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音體、班底草台、價值觀混亂、鼓吹葯食同源 細數《舌尖3》「四宗罪」

知音體、班底草台、價值觀混亂、鼓吹葯食同源 細數《舌尖3》「四宗罪」

春節長假,當餓哭了的人們咽著口水,萬分期待地打開電視去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時,他們發現,這個沉寂了四年的節目「崩了」。

豆瓣上,《舌尖3》的評分一路下跌,截至2月26日,評分已跌至4.4分,遠低於第一季的9.3分和第二季的8.4分。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低分,估計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一場美食盛宴,瞬間淪為「吐槽大會」。

網友們開始集體為《舌尖3》挑刺,有說這一季狂撒雞湯、猛變知音體的;也有抨擊片中引用的人文典故出了低級歷史錯誤的;還有人說,《舌尖3》主創過分沉迷儀式感,重講禮儀教化人,卻失了「舌尖」本味;攝影專業人士則吐槽片子成像過曝、欠曝、暗部死黑等技術問題。

「這一季,建議大家盤著手串兒抱著保溫杯泡枸杞看。」有公號「惡毒」地評論。

《舌尖3》究竟被細數出了哪些罪狀?它整段垮掉的背後又究竟發生了什麼?

沙洛,紀錄片導演、編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分集導演。(網路圖)

罪狀一:知音體

「張修林自幼習武,曾師承多位武術名家,形意、八卦、太極、通背等,他俱得真傳……」剛剛打開電視機的觀眾,很難在短時間內分辨出來,這居然是《舌尖3》的第三集。

在47分鐘的時長里,關於這個叫張修林的老武術家,從第9分12秒開始,至第17分40秒結束,佔了將近1/4的時長。這一段中講了武術家如何收徒、傳承武術,甚至還左手右手幾個慢動作展現了武術家的高超本領……

但就是沒能讓人看出,這些內容跟「舌尖」究竟有何關聯。在《舌尖1》中,食物是神靈一般的主角。無論鏡頭、節奏還是節目中穿插的人文故事,都是為了突出食物的神聖。而到了《舌尖3》,食物不過是個小配角罷了,鏡頭邋遢,選擇食物種類的時候也毫不考究。食物的存在,看起來不過是為了襯托那些鐵鍋的好用、武術的高超。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介紹了松茸這種食材,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碳烤松茸這道美味。(網路圖)

有網友吐槽道:「這一季的鏡頭也太亂剪了吧,停留在食物上的單個鏡頭都不超過2秒,卻用了慢鏡頭拍一個老頭兒練武術?」

這種重人物煽情,輕食物溯源的問題不僅僅出現在第三集。比如第二集中煎餅餜子攤的下崗再就業大媽,還有四川棄醫從麻辣燙的貼心女婿,都很強很勵志。但觀眾紛紛臉懵:我要看的是《舌尖3》,為什麼給我看《知音》的人間百態?

其實,觀眾對《舌尖》刻意煽情的反感,早在第二季就開始了。第二季中某一集,為了苦尋廚藝而堅持幾年沒回家、連奶奶患癌數次化療也堅持不回的某主角,片子展現出這樣的劇情和導向,即被觀眾罵臭。

只不過,那時的片子,還是正統的美食人文紀錄片,既詳細地講了大米如何從米漿到米粉的工藝,也宣傳了陝西黃老漢的勤勞發家致富故事。既有硬菜也有軟糖,觀眾自然買賬。

而到了《舌尖3》,觀眾不明白的是,為何要將鏡頭對準學醫學得好好的女婿轉握菜刀的故事?為何要展現出一個普通村子裡對老少尊卑、位席座次儀式感的迷戀?

自開播以來,《舌尖3》中層出不窮的歷史錯誤和宛如「微商」集會的拍攝對象引起了頗多的爭議,有網友稱魯菜九轉大腸的做法「完全不對 」。(網路圖)

「大家都會說,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但這個博大精深到底是什麼?肯定不僅僅是食物是怎麼切的、怎麼做的,背後肯定有更深層的東西。我們希望呈現食物是怎麼做的,再把背後附著的東西挖掘和呈現出來。」《舌尖3》的總導演劉鴻彥說。

很遺憾的是,如今的呈現效果,似乎只有「背後附著的東西」,卻少了「食物是怎麼做的」。為什麼觀眾會反感節目組代替煎餅餜子大爺大媽「賣慘」?

因為觀眾並不想知道小販家庭是如何省吃儉用,而是想知道煎餅的成分如何而來,薄脆如何做,這種食物為何會被發明出來,和當時的歷史人事有哪些關聯。

新一代的受眾,希望在瞬息萬變的信息爆炸社會中習得知識、乾貨、信息量,如此才不會覺得看一個單集長達50分鐘的片子是「殺時間」。單調地煽情那一套,真的不奏效了。

更何況,相比那些悲慘的人間百態,在《舌尖3》中,美食才是最慘的。

2月9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成功舉辦。(網路圖)

罪狀二:班底草台

《舌尖1》播出於 2012 年,在那之前,中國的屏幕上只有美食欄目,主持人出鏡去餐廳吃吃喝喝,或者廚師在棚里教人做菜,美食紀錄片是新鮮事。當時的創作團隊輕裝上陣,沒有壓力,拍出的片子令人耳目一新,以食物為線索,講述了中國各地的食物淵源,講述中國不同地域人們和美食之間的故事。

一個獨立,認真,走心,沒有包袱的紀錄片意外走紅,成為現象級的超級IP,這個結果製作團隊也始料未及。

彼時,中國餐飲行業也開始進入營銷時代,許多餐飲企業瞅准舌尖效應,完成了品牌營銷與提升。以至於在全國各地的大大小小的餐廳里,都可以見到與「舌尖」相關的推廣字眼。

《舌尖2》的播出是在 2014 年,此時的團隊已經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雖然有種種負面的聲音,但還是成功了。這部片子叫人一邊流著口水,一邊流著淚水。

按照規律,《舌尖3》應該在 2016 年播出,陳曉卿的構思的主題是:中國與世界。在全球的視野內尋找中國味道脈絡,食物學本身就是人類學,食物的流變,人類的遷徙,因為香料衍生的戰爭,一個辣椒如何從海外傳到中國,土豆如何拯救饑荒。立足中國當下,放眼全球古今。

由於種種原因,項目沒有啟動,陳曉卿從央視辭職。然而《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成為中國紀錄片的頭號招牌,大量的廣告贊助都已經到位。箭在弦上,不能耽擱,劉鴻彥臨危受命,2017年4月接手《舌尖3》,搭建團隊。從啟動到播出,僅僅有10個月的時間。

10個月,要拍攝出400分鐘的內容(50分鐘*8集),對於任何團隊來說,都是一件極難的工作,稍有閃失,就會把之前苦苦積攢的資歷名聲全部搭上。

作為央視紀錄片老兵,劉鴻彥1993年進入《東方時空》欄目組從事紀錄片創作,製作過《中國人的活法》、《中國人在非洲》和《我們這五年》等一系列作品。(網路圖)

劉鴻彥在採訪中驕傲地提起過:「這一季擁有一個年輕且國際化的創作團隊,有來自荷蘭的攝影師和剪輯師,整個團隊有近200人的規模。」

而在美食記者小寬看來,這些人大多都有非常豐富的拍攝經驗,懂得結構的搭建,敘述的語言,畫面的呈現,布光布景,熟稔各種攝影器材,摸爬滾打,吃苦耐勞。但是,共性是不懂美食。拿總導演劉鴻彥來說,她從1993年開始就在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從事紀錄片創作,在央視新聞頻道做了很多反映社會現實的紀錄片。從中國夢走到基層,航天發展,抗洪救災,她的拍攝經驗可謂非常豐富,唯獨缺了和美食相關的部分。

而這直接導致《舌尖3》中的美食漏洞百出。

在第三集《宴》里,一處關於鱸魚的段落引發熱議。園林設計專家葉放,去太湖尋找花鱸,想應和「蒓鱸之思」的典故。但最後鏡頭一轉,廚師從魚缸里撈起來的「太湖魚中之冠」竟然不是花鱸。

《新聞晨報》就此採訪了上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專家在觀看相關視頻後,並經過反覆比對確認,廚師從魚缸里打撈上來的養殖鱸魚是大口黑鱸。

在已經播出的《舌尖3》里,經常可以見到類似的常識性的錯誤,比如水盆羊肉不該在回民街拍,所謂「花打四門」也不過是花拳繡腿。小寬認為,因為專業度不夠而出現的這些常識性錯誤,是引發吐槽的最初原因。

網友認為,《舌尖3》里「美食不如美器」,和美食主題自相矛盾。(網路圖)

罪狀三:價值觀錯亂

如果僅僅是專業度不夠而出現了一些常識性錯誤,畢竟瑕不掩瑜,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就是看個熱鬧,好看就行,也不會引起如此波瀾壯闊的踩踏行為。

然而導致整場崩盤,以至於被吐槽至死的問題,其實是《舌尖3》的美食價值觀變了味。

前兩季的美食價值觀是質樸的,食材、炊具、餐盤這三樣做美食的必備品,不論是貧賤還是富貴,都有著讓觀眾滿足的樸實心意。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開場片頭畫。(網路圖)

第一季中的美食們,都是以他們在生活中最自然的方式出現,所拍攝的內容就是當地人們的日常生活——上百元一斤的松茸在火上烤一烤就能吃。如此簡單的做法讓很多日常吃不到松茸的觀眾有了想像的空間。第三季就不一樣了。他們找來一些穿戴整齊、長相美貌的廚師來拍,用黑漆漆的背景板展現著跳躍在空中的食材,突出著工業化和精緻。一道石烹松茸,既得用石鍋又得用熬個幾小時的高湯,不僅為觀眾設置了想像的門檻,而且在飲食價值觀上認貴不認味,「美食不如美器」,和美食主題自相矛盾。

「舌尖」前兩季之所以能夠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抓住了觀眾的胃。第二季播出時,觀眾嘴上說「煽情」「作假」,但心裡還是喜歡的,只不過是愛之深,責之切罷了。

然而,在這一季,做菜過程更像是質量低下的教學視頻。

主創們迷戀的,是美食技藝的繁複。「水盆羊肉每碗三片肉是最好的,這是經過了成千上萬次的口味試煉」「章丘鐵鍋必須歷經12道工序、再過18遍火候、1000度高溫錘鍊、經過36000次捶打」……

買櫝還珠、喧賓奪主,這恐怕是《舌尖3》暫時還摘不掉的帽子。至於講到「文會宴」的部分,搬出了《紅樓夢》中的茄鯗這一奢靡之物,又如數家珍地舉出了《隨園食單》等各種名著古籍,也難逃掉書袋嫌疑。

在小寬看來,飲食不僅僅是一種進餐行為,也是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價值觀。在我們身邊有許多陳腐的飲食觀念,吃哪補哪只是入門級別的,迷信傳統,崇拜古法,信服藥食同源,豈不知食用不當會要人性命。而在全球視野內,飲食是一門科學,如果不睜眼看世界,自得於「地大物博」「源遠流長」「美食大國」等等自欺欺人的狀態,中國美食永遠是一個文化孤島,也無望成為軟實力的價值觀輸出。世界上餐飲潮流翻天地覆,我們還自得於農耕文明的簡樸,這本質是一種落後。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里,大多數做菜過程都被搬到黑背景前。(網路圖)

罪狀四:鼓吹葯食同源

在《舌尖3》中,幾乎每一集都有這種對農耕文明的憑弔,對傳統糟粕的讚美,對古法的尊崇,對手工的迷戀。以「食療並用的中華葯膳」為主題的第四集《養》甚至達到了極致。

這一集中,節目組不遺餘力地鼓吹葯食同源,飲食養生,卻絲毫不談及這背後的健康風險,以及可能造成的惡果連連。

最開始出現在這一集的食物是蓑衣黃瓜,然後,解說詞就給出結論:黃瓜可以提高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

這樣的論斷,依據從何而來,節目組沒有解釋。類似的紕漏和玄學論述在《舌尖3》這部片子里,比比皆是。難怪有網友評論,這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這是舌尖上的養生堂。

為了包裝傳統食物和食療方子的健康效果,節目不僅用上了「免疫力」這樣的現代辭彙,一些明明可以自愈的疾病,其治療功效,也推給了一些在當地民間流行的茶飲。

《舌尖3》中的川菜廚師蘭明路說:「愛是最好的調味品」。(網路圖)

事實上,食療是有風險的。這一點,《舌尖3》卻避而不談。

比如,《舌尖3》里鼓吹魚腥草,說它「補養身心」,可是近年來,隨著中草藥曝出的腎病問題,這味食物也被懷疑跟腎臟損害有關係。

魚腥草在中國的西南地區甚為風靡,但它其實含有一種叫「馬兜鈴內醯胺」的物質,這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之一,有腎毒性,並可以導致腎癌等多種癌症。馬兜鈴酸進入人體,會代謝生成馬兜鈴內醯胺。儘管魚腥草所含的集中馬兜鈴內醯胺,跟目前發現的毒性最大的那種馬兜鈴內醯胺不同,但它們的毒性機理可能類似。

這一集里還隆重推出了「草藥燉豬腳」,但在網上一搜就可以發現,除去像當歸這樣用得廣泛的食材,很多地方,民間食用另類的「草藥豬腳」,而中毒已經成為高發現象。

據媒體報道,2015年9月8日,雲南省賓川縣村民邀請親朋食用草烏燉豬腳,導致27人中毒,其中6人搶救無效死亡。2016年秋冬季節昆明有25人食用草烏中毒,雲南省就此專門發布過葯膳中毒預警。

作為一檔影響力巨大、素有口碑的節目,有多少觀眾能夠判斷它是不是信口胡說?又有多少不明真相的觀眾可能因此盲目食補?

片子里的所謂葯食同源,一些食材療效有什麼文獻依據?有什麼實驗依據?它並沒有給出,看上去只不過依據坊間傳言,道聽途說的東西。

更令人擔心的,就是上面反覆提到的食用風險了。熱捧「葯食同源」,「鄉野草藥融入家常便飯」等觀念,卻毫不提及安全風險,這難道是要鼓勵食客們去當試藥的小白鼠嗎?

事實上,《舌尖》系列的道路走偏,在第二部已初露端倪。但陳曉卿日夜與吃打交道,是個內行,所以《舌尖2》尚屬差強人意。

《舌尖3》里,「器具」、「食養」、「融合」是三個新的創作主題方向。(網路圖)

時光流轉,第三部的狗尾續貂可以預見。一方面,觀眾乏了,胃口比過去更刁;另一方面,導演走了,繼承者不精飲食。陳曉卿的離開讓《舌尖3》一度擱置,劉鴻彥臨時接過擔子,花了10個月拍出400分鐘的成片,做工倉促,人手又面臨諸多限制,做出來的東西,自然差些火候。

不少憤怒的觀眾大呼退票,跑到早已與《舌尖》沒有關係的陳曉卿與任長箴兩人微博處坦露心跡。不過,陳曉卿沒有發表任何關於《舌尖3》的微博,而是於大年初六雷打不動地趕赴他的「老男人飯局」。《舌尖1》的執行總導演任長箴則一貫的炮仗脾氣未改,直率地回復一位說「舌尖三不好看,和一不能比」的網友:「我也沒辦法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者熙 的精彩文章:

相親那些事:有人經歷一次頓覺荒唐,還有人堅持八年不屈不撓
署名遭抹,劇本亂改,國產編劇業大起底:爛片由資本一手製造

TAG:知乎者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