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學問答——關於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和辯論

國學問答——關於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和辯論

正月初八,學聽了一場傳統文化講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蝸牛媽媽也談了自己的觀點,這些看法不僅是某一個人的,更是每個熱愛國學,思考國學教育人的普遍看法,甚至有的問題已經爭論了近百年,所以有疑問有不同,是太正常不過的事了,沒有疑問才是最大的疑問。當時我也有很多想法,藉此機會以問答爭鳴的形式,說說我的理解,不對之處敬請指教。

(黑體字為蝸牛媽媽的原文,紅體字是秋實的回答)

關於國學的幾點思考:

1、不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國學與體制教育不應該互相排斥,而應該相輔相成;

答:這點是我非常贊同的,在當時講課時我在傳薪群中就發了一條信息,足以表明我的態度,國學教育不應該攻擊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等學科,無論是國學還是體制,其目的都是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每個人的全面發展,只是教育的方式、體系、內容不同而已。

2、吟誦是不是一種朗讀方式?形式沒必要大於內容。怎麼樣易於接受怎麼來:他愛拖著腔就拖,愛嘎嘣希脆也未嘗不可;

答:這個問題比較專業,首先中國的語言是獨特的「旋律型音調式」語言,不同於其他任何國家的語言,所以吟誦不是憑空而來,從中國的兩部文學的奠基之作《楚辭》和《詩經》,就是以唱的方式進行的,但這種唱不是亂唱,而是有規律的,依照「旋律型音調式」的方式進行的,而且這兩部作品也讓中國文學產生了「押韻」特質,所以吟誦有方法,有理論,只是在古代是口耳相傳沒有專門稱呼而已。

古代在小學階段學生們要學習蒙學: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其中音韻學已經包括了吟誦的基礎。所以學習文言文應該吟誦,而且吟誦並不難,貴在常用。文言文內涵豐富,篇幅短小,節奏明快,通篇押韻也特別適合吟誦。但是文言文中的小說部分如《三國演藝》《西遊記》肯定不需要吟誦,西方翻譯過來的現代文也不需要吟誦。其實西方也有類似吟誦的方式,比如《聖經》唱頌詩,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等等,朗讀起源於歌劇,只是西方文學表達形式之一,吟誦的消亡還是中國人在西方的槍炮面前一種文化上的不自信。

今年的那個《經典詠流傳》完全以現代唱歌的方式進行演藝,忽視吟誦的規則和方法,遭到了吟誦界的批評,但是將吟誦引入現代的白話文詩歌確是吟誦界的一個發展方向。

3、國學也好,體制教育也好,最終是要把孩子教育成有思想、品格好的人,最終是讓他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韓國的那種學堂教育,貌似孩子就可以從事這一類的工作;我們的孩子將來還是要回到體制中來,至少還是要和高考接軌的。

答:這一點爭論很大,新中國以來我們培養了大量的理工科人才,但在文化上確實比較混亂。但你我做為語文老師深深知道語文教學的弊病,首先教材內容上有很多文章根本就是看一遍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在課文上下多大功夫,思想欠缺深度,語言缺乏美感,寫作虛情假意,缺少家國情懷,其次在教材體系上及其混亂,缺乏連貫性,不成體系。

雖然「國學也好,體制教育也好,最終是要把孩子教育成有思想、品格好的人,最終是讓他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但是通過什麼方式來培養?中國古人早就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道統——文統——政統」的文化體系,「文統」的經、史、子、集,是其中的紐帶,反觀今天我們的語文教材能承擔起這一功能嗎?如果說要與高考相對接,那麼就理解為國學教育是一場大的語文教學改革吧。

其實狹義的文化是不能回答所有問題的,一個國家的強盛應該是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同時發展,單獨突出某一個方面,甚至用一方面壓倒另一方面是有害的,在歷史上蒙古的文化不如宋,但宋朝卻為宋所滅,即是這個道理,天道中既有「仁者愛人」一面,也有「弱肉強食」的殘酷。

當然對文化範圍的定義也很重要,我贊同李里老師把文化的源頭定位王學(參閱《周前王學》),孔子的人生經歷只是實踐了「王學」中的「聖學」,「巫學」「師學」「君學」孔子沒有機會或條件實現,其實孔子也知道他的不足和缺陷,所以但他的學術總結了「六經」,而「六經」中就包含了「王學」的全部內容。

中華文化現在面臨的重大問題就是融匯西學,希望有同學能夠匯通古今,中外。當然我個人也要努力。

4、國學的背誦會不會成為孩子的學習負擔?尤其初中的同學可以說已經夠累的了,怎麼協調讓孩子既有興趣又有所得;

5.我理解的國學學習,就是有大師引導著,深入理解再背誦(可能是我自己的學習方式使然),背誦對自己有益的經典的即可!

答:4和5這兩個問題非常現實,確實如此孩子們已經挺累了。

這個問題歷史已經給了我們答案,五四時期那一代人凡是那些死記硬背,完全強制學習的孩子,基本都走到了傳統文化的反面,而那些看到老師或家長陶醉於經典之中,感受到聖賢氣象的孩子,基本都成了傳統文化的擁護者。所以學習的方式也非常重要。

我的思考是傳統文化的學習應該是文化、文學、文藝三者結合。首先文化就是哲學,這也是我讓同學們整理李里老師《中國哲學史》的原因,學習了哲學就會「得聖賢之心」,樹立家國情懷。其次是文學,重在背誦、寫作和參訪,只有背誦才能「得聖賢之形」,這是我帶領孩子們不斷出去的原因。再次文藝,文藝就是吟誦,作詩能「得聖賢之趣」。

但我還要強調一點那就是背誦,背誦非常重要,傳統的學習最重視的就是背誦,只有背誦才有積累,同時關係到寫作。李里老師、杜道生先生、王竑錡老師都談過這個問題,我們沒有接受過私塾教育,但這些經歷過的人都說在真正靜下心來背誦後,經過一年或稍長一點的時間會達到過目不忘,或記憶力突然增強的情況。

蝸牛媽媽:

@秋實關於吟詠,大概是個人興趣和眼界的關係,不做其他辯解,就是一點:我不否認中國漢字及吟誦中的音律美,但是不是音樂,不信你找個懂音樂的讓他給譜曲試試,的確,詩經和宋詞在當時是民歌和樂坊唱出來的,但是並沒有流傳下來,既然如此,王菲唱的明月幾時有,以及電視里的傳唱有現代懂音樂的人作曲吟唱也未嘗不可。(我不懂,所以不指責,也寬容:))

其實這也是我的一個觀點,內容重於形式!我堅持這個觀點!不管你能不能背下來,會不會吟誦,你能從先人的智慧中看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從中受益,學會品味和珍惜我們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這是我理解的閱讀的意義!(無知無畏哈哈哈哈)

再一個,無奈的,大語文形式和語文教學發展我們左右不了,在這樣有大環境無沃土的情況下,我們怎麼引導我們的孩子向前走?經史子集,那麼多的經典,過去文人用半輩子研究的知識,我們怎麼用課餘時間學習完研究透?只能取其經典棄其糟粕了!所以還是很感謝易中天,于丹,蔣勛這一類的人的,他們有研究然後呢能結合現代社會傳遞給他人,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吧。

宋媽媽:

第一點我認為國學教育一定要相輔而成,但還是時間問題。

第二點我認為吟誦既然有理可循,那就不可愛怎麼的就怎的,這不就有點亂了么。

第三點工作,現在不是也有很多年輕人雖讀理,卻從事像寫作等的文科工作,我認為只要知識到位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成問題。廣東現在有私塾學堂熱了起來,也教語數英,至於所佔程度,不同的學堂不一樣,但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學齡,家長還讓他學國學,國家是不允許的,國家還是以九年義務教育為出發點

第四點,現在我們把學國學是放在次位,沒有人沒做完作業就去背《論語》吧,我們只是在我們能抽出的時間裡,把國學,遊戲,家務等分開了,而國學能有多少時間也可想而知,而我們有孫老師的教導還能好些,我認為傳統文化的學習還是要處於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跟著國家走,不能超時代進行,隨然傳統文化非常重要,但對我來說只能當成一中興趣愛好來對待。

第五點,背誦固然重要,而理解更重要,在我們現在極為有限的時間裡,我們只能挑著背,畢竟現代人的時間都很緊張,分分層次,再者說分層次的好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理解程度和價值觀,當然像老師的方法我也不反對,方法因人而定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家長的這些做法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當騰北的「糰子」遇上騰南的「沾米團」

TAG:全球大搜羅 |