951年4月12日絕對是蘇聯空軍最得意的一天,那天放眼望去,鴨綠江的天空上都是美軍飛行員的降落傘在飄動。」而這一天則被美國空軍官員稱為「美國空軍的黑暗星期四」。



面對逐漸強大的「米格走廊」,從1950年12月17日開始,美軍從日本調來裝備了最新F-86佩刀式噴氣戰鬥機的第4聯隊,試圖重新獲得空中優勢。在噴氣機空戰時代,不了解對方飛機特性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佩刀」有先進的雷達瞄準具,靈活的俯衝和中低空機動性能。起初蘇軍按照對付老式F-80飛機的辦法來和F-86交戰,結果勝少敗多,蘇聯空軍急切想繳獲一架F-86進行研究。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第196殲擊航空團團長佩佩利亞耶夫上校。


1951年7月11日,佩佩利亞耶夫駕駛米格-15在「米格走廊」近距離擊落了一架F-86,美軍飛行員被志願軍俘虜,通過審訊,這名美軍飛行員透露了F-86戰鬥機的弱點。如低爬升率和在10000米以上發動機推力和操縱性能會降低等等,這些重要情報被立刻用於蘇軍制定新的戰術,以克制佩刀戰鬥機。


1951年10月6日,佩佩利亞耶夫上校率領麾下10架米格-15與美國第4戰鬥機聯隊的16架F-86戰機交戰。戰鬥發生在8000米高度,佩佩利亞耶夫首先將部下組織好,然後帶頭向敵機發起進攻。他首先瞄準最前面帶頭的兩架佩刀式的長機。在550米距離上射擊,當時美機的位置正好在佩佩利亞耶夫正前方,他在《不為人知的戰爭》一書中回憶道:


敵人長機向我射擊,我看到我的飛機進氣口附近有一塊什麼東西被子彈撕裂開了……在雙方戰機對頭後,敵機向右轉並爬高,我繼續向右滾轉,當滾轉到40-50度的時候來一個急左轉,轉向完成後,我恰好在敵長機右後方的位置。我在130米距離上開火,一發37毫米炮彈打在敵機座艙稍後的部位,那架佩刀飛機隨即開始掉高度。我沒有繼續追下去。我認為像那樣挨了一發炮彈,F-86肯定飛不遠,我也沒必要再繼續追了。」


那架佩刀戰機的駕駛員是美國空軍上尉吉爾·加瑞特,他使盡渾身解數將飛機迫降在朝鮮東海岸邊。美軍一架SA-16信天翁水上飛機迅速救走加瑞特上尉,而他遺棄的佩刀戰機完整的停放在幾英寸水深的海灘上。這對蘇聯人簡直就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蘇聯技術人員立刻行動起來,工程師卡贊金率領一隊工作人員來到現場並將這架佩刀戰機分解搬上卡車,運送途中他們遭到美國B-26轟炸機的攻擊,但幸好沒有任何損傷,這架佩刀隨後被運回蘇聯。經過反覆琢磨,蘇聯空軍和中朝空軍都徹底摸清了F-86的性能特性,從而降低了戰場損失。



美國F-86「佩刀」戰鬥機


對於蘇聯空軍參加朝鮮戰爭,難道神通廣大的美國情報部門真的不清楚嗎?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美國遠東空軍早在1950年末就從各方面匯總來的情報中認定了蘇軍已經參戰。美軍飛行員在空戰無線電里經常聽到俄語對話,有時還能透過對方的機窗看到白人的面孔。後來成為美國宇航員的約翰·克蘭說:「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同俄國人作戰,而當局不僅知道米格飛機里有俄國人,而且知道俄國飛行員所受到的種種限制。」


美國之所以對蘇聯參戰隻字不提,主要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和斯大林有同樣的想法,不願意因此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時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司司長的保羅·采尼回憶說:「如果我們公布真相,公眾必將要求我們對此採取相應行動,最終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只能是擴大戰爭,捲入與蘇聯更加嚴重的衝突。」由於美國戰略重點放在歐洲,要想與蘇聯全面對抗,至少要準備兩三年時間,因此只好隱忍不發。


據蘇聯總參謀部的統計,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輪番在中國、朝鮮參戰的蘇聯軍人約有4萬之眾。蘇聯空軍共擊落敵機1106架,己方損失335架,蘇聯空軍以1:3.4的戰損比,取得對美國空軍的完勝。蘇軍上校蘇佳金大尉擊落22架敵機,成為噴氣機時代不可逾越的世界紀錄。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共有170架B-29轟炸機在朝鮮被擊落,使美國在遠東部署的核打擊力量基本喪失殆盡,美國艾森豪威爾政府也因此放棄了向蘇中朝三國投擲原子彈的設想。


而在蘇聯空軍的幫助下,從1951年下半年起,我志願軍空軍逐步整團整師地開赴前線參戰,到1953年停戰為止,志願軍空軍有12個師參加輪戰,擊落敵機330架、擊傷95架,敵我戰損對比為1,5:1,戰果輝煌。正如原志願軍空軍一級戰鬥英雄、中國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在《我的戰鬥生涯》一書中寫道:「(朝鮮)戰爭初期,志願軍空軍還相當年輕弱小,空戰主要是蘇聯空軍打的,後來的大機群作戰,仍由蘇聯空軍唱主角。夜間作戰也由蘇聯空軍承擔。沒有蘇聯空軍的大力支援,中國人民空軍就不會發展那麼快,志願軍空軍也難以取得輝煌的戰果。」


《檔案春秋》陳肇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中日雙方眼中的地雷戰
古代那些翻手為雲的大師們

TAG:李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